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動機試題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2-20 13:04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根據(jù)學習動機的社會意義,可分為高尚的學習動機和低級的學習動機。高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他主義,低級的學習動機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學習動機只來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故本題選A。

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內(nèi)部學習動機是指誘因來自于學習者本身的內(nèi)在因素,如學生因?qū)顒觾?nèi)容發(fā)生興趣、學生的求知欲。外部學習動機是指誘因來自于學習內(nèi)容以外,如為了獲得他人認可而產(chǎn)生的動機,學生對學習活動內(nèi)容本身興趣較低。故本題選B。

3.【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近景的直接性動機是與學習活動直接結果相連的,來源于對學習內(nèi)容或?qū)W習結果的興趣,很具體且不穩(wěn)定。遠景的間接性動機是與學習的社會意義和個人的前途志向相連的。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故本題選D。

4.【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內(nèi)部學習動機是指誘因來自于學習者本身的內(nèi)在因素,如學生因?qū)顒觾?nèi)容發(fā)生興趣、學生的求知欲。王麗每天獨自看幾小時書,是對書本內(nèi)容的熱愛,屬于內(nèi)部動機。故本題選B。

5.【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附屬內(nèi)驅(qū)力在兒童早期最為突出。兒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屬內(nèi)驅(qū)力強度減弱,贏得同伴贊許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的因素。而青年期,認知內(nèi)驅(qū)力和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動機。故本題選A。

6.【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yè)成就而贏得相應地位或威望的需要,屬于外部動機。故本題選C。

7.【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根據(j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動機強度。故本題選C。

8.【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根據(j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呈“倒U型曲線”。任務難度越高,最佳動機水平越低;反之任務難度低,最佳動機水平越高。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動機強度。故本題選C。

9.【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需要層次論。需要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在動機領域中的體現(xiàn),由馬斯洛提出。馬斯洛認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種,它們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層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故本題選A。

10.【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動機最佳水平與任務難度密切相關:任務較容易,最佳動機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水平也適中;任務越困難,最佳動機水平越低。故本題選C。

1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習動機的分類。外部學習動機是指誘因來自于學習者外部的某種因素,即在學習活動以外由外部的誘因激發(fā)出來的學習動機。題干中小劉為了得到老師回父母的表揚而努力學習屬于外部動機。故本題選B。

1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動機不足或過分強烈都會影響學習效果。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強度的動機。故本題選B。

1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yè)成就而獲得相應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題干中的方老師為了讓同學喜歡和尊重自己,符合自我提高內(nèi)驅(qū)力的概念。故本題選B。

14.【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努力是不穩(wěn)定的內(nèi)在的可控因素。在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六個因素中,只有努力是可控的。故本題選C。

15.【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故本題選C。

16.【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自我效能感的含義。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對自己能否成功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選項A符合自我效能感的含義,能體現(xiàn)出小華對自己學習的主觀判斷。故本題選A。

17.【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美國心理學家維納把歸因分為三個維度:內(nèi)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穩(wěn)定性歸因和非穩(wěn)定性歸因,可控制歸因和不可控制歸因;又把人們活動成敗的原因即行為責任主要歸結為六個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易、運氣(機遇)好壞、身心狀態(tài)、外界環(huán)境等。其中,運氣屬于不穩(wěn)定、外部、不可控的維度。故本題選B。

18.【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能力是穩(wěn)定的內(nèi)在的不可控因素。故本題選B。

19.【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根據(jù)美國心理學家維納的成敗歸因理論,努力是不穩(wěn)定的內(nèi)在的可控因素。故本題選D。

二、辨析題

1.【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一般情況下,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是一致的。但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以學習行為為中介。因此,只有把學習動機、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的關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

第一,高度強烈的學習動機和過低強度的學習動機一樣降低學習效率。

第二,最佳動機水平與學習任務的難易程度有關。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動機強度。

第三,任務難度越高,最佳動機水平越低;反之任務難度低,最佳動機水平越高。

第四,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之間呈“倒U型曲線”。

三、簡答題

1.【參考答案】

(1)學習動機的培養(yǎng)

①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習動機的產(chǎn)生;

②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③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④培養(yǎng)學生努力獲得成功的歸因觀。

(2)學習動機的激發(fā)

①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維持好奇心;

②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④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考試公告

教師資格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報考條件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

責任編輯:張欣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前必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遷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動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皮亞杰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思維的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