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路小學位于廣州市中心的小北路,創(chuàng)建于1907年,學校占地面積6370平方米,建筑面積9521平方米,標準教室46間,功能46間,風雨。操場5個。教學班37個,學生1657人,教職工92人。目前為廣州市屬規(guī)模最大的小學。 小北路小學位于山青水秀、風景宜人的越秀山腳下,創(chuàng)辦于1907年,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百年老校。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6785平方米,建筑面積9521平方米。東校區(qū)擬將征地1000平方米,并進行全面改造。該?,F(xiàn)有32個教學班,學生1291人。 在新的歷史時期,該校與時俱進,著眼可持續(xù)發(fā)展,很好地保持了德育為先的特色,并且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創(chuàng)新。從全面提升辦學水平的目標上對學校的現(xiàn)在及未來發(fā)展進行規(guī)劃和實施,為促學校可持續(xù)發(fā)展,建設德育為先的“陽光小北”文化, 確定并實施“德育為先,發(fā)展為本,人文融入,科研引領”的十六字辦學思路。德育領先,教學為主,各方協(xié)調,促進了學生發(fā)展,教師成長,學校進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獨立學習,獨立人格”,使學校辦學之路越走越寬闊。 電話: 83553600 地址: 廣州市小北路80號 網(wǎng)址: http://www.xblxx.com學位路段 繼元東,十九洞,大石三四巷,大石街14-24、40-42(雙號),張家里,明達里,應元路46-48號(明達大廈)、78-82號(富宏花園)、90號(頤秀華庭),洪橋街15-61號;三眼井上街,三眼井一巷,撾子大街1-11號,捷元坊2號,華光街,大華園,十八洞,應元路18-30號、113-115號(嘉洲翠庭)、121-127號、149號;應元路19號之五(自編號)、21-61號(包括平方),應元宮道2-10號(雙號)、3號之一、5號,體育場宿舍3棟(一、二、三梯);丹桂里(單號),丹桂里(雙號)8-28號,洪橋街2-32號,洪桂坊,宜居里,福申里,天平橫四五巷,天平橫街(雙號),太華坊15、21、23、45-55號(單號)、28-34號(雙號),天香街1-11號、20號,小石街3-51號,小北路59號、93號后座、99號后座、117-129號之一。 可入讀樓盤: 翠怡大廈 越良大廈學校榮譽 該校曾被評為廣州市文明示范校園、市先進單位。20001年至今,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特色少先隊、全國“學雷鋒、弘揚白求恩精神先進大隊”、廣東省首批“小公民道德建設實驗學?!?、檔案綜合管理省特級單位、省信息技術實驗學校、市綠色學校、市紅領巾大隊、廣州市特殊教育先進單位……師資力量 小北路小學,經(jīng)歷了95年風風雨雨的一所省一級學校,綻放出如彩虹般絢麗的華彩。"名校塑造名師,名師托起名校"。在小北這一片沃土上,涌現(xiàn)出多名職業(yè)道德高尚,樂于奉獻,勤于探索,熱愛教育事業(yè)的高素質教師。目前,學校在職教師92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 35人,教師學歷100%達標,本科學歷31人(在讀研究生2人),大專學歷46人(在讀本科生18人)。廣東省南粵杰出教師1名,獲省級優(yōu)秀教師稱號2名,區(qū)級優(yōu)秀教師67 名,學科教壇新秀24 名,中心教研組成員21名。
廣州市東風東路小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環(huán)境優(yōu)雅、師資優(yōu)秀、校風優(yōu)良,素以教學質量高享譽社會的現(xiàn)代化校園。學校創(chuàng)辦于1948年,原名廣州私立金巴侖學校,六十年代初曾作為廣東師院附屬小學,七十年代末被定為東山區(qū)重點學校,八十年代改為區(qū)中心小學,1984年改名為東風東路小學。 從2006年8月起,學校為一校三址,分東風東校區(qū)、錦城花園校區(qū)、東風廣場校區(qū)。東風東校區(qū)在東風東路756號(1948年建)占地面積6703m2 ,建筑面積6950m2 ; 錦城花園校區(qū)在東風東路858號錦城花園內(2000年建),占地面積4000m2 ,建筑面積3553m2 ;東風廣場校區(qū)在東風東路787號東風廣場內(2006年建),占地面積4675m2 ,建筑面積6113m2 。學?,F(xiàn)共有學生2028人(47個教學班),其中錦城校區(qū)為1、2年級,東風東校區(qū)為3—6年級,東風廣場校區(qū)為1—6年級?! W校一直以來全面開展"小公民"道德教育,嚴格要求學生的一日常規(guī),并以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為教育的宗旨。 