南京市小營小學于1952年10月由華東軍區(qū)空軍干部管理部創(chuàng)辦,其前身為空軍子弟小學,1964年12月31日學校交地方,由南京市教育局接管,取消了住宿制,更名為南京市小營小學,文化大革命初期曾一度叫紅鷹小學。小營小學坐落于南京城東干道龍蟠中路的21號,是南京市級體育傳統(tǒng)學校。歷史上學校的男女乒乓球隊都獲得過南京市冠軍,全國少年跳高冠軍張愛民、游泳冠軍胡斌也是從這兒走出校門的。足球是學校拳頭項目。學校一直重視足球運動的梯隊建設,不惜財力、人力、物力,組建了小足球隊,1988年開始招收足球班,配備專業(yè)的足球教練。學校足球隊參加全國、省、市、區(qū)各種比賽獲24次獎,其中冠軍15次。為國家培養(yǎng)了專業(yè)足球運動員和教練員達28名,現今江蘇舜天足球隊里有八名是小營小學畢業(yè)的運動員。學校占地面積15200平方米,建筑面積 5820平方米。學校有24個教學班,學生近700人,均為小班化教學,"呵護童真,激活童趣,滋養(yǎng)童心" 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有教職工57人,中學高級教師2名,小學高級教師 37人;大專學歷11人,占教師人數20%,本科學歷43人,占教師人數77%、研究生2人,占教師人數3.5%;教師中省勞動模范1人,省師德標兵1人,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3人,市優(yōu)秀青年教師4人,市學科帶頭人1人,區(qū)"斯霞式"人民教師2人,區(qū)學科帶頭人6人,區(qū)優(yōu)秀青年教師6人,省、市、區(qū)骨干教師20余人。近幾年,學校被評為"全國少年軍校示范校"、"全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示范校"、"全國中小學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組織工作先進集體"、省"科技活動四星級先進集體"、市"德育先進學校"、市"模范職工之家"、市"三八紅旗先進集體"、市"綠色學校"、市"優(yōu)秀綠化景觀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2008年底被評為"市小班化示范校"。
一、半山園小學小班化教育發(fā)展的背景半山園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晚年的故居。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學校繼承和弘揚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培養(yǎng)學生以濃厚文化底蘊為基礎的民族精神。半山園小學是兩校合并的一所學校,創(chuàng)建于2003年,學校創(chuàng)建的第三年,也就是2005年,我們有幸成為了"小班化"教育試點學校。小班化教育實驗的4年,是學??焖侔l(fā)展的4年。小班化教育實驗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關注與大力支持,同時也為學校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學校已發(fā)展成為 "江蘇省實驗小學"、"南京市藝術教育普及性特色教育學校","江蘇省十一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學校先后被評為南京市德育先進學校,南京市優(yōu)秀景觀學校、百家優(yōu)美校園及南京市安全文明校園......幾年來,我校在小班化實驗中努力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并體會到小班化教育的甜頭:課堂中,學生主體地位凸顯,課堂效率大大提高。我校第一屆和第二屆小班接受區(qū)語文調研,均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優(yōu)秀率達到80%。活動中,學生百分之百的參與,學生的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有明顯的發(fā)展。在許多重大活動中都能看到我校學生活躍的身影。曾代表玄武區(qū)參加南京市藝術匯演,在南京市書香班級評比、南京市兒童射擊比賽、區(qū)合唱比賽、區(qū)集體舞比賽、區(qū)演講比賽中均獲得優(yōu)異的成績。學校還曾承擔了南京市小班骨干教師的培訓活動,南京小班化實驗學校教師的培訓活動?;顒又?,我校小班教師上了多節(jié)展示課,受到與會領導、教師的好評。在實驗中,更培養(yǎng)了一批骨干教師,他們的教育觀念、業(yè)務素質、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學校雖然創(chuàng)建時間不長,但卻有著淵源的歷史文化背景,我校毗鄰半山園,它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晚年居住的地方。