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嘗試中學的前身為上饒市鐵路中學,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黌舍位于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qū)慶豐路99號,毗鄰上饒市行政中間,校園占空中積40余畝,附屬于上饒市教誨局,是一所市直屬公辦完整中學。2008年9月,顛末上饒市體例委員會的批準正式改名為上饒市嘗試中學。顛末半個多世紀的扶植,上饒市嘗試中學已成一所初具范圍的完整中學。黌舍現(xiàn)有教職工130余人(此中中初級西席45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在校門生近2000人,黌舍藏書35000余冊,建有高規(guī)格田徑場和理化生嘗試室以及先進的當代教誨技術設備,2008年4月,黌舍新一屆黨帶領班子組建后,對峙以科門生長觀為指導,盡力創(chuàng)辦群眾對勁黌舍,一個朝氣勃勃的新嘗試中學正閃現(xiàn)在上饒市民面前。2009年4月8日,上饒市嘗試中學被江西省最具權勢巨子的講授科研雜志--《江西教誨》授予江西教誨基地黌舍。 上饒市嘗試中黌舍園風景娟秀,校園文明豐富,黌舍高度正視精力文明扶植和未成年人思惟品德扶植,2008年黌舍的校園個人舞榮獲江西省中小黌舍園個人舞高中組特等獎,黌舍師生多人次在體育、才藝、書畫、演講、作文、電腦機器大賽中獲獎。黌舍一貫正視學科比賽,特別是天下利用物理比賽近幾年持續(xù)獲江西賽區(qū)個人1、2、三等獎;引發(fā)全省全市的遍及存眷,江西省教誨廳也為此在上饒市嘗試中學召開學科比賽頒獎大會。黌舍初中的綜合氣力和團體氣力位居信州區(qū)前線,積年的中考成績首屈一指,豐富的教誨講授服從,獲得門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充分必定和遍及贊譽。 此后,上饒市嘗試中學將以上饒市提出的“教誨大市向教誨強市竄改”為契機,優(yōu)化教誨環(huán)境,抓好兩個竄改;即竄改學風,竄改事情體例;完成四個超越:抓學習樹抽象,在班子扶植步隊上有新超越,抓科研促課改,在打造黌舍特性上有新超越;抓辦事施愛心,在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上有新超越,在黌舍生長上有新超越,主動融入,主動作為,謀肄業(yè)校更好、更新、更快的生長。
江西省上饒市第一中學是一所全日制高級中學。江西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它創(chuàng)辦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始稱廣信中學堂,前身系上饒信江書院,是贛東北最早學府,是清末歐風東漸,興學育才的產物。學校曾多次易名,幾遷校址?,F(xiàn)座落在上饒市信州區(qū)城北茶山寺。茶圣陸羽曾在此種茶品茗,著寫《茶經(jīng)》,聞名遐邇的天下四泉——胭脂井、古色古香的陸羽亭,肅穆挺立的陸羽雕塑構成學校濃郁的人文底蘊。 學校富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為國家和民族培育了數(shù)以萬計的棟梁之才,素有“鐘靈毓秀,人才輩出”之美稱。革命先驅者黃道、邵式平等曾在該校任職,積極從事革命活動,校友中有科學家、兩院院士、藝術家、文學家、著名學者教授、全國勞模、體壇健將、影視名星等。 經(jīng)過百年的發(fā)展,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F(xiàn)占地107畝,校舍建筑面積四萬余平方米,有36個教學班,學生2千余人。教職工185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49人,一級教師63人,經(jīng)過多年鍛打,建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他們敬業(yè)上進,認真學習現(xiàn)代教育理念,掌握了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一批高學歷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帶動了學校教育教學科研活動蓬勃開展。學校除建有常規(guī)性現(xiàn)代教育設施外,還建有衛(wèi)星地面接收站、電子閱覽室、天文臺、電腦主控室等現(xiàn)代技術設備,構建起了現(xiàn)代教育技術平臺,設施完善,手段先進,是江西省現(xiàn)代技術教育示范學校,國家教育部現(xiàn)代技術教育實驗學校,學校環(huán)境典雅,景色宜人。從一九八四年起至今,一直被評為江西省文明單位。 上饒一中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優(yōu)良校風,提高了辦學品位。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治校。突出育人特色,并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德育工作經(jīng)驗,構建起了“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wǎng)絡,德育工作有聲有色,注重實效,是江西省首批德育示范學校?! ⌒碌臅r代、新的任務、新的要求。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師生以滿懷的激情,昂揚的斗志,秉承百年老校優(yōu)良傳統(tǒng),把做一流工作,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視為己任,力爭把上饒一中辦成一所有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純正的校風、先進的設施、業(yè)績輝煌的一流重點中學,以嶄新的面貌去迎接二十一世紀知識時代的挑戰(zhàn)!