1995年以來學校先后承擔了15個國家級科研課題,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全國中小學學科“四結合”教研經(jīng)驗研究》、《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教學設計與評價的研究》、《少年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關系研究》在全國示范結題。 電話:87338775(校長,書記) 地址:東風東校區(qū):東風東路756號 東風廣場校區(qū):東風東路787號東風廣場內 -- 020-87340452 錦城花園校區(qū):東風東路858號錦城花園內 -- 020-87338122 網(wǎng)址:http://www.dfdlxx.net/學位路段(錦城校區(qū)): 農林街:農林上路1-6橫路,農林上路(2號除外),農林上路一橫路新1路。農林下路8-70雙號(24號除外),羊山橫,農林下路二橫路1號、4號。農林下路81號,農林上路7-9橫路(8橫路21、23號除外);梅花街:錦城花園(梅花路34號的A2-A15,東風東路852號、856號、858號、860號之一的B1、B2、B3、B4、中山一路20號的B5)。錦城南苑(中山一路24號,24號之一、之二)。東風東路746號之一、之二(金色花園) (東風廣場校區(qū)): 梅花街:東風東路787號東景街1-8號;黃花街:天河路9、11、1721-33號(單號),39、41、45、47號(含潤粵大廈、君匯世家)。 可入讀樓盤: 錦城花園、錦城南苑學校榮譽 1995年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1996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全國紅領巾示范學校。學校共有250多篇論文、110多個課例、80多個CAI軟件、2套教材在國家級評比中獲獎,還有80余名教師的140多篇論文、教學設計獲獎或在刊物上發(fā)表。學校高度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成功地在廣州市內舉辦了6場音樂會和學生優(yōu)秀美術作品展;合唱隊、舞蹈隊連續(xù)五屆在廣州市中小學學校合唱節(jié)、舞蹈節(jié)中榮獲一等獎;管樂隊、民樂隊參加省、市、區(qū)的各項比賽均獲金獎;學校藝術團多次應邀赴美國、英國、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亞、波蘭、日本、臺灣、香港、澳門等地進行藝術交流,為每個學生提供發(fā)揮潛能,施展才華的廣闊空間,培養(yǎng)了一大批品學兼優(yōu)的人才。師資力量 結合了三個校區(qū)的資源優(yōu)勢,目前 教職工共有114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74人,一級教師35人;大學本科以上81人,專科30人。校級領導5人,中層管理人員7人。三個校區(qū)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協(xié)調發(fā)展,逐步形成現(xiàn)代化、集群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辦學規(guī)模,促進了學校積極、和諧、可持續(xù)的發(fā)展。
廣州市越秀區(qū)舊部前小學建校至今近七十年。學校辦學基礎好,從1952年起就定為區(qū)重點小學,其中1962.1966年是市重點小學,1988年后是市、區(qū)整體改革聯(lián)絡點。市德育系統(tǒng)工程試驗點和市素質教育試點。1994年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1998年 被確認為全國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舊部前小學現(xiàn)有21個教學班,學生918人,教師63人。由于學校占地面積不足,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省一級學校的示范作用,越秀區(qū)委、區(qū)政府決定易地重建舊部前小學?;I建中的新校舍,規(guī)劃用地11470平方米,建筑面積14919平方米,將擁有兩棟6層帶電梯的連體的“U”型教學樓,可擴招至36個班級?! 〗陙?,舊部前小學加大科研力度, 先后出色完成《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閱讀教學多媒體情境導讀式》兩個“八五”規(guī)劃國家級重點課題的實驗,目前又正在加緊實施“九五”規(guī)劃的兩個國家級重點課題和-個省級課題?! ∨f部前小學是一所有著悠久辦學歷史的名校,她的前身是1921年前天主教教會創(chuàng)辦的私立日新學校,曾作為明德女子中學附屬小學,解放后改為公立學校?! ?986年,新校舍落成(現(xiàn)在的西校區(qū)),是當時的廣州市市長朱森林為學校親筆題的名。