正因為這特定的歷史背景,營造了我們特有的環(huán)境資源、社區(qū)資源、教育資源。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挖掘這一歷史的文化,成立了半山文化研究小組,對王安石的教育思想、變法改革、個人品質都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從王安石倡導的"立德,立言、立行"中提煉出"立行"教育,并且細化為"志向立行""深思立行""個性立行",把"立行教育"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行動依據,成為學校的辦學理念。二、半山園小學小班化教育發(fā)展的基本理念【學校品牌】立行"立行" :"行"指的的是行動、實踐,立行教育要培養(yǎng)的是言行一致,言出必行的人,我們力求通過"立行教育"讓師生擁有遠大的志向,明確的目標,學會腳踏實地地奮斗,孜孜不倦地實踐,去實現自己的志向,達成自己的目標,成為善于思考,勇于實踐的富有個性的人。志向立行: 我國古代將樹立遠大的理想稱為"立志"。自孔子以來的歷代學者都把"立志"作為學習的必要條件。王安石自小便樹立超越先賢之志,并飽讀詩書,勵志實現自己的這一理想,通過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才得以成為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文學家。我們倡導每個學生和老師要像半山先生那樣有宏偉志向,認定目標,勇于探索,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堅持不懈,不斷砥礪自己,這樣定能達到成功的彼岸。深思立行:半山先生曾經借游山說明治學的道理,一是反對半途而廢,提倡深入探索,二是反對道聽途說,主張?zhí)奖舅髟?,深思慎取。作為半山人,我們就應當吸納這種創(chuàng)新思想,號召師生在學習生活中,積極參與思維的挑戰(zhàn),鼓勵多角度思考,追求思維的深度,敢想敢說敢為,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創(chuàng)新人才。個性立行:三年的小班教育,我校一直著力于個性化教育,因為我們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人的個性,無論學生還是老師都是獨立的人,只有當每個老師和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發(fā)展時,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民族將無法立足于未來世界,而富有個性的開拓型人才是人才的基礎,半山先生的創(chuàng)新就是來自于他的個性。所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個性人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窘逃砟睢筷P注每一個的發(fā)展,引領每一個的成功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萬物莫不相異,天地間沒有兩個彼此完全相同的東西。每個學生都是與眾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我們的學校教育堅持"以人為本",以關注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宗旨,教師要欣賞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堅持每一位學生都要發(fā)展但不求一樣發(fā)展,使每個學生得到最適切的教育,最終引領他們走向成功,成為富有個性、健康自信的人。【學校愿景】創(chuàng)建文化底蘊豐厚的富有特色的品牌學校半山園小學在立行教育的引領下,通過"志向立行、深思立行、個性立行等的研究,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理想遠大、深思敏行、健康自信的人,讓半小成為文化內涵豐富,辦學特色鮮明的品牌學校?!拘S枴苛⑿辛⑿芯褪亲寣W生從小在心中樹立遠大理想,在學習中積極思考敢于質疑、敢于追問,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在各種活動中,大膽展示、培養(yǎng)自信,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最終實現理想?!拘oL】健康、和諧、創(chuàng)新、進取、三、半山園小學小班化教育發(fā)展的操作策略(一)、引領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提升教師教育的使命感"立行教育"就教師而言,重在他塑造的自身形象,我們鼓勵教師不但要把教書作為職業(yè)來完成,更要做為事業(yè)來追求。