東鄉(xiāng)一中位于縣城西門外汝河之畔,龍山之首,浙贛鐵路線毗鄰而過,龍山腳下一眼清泉自古至今從未斷流,名曰“師水”。老校友舒同先生題詞:“龍山師水總難忘”,表達了老一輩革命家和廣大校友對母校的一片深情?! |鄉(xiāng)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清道光6年(1826年),在龍山建起“汝東書院”;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汝東書院改名為東鄉(xiāng)縣高等小學堂;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創(chuàng)辦“東鄉(xiāng)縣立初級中學”;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增辦高中部;1949年5月東鄉(xiāng)解放后,改名為“東鄉(xiāng)中學”;1976年,更名為“東鄉(xiāng)縣第一中學”。1980年,東鄉(xiāng)一中被批準為江西省重點中學?! W校占地面積200余畝,建筑面積達20000多平方米,擁有教學大樓、圖書大樓、實驗大樓、信息技術樓等現(xiàn)代化教學用房,學生公寓安全舒適。400米跑道標準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體育設施齊全?,F(xiàn)有教職工230名,高級教師51人,一級教師108人。在讀研究生5人,市縣級學科帶頭人28人,全國優(yōu)秀教育4人,省級優(yōu)秀教師10人,全國骨干教師2人,省骨干教師10人。獲江西省社會進步優(yōu)秀成果獎1人。 龍山繡華章,師水更長流?;謴透呖家詠恚瑬|鄉(xiāng)一中為全國高等院校輸送人才8000余名,有300多人考上碩士、博士研究生;有100余名留學海外;今日我以一中為榮,明日一中以我為榮。老革命家、著名書法家舒同先生,山東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艾興,著名心理學家樂國安,著名畫家吳光華等一大批知名人士,都曾是東鄉(xiāng)一中的學子?!褒埳健敝祝皫熕遍L流,靈魂工程,人才輩出。東鄉(xiāng)一中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師生牢記“嚴謹求實,勤奮進取”八字校訓,秉承“為了母親的微笑”新理念,東鄉(xiāng)一中必將成為江西教育之林一棵參天樹。
1939年秋,我縣有識之士為解決縣人求學之艱,創(chuàng)辦了宜黃縣立初級中學,校址設在城北龍來泉寺,即今縣食品公司內,是為宜黃縣一中的發(fā)軔。1942年,學校遭日寇焚毀,校遷吳南村公祠等多處。解放前夕,僅有學生59名。1949年夏,縣人民政府接管宜黃縣立初級中學,校址遷襄藩小學,即今縣委大院內。學校設4個班,學生138名,教職工9名。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教育,撥款興建校舍,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學校規(guī)模不斷擴大。 1958年,學校開設高中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遂改名宜黃縣中學。 1972年校址遷城南革命烈士紀念碑東側,即現(xiàn)在校址。七十年代后期,江西省人民政府把宜黃縣中學定為省重點中學。1981年,宜黃縣中學易名宜黃縣第一中學。 宜黃縣一中現(xiàn)有學生2259人(其中初中部1146人,高中部1113人)教職工185人(包括離退休34人),有黨員40人,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20名,中級教師51名,初級教師56人,學校本部占地面積79畝。校舍建筑面積15583平方米,其中主教學大樓36個,教室2917平方米,實驗大樓1450平方米,辦公大樓1235平方米,圖書館大樓1835平方米,學生公寓3400平方米,校辦工廠1034平方米。學校實驗室裝備齊全,可開設中學階段所有的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達省一類完中標準,并且通過省達標驗收。此外,學校還擁有語音室、影視室、計算機教室。計算機室裝備有奔騰586/120服務器和486DXZ/66網(wǎng)絡工作站30臺。校長室配備了校長辦公系統(tǒng)。校印刷廠配備了激光照排設備。校園綠樹成蔭,花香撲鼻,景色宜人,為宜黃學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1984年以來,宜黃一中通過高考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學生2456人,其中277人為北大、清華、科大、復旦、中山等重點大學錄取,有數(shù)十人獲取得碩士學位,11人取得博士學位。學生參加各學科競賽、青少年科技小發(fā)明活動多次獲國家、省、地獎勵。學校具有培養(yǎng)美術、體育人才的傳統(tǒng),先后輸送幾十人至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上海體育學院等高校深造。 初中教學成績亦十分喜人,歷年中考成績在全縣始終名列前茅。 此外,1985年在省教委組織的全省中學生物園評比中榮獲二等獎,1988年被定為省田徑體育傳統(tǒng)學校。 學校倡導崗位成材,鼓勵教育科研,近年來一批教師先后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省、區(qū)先進教師。四人評為全區(qū)學科帶頭人,一人被評為縣、區(qū)拔尖人材、特級教師。有上百人次發(fā)表教育教學論文數(shù)百篇,出版教學專著十余集(冊)。