銳意改革不斷探索,走教育創(chuàng)新之路、科研興校之路是學校得以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舊部前小學一貫堅持教育教學改革,積極參與國家級課題實驗,一直走在全區(qū)乃至全市、全省的前列?! ?994年3月,成為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之一。1998年12月,由于科研成績顯著,我校被指定為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德育實驗基地。次年10月,舊部前小校又榮獲教育部全國首批千所“現(xiàn)代教育實驗學校”的光榮稱號。學校的辦學能力和管理水平連年躍上一個臺階?! ‰S著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在舊部前小校的普及應用,學校又被評為 “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先進單位”“全國優(yōu)秀信息化校園”、“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中小學數(shù)字化圖書館示范學校”、“中國名校600家”之一等光榮稱號。 2006年8月,區(qū)委、區(qū)政府和區(qū)教育局為了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更好地發(fā)揮省一級學校的示范作用,決定把原舊部前小學、大新路小學、一德東路小學和泰康路小學合并,整合成一所新的舊部前小學。整合后的舊部前小學分東、西兩個校區(qū),校園總用地面積為14010平方米(其中東校區(qū)為11000平方米,西校區(qū)為301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8720平方米(其中東校區(qū)為13000平方米,西校區(qū)為5720平方米)。
廣州市越秀區(qū)朝天小學位于朝天路81號,該校歷史悠久,前身是清朝政府于同治三年(1864年)創(chuàng)辦的廣州同文館。朝天小學擁有2個室內羽毛球場,1個游泳池,和2個籃球場(一個大籃球場,一個小籃球場),兩個風雨操場(分別在滿漢樓、朝陽樓)?! ?864年,洋務派首領江蘇巡撫李鴻章曾上書要求繼北京之后,在上海和廣州也開設同文館。請庫克吉泰將軍和宴兩廣總督端在駐防的軍隊中,挑選資質聰慧,年齡14-20歲,滿文漢文都能通曉者,聘請西人及品學兼優(yōu)的國子監(jiān)學生來教習之。經(jīng)過一年多的籌備,廣州同文館終于在1864年6月23日(同治三年5月30日) 建成開館。館址就在當時廣州的朝天街,今朝天小學處,館長為談廣楠、湯森。廣州同文館第一期正規(guī)學生僅20名,另有5名附讀生,學生年齡14-20歲,學制3年,所開科目主要有英語、漢語和算學。后來隨著中外關系的擴大,于1879年增設了法文、德語兩館。每館各10名學生,其中有10名學生學的已是"第二外語",因為他們原在英文館中已通曉英文。學制也向京師同文館靠攏,增至8年,第一年學讀、寫、拼,第二年學讀法之外又增文法、會話和翻譯句子,第三年學習世界史地,練習電報翻譯等,第四年學習算術、代數(shù)、翻譯公文。五年級至8年級更增加許多數(shù)理化課程,如物理、化學、幾何、三角、微積分,還有機械、航海測算、萬國公法、天文、地理,還開設了生理學、解剖學等選修課。后來又開了日文館和俄文館。由于同文館是應實際所需辦學的,頗為注重學用的結合,學生在學期間就經(jīng)常參與外文電報、文件及書籍的翻譯,水平高者加以獎勵,優(yōu)先錄取。廣州同文館是中國最早的外語學校之一,是廣州第一所近代新式學校,是清代洋務派在廣州所辦的第一件較重大的洋務事業(yè)。直至1905年,同文館改為譯學館,此處也改辦成滿漢八旗高等小學。 1911年,改名為粵城高等小學。1924年,改名為廣州市第三高等小學,學制七年,國民小學四年,高等小學三年;1926年,改名為廣州市立第五十三小學,學制改為六年;1945年,改名為廣州市立第一小學;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原市一小由政府接管,改名為惠福區(qū)中心小學;1954年7月,改名為北區(qū)中心小學; 1957年9月,改名為解放中街第一小學;1959年9月,改名為朝天路小學;1978年9月,改名為朝陽路小學;1983年9月,改名為朝天路小學;1993年 9月,改名為朝天小學?! ?951年7月,教育部、團中央召開全國少年兒童隊優(yōu)秀總輔導員講習大會,我校齊虹亨同志是廣州市的代表之一。1952年,學校執(zhí)行部頒《小學暫行規(guī)程草案》。同年秋季,開始實行五年一貫制,試行"五級分記分法"。1954年,學校貫徹《小學生守則》。1960年,學校被定為廣州市的重點小學。1964年,學校在學習、貫徹《小學四十條》,《全日制小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中,組織教師們掀起一個教學改革的群眾實踐活動的高潮。1983年3月,團中央書記胡錦濤同志,在團省委書記盧思謀等同志的陪同下,來校參觀視察。1984年,我校被列為全國小學電腦教學試點學校。1990年入選《中國教育大辭典》。