教師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師價值的實現在課堂,如果一個教師一輩子從事學校教學工作,就意味著他(她)生命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為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一部分。因此,我們要求每個小班的教師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課堂教學對他們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fā)展的體現。每一個熱愛學生和自己職業(yè)生命的教師,都不應輕視作為生命實踐組成的課堂教學,從而激起自覺上好每一節(jié)課,使每一節(jié)課都能得到生命滿足的愿望,讓自己的行為無愧于教師的稱號,讓自己的生命永遠閃現出職業(yè)的光芒。(1)、積極創(chuàng)設條件,幫助教師規(guī)劃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目標我們追求的境界是讓每一位教師都體驗到作為一名小班教師的樂趣,我們的理想是通過學校的培養(yǎng)、通過教師的自身努力,能夠使每一位小班教師都具有豐厚的知識底蘊、扎實的教學根底、廣闊的教育視野和追逐教育前沿的意識,學校要求每位教師要結合學科專業(yè)、崗位特點、分析自身發(fā)展優(yōu)劣現狀,積極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職業(yè)技能,促進專業(yè)發(fā)展。學校也積極創(chuàng)建平臺,幫助教師實現專業(yè)化發(fā)展的目標。(2)、 多元化培訓,讓教師的"行"更能適應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專家引領,與特級教師零距離接觸小班化教育中以年輕的教師居多,為了能夠讓這些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學校將給他們搭建平臺,讓他們和幾位特級教師零距離接觸,并聘請他們做青年教師的指導教師,不定期地深入課堂聽課,并按要求撰寫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育敘事等,讓青年教師在壓力中成長?!?學習內化,豐厚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一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 這是朱永新教授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這就是告訴我們"一個教師的閱讀史,就是一個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史",我們把教師自覺的理論學習看作是一種隱性的專業(yè)引領,把自覺的學習做為他們教師生活的一種方式,讓老師們在與教育大師對話中,開闊自己的教育視野,以教育理論的滋養(yǎng),豐富自己的教育視界,豐實自己的教育行為、豐滿自己的教育人生?!?搭建平臺,讓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同伴的互助和交流中提升教師是生活在一個群體當中的,教師的智慧需要在群體的碰撞中提升。所以我們努力為教師搭建一個互助和交流的平臺,讓教師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火花。繼續(xù)開展小班學習型備課組的建設,開設主題性的小班交流論壇,通過校園博客進行網上溝通,讓大家暢所欲言,積極互動,暢談自己的思想。 (二)、打造半小"追問課堂" ,彰顯"深思立行"的內涵學貴有疑,問題是探究的起點,一個"追"字,彰顯出我校"深思立行"的理念。通過"追問"課堂,將重點培養(yǎng)學生"會思考""樂提問""善解惑"的能力。讓孩子們帶著小問號走進課堂,質疑課堂、探究課堂、追問課堂,帶著大問號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實踐。(1)研究"追問課堂"的實施步驟:◆學習領會、展開討論;◆調查了解、形成共識;◆骨干引領,課例研討;◆專家指導,診斷課堂 ;◆反思實踐,總結規(guī)律;(2)創(chuàng)建品牌團隊:結合教師共同研究興趣,根據教師個性特點、教學專長,立足追問課堂,確立研究專題和發(fā)展方向,據此打造個性化教師團隊,在團隊的建設中,培養(yǎng)團隊領軍人物,同時學校為團隊發(fā)展建立專門的網上博客,與同行交流,利用網絡提高知名度。(3)打造品牌教師:在打造品牌團隊的基礎上,有意識的培養(yǎng)品牌教師。 首先要推出品牌教師的條件,讓老師們有明確的努力方向;學校要為品牌教師的發(fā)展搭建平臺,要多給他們學習、交流、上課、展示的機會;要建立品牌教師的成長記錄,要把他們的成長過程,納入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之中。