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9-07 15:40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說教材
《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必修 1·分子與細胞》第二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主要介紹了糖類的元素組成、種類和功能以及脂質的種類和功能。本節(jié)課與前面學習的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內容密切相關,也是后面學習細胞的結構、功能、代謝、血糖平衡調節(jié)等內容的基礎。糖類的結構與功能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當然其也是本次我要闡述的主題。
根據對教材地位與作用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核心素養(yǎng):
第一,通過觀察、分析、比較,能概述糖類的種類及結構層次,總結糖類的特點,認同糖類既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又是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第二,通過模型建構理解多糖的空間結構,初步認知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鏈為骨架的,建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
第三,以糖尿病為例,關注人類飲食健康,形成科學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依據以上對于教材內容與作用的分析以及對于教學目標的分析,我認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均是糖類的結構與功能。
二、說學情
我所面對的是高一學生,他們在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生物上的認識,并且在前面已經學習了細胞中的無機物,與本節(jié)課的結構安排上有些許類似的地方,相當于大家都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是他們的思維還處于一個過渡階段,對于抽象思維的形成還稍不成熟,因此在授課的過程中,我會以多媒體等較直觀的教學方法來展開本節(jié)課的學習。
三、說教法
在本課中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和多媒體演示法等。這些方法的綜合運用,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到課堂中來,在生動有趣的內容中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實現寓教于樂。
四、說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我主要引導學生采用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獨立思考,可以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小組合作交流,不僅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還能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前兩分鐘我會播放一個有關糖尿病的短視頻,主要介紹糖尿病的發(fā)病癥狀及發(fā)病率等,說明糖尿病已經成為現代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病,目的是讓學生對糖尿病先有一個直觀的了解。然后,再引入課題:我們知道糖是人們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yǎng)物質,因為它可以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但從剛才的視頻可以知道:長期存在高血糖,會導致糖尿病發(fā)生,危害很大,因此日常膳食中就應該要控制糖類的攝入。最后,教師展示一些常見的食物(面食類、動物內臟類、粗糧類、蔬菜類等)讓學生一起想一想它們當中是否都含有糖類。從平時的各種食物出發(fā),激發(fā)了學生對糖類知識進一步學習的渴望。
(二)新授
活動1:在觀察比較中辨識糖的種類
首先我會展示 A 組糖類(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單糖)的結構示意圖及相應的 分子式,要求學生獨立觀察比較后回答以下問題:(1)從分子結構上看,糖的元素組成是什么?(2)從構成糖的分子數目上看,它們屬于什么糖?隨后,再展示 B 組糖類(包括麥芽糖、蔗糖和乳糖等二糖)的結構示意圖及相應的分子式,要求學生獨立觀察比較后回答以下問題:(1)從構成糖的分子數目看,它們屬于什么糖?(2)從各自的分子結構看,一分子的麥芽糖、蔗糖及乳糖分別由哪兩種 A 組的糖構成?這部分內容相對簡單,主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