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知識點之馬斯洛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19 14:2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0

【人物簡介】馬斯洛,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馬斯洛出生于紐約市布魯克林區(qū)一個猶太家庭,他是智商高達194的天才。1968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他被譽為“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他巧妙地把“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心理學”這兩種學說結合起來,提出了人性善論、潛能論和內在價值論等理論。他對人的動機持整體的看法,他的動機理論被稱為“需要層次論”。其心理學理論核心是人通過“自我實現(xiàn)”,滿足多層次的需要系統(tǒng),達到“高峰體驗”,重新找回被技術排斥的人的價值,實現(xiàn)完美人格。

【主要著作】《人類動機論》 《動機和人格》

【主要理論】

1.人本主義心理學——心理學“第三勢力”

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fā)起者和理論家。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還有羅杰斯。該學派猛烈沖擊著在美國很有勢力的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形成了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著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認為人的本質是好的、善良的,人并不是受無意識欲望驅使的野獸。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適當的環(huán)境,他們就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標。人本主義反對行為主義只相信可以觀察到的刺激與反應,認為正是人們的思想、欲望和情感這些內部過程和內部經驗,才使他們成為各不相同的個體。

2.需要層次理論

(1)基本內容

根據需要出現(xiàn)的先后及強弱順序,馬斯洛把需要歸納為七個基本的層次。

0

馬斯洛對以上需要進行了進一步的區(qū)分:位于需要層次底部的四種需要被稱為缺失需要,它們是個體生存所必需的。后三種需要是成長需要,它雖不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但對于我們適應社會來說卻有很重要的積極意義。

較低級的需要至少必須部分滿足之后才會出現(xiàn)對較高級需要的追求。與缺失需要相反,成長需要永遠得不到完全滿足。層次較高的需要發(fā)展后,層次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對行為的影響則減弱了。

關注公眾號

責任編輯:郭爽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前必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遷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動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皮亞杰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思維的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