(三)、 完善校本課程的實施,探索操作策略(1)、 研發(fā)已有的校本課程,著力彰顯"每一個"的教育科學認讀是我校低年級開設的課程,老師們充分挖掘校園文化資源,開展主題性的認讀活動,營造良好的識字氛圍,促使學生具有強烈認讀的興趣,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科學認讀的做法,著力彰顯"每一個"的教育。課外閱讀也是我校課程實施的一個亮點。誦讀《古詩》《三字經》《論語》等經典國學著作,通過這些教育孩子們從小收到良好德熏陶,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等良好品質潛移默化地進入了孩子內心世界。(2)、 對新開發(fā)的校本課程《鼓韻》,著力研究實施的基本框架◆ 制定課程實施的總目標,劃分每個年段的實施內容,確定年段目標,以及分年級的課程教學計劃?!?研究校本教材實施方案及評價標準◆ 加強校本教材的實施的教師隊伍培訓課題研究(四)、在多彩的活動中引領學生樹立志向、發(fā)展個性(1)以志向立行,推動學校德育工作的展開"志向"實際上就是理想,就是對人生的規(guī)劃,或者說是奮斗的目標。人無目標便無斗志,那么對于學校來說,該如何幫助學生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理想呢?◆ 分年段定格志向教育的內容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年齡尚小,"志向"在人的一生中所起的作用,他們不是很清晰,這就要求教師加以引導,在每個人的心中"種下志向"。 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立什么志、怎樣立志,將是我們教育的重點。在教育學生的同時,我們的教師也應該立志,努力在教壇之上用自己的真誠實踐自己的教育夢想,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開展"志向"教育的故事會。引導學生搜集有關名人勵志成功的故事,通過這些不僅可以讓孩子們得到啟迪,也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認識自己、把握自己,從小就他們的心中埋下希望的種子。(2)開發(fā)各種主題活動、校本節(jié)日。通過多彩的活動、英語節(jié)、數學周、讀書節(jié)、腰鼓節(jié)為學生創(chuàng)設平臺,提供舞臺,讓他們展現自我,發(fā)展個性。(五)、加強環(huán)境建設,發(fā)揮教育功效校園、教室是教師和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通過學校的墻壁、走廊、隊角,板報,墻壁宣傳畫等宣傳陣地,營造濃郁的立行教育氛圍,向師生詮釋學校立行教育的內涵,教育師生樹立志向,講究誠信,善思敏行,自信執(zhí)著。低中高年級,制定不同的主題,力求符合不同年段孩子的年齡特征,起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學校的未來應以現在為起點,贏得了小班就是贏得了半小未來。我們半山人將會攜手努力,向著我們的目標奮進!
南京市海英小學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蘊藏著深厚的人文資源的學校。她始建于1960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事學院子弟小學。1964年7月,海軍指揮學院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指示要求,將學校移交南京市教育局,由玄武區(qū)教育局接管。2010年,由于玄武區(qū)教育規(guī)劃的調整,海英小學和半山園小學兩校合并,新成立的海英小學成為玄武區(qū)最大的小班化學校。學校辦學特色鮮明,以傳承民族文化,提升悅納品質,塑造國防精神作為特色文化建設目標。學校實行小班化教學,以立行教育為抓手,創(chuàng)建"立行小班"品牌,"尊重差異、尊重個性"的小班辦學特色正日趨明顯。結合校名和學校課程理念,我們以"立行教育"為總體開發(fā)思想,結合 "讓每一個孩子在立行教育中開啟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我們構建了極具特色的"海韻童心、立行育人"課程體系,強調所有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面向全體學生,以絕大多數學生的需要為中心,為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機會、拓展的平臺,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南京市宇花小學,省級實驗小學,位于后宰門佛心橋36號。學校創(chuàng)辦于1952年8月,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子弟小學,1960年定名為宇花小學,1964年交南京市玄武區(qū)教育局,占地面積近1萬平方米。