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1-07 13:30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請結(jié)合《論語》談一談你對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參考答案】
1.教學內(nèi)容廣泛??鬃硬粌H僅向?qū)W生傳授書本知識,更強調(diào)道德教育任務。
比如我們熟悉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等,這些內(nèi)容其實都是孔子在日常教育中向其弟子強調(diào)道德、品行重要性的表現(xiàn)。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學生曾子也注重自身道德修養(yǎng),說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言論。
2.孔子在教學上不是一味的灌輸知識,而是善用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比如《論語》中提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夫子循循然善誘人”等;告誡學生要學思結(jié)合,強調(diào)“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提到了溫故知新的重要性,強調(diào)“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另外孔子還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主張“因材施教”。
二、請簡要評價孔子的思想。
【參考答案】
積極:“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政以德”等思想,有利于維護政治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對人民的重視,成為封建社會政治統(tǒng)治的重要思想,對現(xiàn)代的政治建設也有著指導意義;“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助于私學的興起,對當時學術下移和文學繁榮起了推動作用,也對現(xiàn)在的教育平等和教學方法的更新有指導作用。
消極:孔子代表著沒落的奴隸主貴族階層,主張恢復周禮等思想不可避免的帶有著階級局限性和落后性,在當時社會大變革的趨勢中注定無法實現(xiàn)。
三、請談談你對老子“無為”思想的理解。
【參考答案】
老子認為“道”是萬物之宗,因此我們?nèi)藶榈男惺卤仨氻槕?ldquo;道”,而又由于“道”無形而變化無常、由世間的“自然”所牽引,所以他一再強調(diào)“柔”和“無為”,以適應不固定的、自然而然的“道”。
老子認為“道法自然”,這里的“自然”大概可以理解為萬物產(chǎn)生發(fā)展需要順應不受人為力量牽制的規(guī)律。比如,把種子撒在土地上,人對它撒手不管,它最終也能發(fā)芽、成長,這個過程不需要其他不相關的力量參與,順其自然就好。這剛好與儒家哲學要求人們的行為語言遵循道德禮節(jié)等“有為”做法不同,如果是儒者來處理這顆種子的話,一定是每天澆水、施肥、除草,用人為來干涉它的成長。而老子的“無為”不像儒家的“有為”那樣要求和強迫人們的行為必須遵循禮法,因為老子認為所謂的“禮法”“道德”都是人規(guī)定的,不是人本身心性的自然體現(xiàn),所以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都不是人的自然情感;“無為”就是依循天道來展開行動,不肆意妄為,也就是呼吁返璞歸真,摒棄刻意的“有為”。
四、歷史課堂教學中使用文獻材料應注意哪些問題?
【參考答案】
1.精選文獻材料。根據(jù)課程標準、學生情況、教學重難點來選擇文獻材料,并且注意文獻材料形式的多樣化,選取能夠激發(fā)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文獻材料。
2.研讀文獻材料,精心設問,置疑解惑。教師要根據(jù)選取的文獻材料精心設置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設很好的史料情境。
3.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認識。教師在教學要對學生加以引導,通過文獻史料獲得對歷史問題的正確認識。
五、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
1.通過分析史料,歸納并理解孔子教育和政治思想,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
2.通過分組探究,結(jié)合史料深入分析和理解老子的哲學思想,提高分析歷史問題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通過學習本課,深入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加深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劉紹文
上一篇: 初中地理《氣溫和降水》答辯
下一篇: 教師資格面試高中信息科技教案匯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