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bei.hteacher.net 2023-12-06 16:36 湖北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1.知識
指對所學材料的記憶,包括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概念和原理的回憶。它所要求的心理過程是記憶,這是最低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
常見描述動詞:回憶、敘述、匹配、朗誦、界定……
例子:學生能夠將《出師表》背誦出來。
2.領會
指把握所學材料的意義??梢越柚N形式來表明對材料的領會:一是轉換,即用自己的話或用不同于原先表達方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釋,即對一項信息加以說明或概述;三是推斷,即對事物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推理。領會超越了單純的記憶,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常見描述動詞:解釋、轉換、鑒別、選擇、引申、猜測、改寫……
例子: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話把《出師表》的意思轉述出來。
3.應用
指將所學材料應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包括概念、規(guī)則、方法、規(guī)律和理論的應用。應用代表較高水平的理解。
常見描述動詞:運用、修改、敘述、操作、計算、示范、改變、解釋、說明……
例子:學習加減法的運算之后,學生能夠到模擬商店自由購物。
4.分析
指將整體材料分解成其構成成分并理解其組織結構,包括對要素的分析(如一篇論文由幾個部分構成)、關系的分析(如因果關系分析)和組織原理的分析(如語法結構分析)。分析代表了比應用更高的智能水平,因為它既要理解材料的內容,又要理解其結構。
常見描述動詞:分解、區(qū)分、指出、說明、圖解、細分……
例子:學生能夠辨別所給的句子哪些自相矛盾、哪些符合邏輯。
5.綜合
指將所學的零碎知識整合為知識系統(tǒng)。包括三個水平:用語言表達自己意見時表現的綜合(如發(fā)表一篇內容獨特的演說或文章);處理事物時表現的綜合(如擬定一項操作計劃);推演抽象關系時表現出的綜合(如概括出一套抽象關系)。綜合所強調的是創(chuàng)造能力,需要產生新的模式或結構。
常見描述動詞:創(chuàng)造、制定、編寫、設計、發(fā)明……
例子:結合查閱所得資料,制定國慶出游計劃。
6.評價
指對所學材料(論點的陳述、小說、詩歌以及研究報告等)作價值判斷的能力,包括按材料的內在標準(如材料內在組織的邏輯性)或外在標準(如材料對目標的適用性)作評價。評價是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因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學習內容,并需要基于明確標準的價值判斷。
常見描述動詞:評價、批判、證明、辯護、判斷……
例子:采用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對學生的記敘文的完整性進行評價。
【例題】在課文《詹天佑》結課時,趙老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課文的中心思想,根據布魯姆提出的教育目標分類,該要求在認識領域目標的分類中屬于( )。
A.識記 B.理解 C.應用 D.綜合
【答案】B。解析:強調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課文的中心思想,屬于領會水平三種表達形式中的轉換:用自己的話或用不同于原先表達方式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領會又稱為理解,所以本題應選擇B。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上一篇: 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操作技能知多少
下一篇: 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學生的主要權利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