是南京市小班化實驗學?!,F有教學班17個,學生500余名,教職工45名,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隊25人,一級教師16人,大專學歷13人,本科29人。學校秉承"探藝 樹人"的核心辦學理念,逐步形成"深化藝術教育,升華教育藝術"的學校文化,旨在"師師德藝雙馨,生生才藝雙優(yōu)","人人是校園藝術能手"。 校門外,學生書寫的校名流暢,雋秀。步入校門,"關注每一個,激活每一個,發(fā)展每一個,快樂每一個"橫幅躍入眼簾。樓前的文化石上的 "藝"字,既是說明藝術教育是我校教育特色,同時涵蓋了學校核心辦學思想:人人創(chuàng)新教育藝術。"樹人樓"樓道兩邊采用寫實和抽象的手法藝術性的展示了四組雕刻作品,把學校的特色教育--空竹、色粉畫、電子琴、書法、攝影以一個"藝"為軸心展示出來。走廊上布置的20多塊"生生都是校園才藝之星"的展板,凸顯了近百位同學的各個方面不同的才華;報告廳旁繪制一塊大型展板"天天我快樂",融匯了全校同學快樂的笑臉;"探藝樓"樓道張貼著宣傳每一位教師展板,它是樹教師個人教學品牌的舉措之一,是教師探索‘教育藝術"的一種引領和促進。校門邊建立了南京市小學一流的學生書畫攝影展覽館,展出了學生們在我校藝術中心繪制的300多幅作品。學校百米圍墻上則描繪反映我校教育特色的丙烯噴畫。進入學校就會讓人感受到宇小人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績,感受到宇小人的快樂。濃濃的藝術教育氛圍構成了一道道富有情趣、富有思想教育性的獨特風景,營造出了一種溫馨和諧、催人奮進的素質教育天地。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紅旗大隊、全國助殘先進集體、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基地、市德育先進學校、市愛國衛(wèi)生達標單位、市優(yōu)秀少年軍校等稱號,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市中小學美術、書法、攝影藝術中心,市"民間體育進校園"實驗基地。學校在省美術館成功地舉辦了四屆學生書畫展,出版了學生畫冊。學校被中國現代教育研究院授予"全國校園文化示范校"稱號。學校于2000年被市教委定為教育部"做中學" 項日實驗學校。僅2008年全校學生獲全國藝術獎項139項,省級獎項39項,市級獎項34項。全體教職員工正努力向學校的發(fā)展遠景---建"質量優(yōu)異藝術文化濃郁的省級名校"邁進。
雨花外國語小學是南京市第一所公辦外國語小學,是雨花臺區(qū)“十一五”期間重點打造的名牌學校。地處郁金香路58號(緊鄰共青廣場),位于雨花“科學園”核心區(qū)內,與著名的中興通訊、華為科技、舜天研發(fā)、宏圖三胞、中軟華通、東軟研發(fā)、斯威特、雨潤研發(fā)等IT產業(yè)基地毗鄰。學校占地50余畝,建筑面積近2萬平方米,校舍建設總投資2億元人民幣(含地費)。學校設計規(guī)模為六軌三十六個班。校園分為教學、運動和生活三大區(qū)域,有布局合理的綜合教學樓,有功能齊全的室內體育館,有寬敞整潔的學生食堂,有裝備先進的網絡教室、美術室、音樂室、圖書館、科學實驗室等。學?;I建期間,江蘇省省長羅志軍、市教育局局長徐傳德、區(qū)教育局馮建強局長等領導多次到校視察并作指示。2007年9月3日學校正式開辦,雨花臺區(qū)區(qū)委書記王建華、區(qū)長韋昌明為學校開辦剪彩并作總要講話。開辦初期,學校按計劃招6個班共230名學生,配置優(yōu)秀教師16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忠俊同志任首任校長。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懷下,在中央教科所的熱情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與全體雨外小人的共同努力下,雨外小踐行教育個體(學生、教師、學校)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綠色教育理念,凸現“英語教學”、“教育科研”、“科學素養(yǎng)”三大教育教學特色,致力培養(yǎng)具有國際意識、科學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的優(yōu)秀學生,正朝著“高”(高標準)、“新”(新機制)、“名”(名教師)、“特”(特色課程)、“優(yōu)”(優(yōu)異的質量)“五大特點”的名牌學校邁進。登高前瞻,任重道遠。雨外小誓創(chuàng)雨花“科學園”核心區(qū)內的全市知名、全省有影響的名牌小學,為推進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均衡發(fā)展,為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為南京市創(chuàng)建教育名城,為建設生態(tài)雨花、科學雨花、和諧雨花做出應有的貢獻!