南豐一中創(chuàng)建于1939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tǒng)文化積淀豐厚的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校園占地面積約300畝(校本部200畝,密桔農場100畝),校舍面積30510平方米。目前,學校共68個教學班,學生4000余人,教職工248人,高級教師69人,一級教師110人,中共黨員95人。 學校座落在桔花飄香的盱江北岸,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怡人。校園內建有大理石校門、趙醒儂烈士塑象,四大花圃、蘑菇亭、假山噴池、躍龍門、躍龍橋和眄柯亭等文化景點。建校60多年來,曾孕育過一代又一代曾鞏式的英才、產生過中共江西黨組織主要創(chuàng)始人趙儂烈士。學校為大專以上院校輸送合格新生5000多人。學科競賽獲市級以上獎有300多人次,免試保送名牌大學的有5人,高考文理科在全市奪魁的有3人。2002年高考全市理產前十名中,南豐一中占了3人,分別名列第一、三、七名。學校先后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校”全國“推行體育鍛煉標準先進學校”、全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單位”、全省“體育運動傳統(tǒng)項目”學校和“江西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南豐一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首的原則,逐步完善了德育工作“六個一”;每周一次班會;每月一次班主任會;每月一次學生業(yè)余黨?;顒?;每學年一次優(yōu)秀人員表彰大會;每學年一次德育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每學年一次教代會、學代會、團代會。形成了“五項制度”;升國旗及國旗下講話制度;文明教工、學生家長評比制度;班級德育工作考核評分制度;家長聯(lián)系會制度;教代會制度。建立了“四欄”;新華社新聞圖片欄、墻報欄、讀報欄、評比欄。還建有“三個德育基地”;勞動教育基地、軍民共建基地、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全面實施“321”德育工程,“3”指“三自”: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鍛煉的能力;“2”指“二創(chuàng)”:創(chuàng)文明班級、創(chuàng)文明寢室;“1”指“一做”:做文明學生。 南豐一中端正辦學思想,鼓勵教師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取得顯著成績,青年教師王燕麗2000年獲全省英語優(yōu)質課競賽一等獎,崔紅英獲全省地理優(yōu)質課競賽二等獎。學校第二課堂活動生動活潑,效果顯著。2001年,學校課外興趣小組參加全省首屆青少年航模比賽榮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并獲優(yōu)秀組織獎。游穎異同學《南豐縣毀林種桔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科技項目獲教育部、中國科協(xié)主辦的“小小科學家”活動三等獎?! ∧县S一中緊跟時代步伐,為跨入全省示范高中行列,躋身于全國名牌重點中學,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革力度,朝著“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目標前進。校園擴(改)建工程正逐步實施,共60個教室的教學大樓已經(jīng)竣工投入使用,能容納2000人住宿、設備一流的學生公寓,能容納3500人就餐的學生食堂同時交付使用。集語音室、微機室、理化生實驗室、演播大廳、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為一體的科技大樓以及田徑場、體育館正在施工當中。一所“管理第一流,設施第一流,環(huán)境第一流,質量第一流”的嶄新學校即將矗立在美麗的桔鄉(xiāng)。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關于華圖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產品
公眾號
視頻號
備考群
投訴建議:
電話:400-8989-789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