南京天下關區(qū)妃宮小學分校位于風景優(yōu)美的秦淮河畔,是百年老校、南京市首批省級實驗小學——天妃宮小學于2000年8月創(chuàng)辦的全日制小學,南京市“小班化”教育實驗學校。學校把“厚生為本、日新為道”作為辦學宗旨,充分利用其“小”的優(yōu)勢(每班學生不超過28人),注重學生個性發(fā)展,倡導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關注每一個學生;改變傳統(tǒng)教法,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傾力打造緊張、有序、高效的和諧課堂,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fā)展。南京天妃宮小學分校環(huán)境優(yōu)美,花壇、涼亭、文化長廊乃至每一面墻壁都精心設計,彰顯著濃郁的人文氣息,為孩子們營造了一個書香怡情,和諧發(fā)展,健康活潑的校園。學校配有各種功能齊全的專用教室,每一個班級都配備先進的多媒體電化教學設備。裝飾精美的教室里,每一塊墻角,每一扇窗都會“說話”,不僅延伸了教育時空,增添了童趣色彩,還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營造了大家庭的溫馨氛圍。在課程設置上,學校緊扣時代節(jié)奏,依據學生發(fā)展需求,充分挖掘個性教育的資源,創(chuàng)設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除一年級始就開設英語口語課外,三至六年級小班教授信息技術課程;學校依托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開設了“我們的節(jié)日”校本課程,承繼民族精神,培養(yǎng)高尚情感;學校還開展快樂周末活動,每周五下午是孩子們社團活動時間,學生們根據自己愛好,自由選擇不同興趣活動,跑班參加;學校還組織各種特色活動:“‘天娃尋春’攝影比賽”、“‘哆來咪’卡拉OK大賽”、“數學文化節(jié)”、“書香四季”、“迎新春民俗文化節(jié)”、“天娃講壇”、“‘天娃秀’創(chuàng)新藝術節(jié)”、“‘我愛學英語’短劇大賽”等等,學生們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興趣,發(fā)揮了特長,鍛煉了能力,體驗到快樂,全方位地展示了小書生的才情。高效的課堂減輕了孩子們的課業(yè)負擔,豐富的活動培養(yǎng)了孩子們健康的心智,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在老師的輔導下,在家長的支持下,課余時間參加提高學習,學校組織他們參加全國、省、市各級比賽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南京天妃宮小學分校擁有一支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60%的青年教師,全校教師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占84%,他們在省、市、區(qū)各項教學比賽中屢屢獲獎。在近三年下關區(qū)教學質量調研中,我校均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名列前茅。高效課堂、精致小班、鮮明特色、優(yōu)異質量是我校近年來不斷獲得社會美譽的根本所在。
金陵中學仙林分校中學部,由棲霞區(qū)人民政府、仙林大學城管委會、南京市教育局與南京大學四方合作創(chuàng)辦,為區(qū)屬公辦學校。學校秉承誠、真、勤、仁的校訓,堅持以“為學生的一生奠基,對民族的未來負責”為辦學理念,努力實現“讓教育更完整,讓生命更溫暖”的辦學主張。培養(yǎng)有國際視野和中國情懷、具有社會主義民族責任感的新一代中學生。 學校位于南京城東仙林大學城,仙林大道與守敬路交界處。周邊知名高校林立,東瀕碧波蕩漾仙林湖,西臨景色秀麗的九鄉(xiāng)河濕地,北眺楓紅桂香的棲霞山景,沐秋楓禪韻之潤澤。校園枕山鄰湖,環(huán)境幽雅,堪稱讀書治學佳境。便捷的交通,深厚的人文底蘊,百年名校的辦學積淀,詩畫般的自然環(huán)境,為學校的未來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偨ㄖ娣e70303.79㎡,報告廳2821.50㎡,圖書館、行政樓8546.87㎡,藝體樓9488.60㎡,教學樓18415.72㎡,電教實驗樓8521.70㎡,食堂5112.80㎡,宿舍9402.24㎡,綠化率30.48%。學校最終建成后為20班軌制辦學,其中初中部12個班,高中部8個班,是一所配套設施齊全,交通便利,環(huán)境優(yōu)美,各項技術經濟指標位于南京市教育系統(tǒng)前列的綜合性學校。 第一屆新生于2014年9月1日正式開學,教職工50余名,金陵中學派出了優(yōu)秀的管理團隊和骨干教師進駐學校;金陵中學直接派出的教師占學校教職工比例近50%。該校師資隊伍陣容強大,學校現有特級教師、省內外著名的教授級高級教師,南京市學科帶頭人,有獲得過全國名師賽一等獎和省、市級教師賽課一等獎教師多名;還有經過市、區(qū)多級選拔而引進的優(yōu)秀中青年教師和年輕而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師。南大表示會幫助學校培訓師資,在學校需要的時候,會對學校逐步開放實驗室等教育教學資源。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