1991年經(jīng)廣東省教廳推薦入選《中國名校》(小學卷)。1992年越秀區(qū)政府決定重建朝天路小學,并得到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圓玄學院主席趙鎮(zhèn)東先生的熱忱支持,圓玄學院捐贈港幣近九百萬元幫助學校重建校舍并更新教學設備。同年11月28日 ,舉行了新校舍奠基暨香港圓玄學院贈款儀式。1993年9月改名為朝天小學,定校訓為:明德歸仁。1994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第二批省一級學校。1995年,學校承擔了國家教委的兩個科研課題:"城市小學科技活動和師資培訓"及"小學語文四結合計算機輔助教學"。1995年5月,被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yè)委員會批準為整體改革的實驗基地。1995年12月,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李慶源、廣東省電教館館長房雨林、市電教館館長黃榕梓等領導來校視察電教工作。1998年8月13日,廣東省省委副書記、廣州市市委書記黃華華來校參觀視察。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教委、國家科委"九五"重點課題"中小幼科技教育研究"實驗學校。2002年,朝天小學與中信華南集團合作,創(chuàng)辦東莞朝天實驗小學;同年,學校被確定為廣州市陶行知教育研究會陶行知思想教育實驗基地。2004年與廣州時代發(fā)展集團合作創(chuàng)辦時代朝天實驗小學。
東山區(qū)清水濠小學原名清水濠第一小學,創(chuàng)建于1904年。2003年7月與清水濠第一小學、清水濠第二小學、麗水坊小學三所學校合并而成。學校歷史悠久,基礎扎實?! W校占地面積6674平方米,建筑面積10010平方米,現(xiàn)有三十二個教學班,有1448名學生,平均班額45.2人。設有標準課室30間,專用功能室33間,教學設施設備齊全,信息化設施配置比較先進,每個課室和專用室均建有多媒體電教平臺。擁有兩個標準塑膠籃球場和兩個羽毛球場,有150米塑膠環(huán)形跑道和80米直跑道,有一個20米×8米的游泳池,有一個200多平方米的乒乓球訓練室,還有適合低年部活動的兒童樂園。1、2號樓均設有風雨操場,學校整體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美,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好地方。 特色:該校的教育教學目標:在各學科均衡發(fā)展的情況下,突顯數(shù)學特色和乒乓球特色?! ‰娫挘?83831231 地址: 廣州市德政中路清水濠46號 網(wǎng)址: http://222.16.143.161學位路段 萬福路8-92號(雙號)、3-123,清水濠1-15(單號)、28-64(雙號),德政中路130-170號,麗水坊1-31、35-71(單號),文德路43-65號;文明路206-260(雙號)、207-211(單號),金言巷,居善巷、大馬房,麗水坊2-24、36-51號(雙號),麗水新巷,德政中路172-228號,定安里,皎顯巷,肖巷;萬福路267-413號(單號);文德路30-62(雙號)、9-65(單號),鄰德坊,聚賢北街,聚仁坊1-3、2-28號,文德東路2-16號,德政中路(149-209號,文明路96-200(雙號)文德里,太平坊,文德五、六、七、八、九、十巷;清水濠27-107(單號)、66-188(雙號),清濠里,德政中171號,文德東1-37(單號),吉辰巷,文德坊,文德樓,聚賢新街,聚仁坊5-27號,文德路2-28號;文德路9-41號,東橫街1-19、2-28號,萬福路178-232號,思前街1-17號,天馬橫巷;文明路69-211號(單號) 可入讀樓盤: 康麗居 清水濠小區(qū) 麗水坊小區(qū) 華薈大廈 德悅居學校榮譽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取得顯著的辦學效益。學生升中重點率持續(xù)居于市內靠前位置,學生們均以畢業(yè)于清水濠而自豪,家長們都對清水濠贊譽連連。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項競賽,不但增進學生們學科知識交流,增加學生們課余興趣,還廣闊了學生們視野。在老師們指導下,同學間合作下,獲得無數(shù)獎項?! W校1999年被評為區(qū)一級學校,2004年被評為市一級學校。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優(yōu)秀,注重科研,歷年來參加各項競賽、論文發(fā)表等,曾獲國家級、省級、市級獎項多個。該校現(xiàn)有校長1名,副校長2名,均是本科學歷,小教高級職稱,專任教師78人,學歷達標100%,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有21人,大專47人,大專以上學歷占專任教師人數(shù)的87.2%。
廣州市越秀區(qū)東川路小學學校歷史悠久,創(chuàng)辦于晚清末年(約1905至1906年),原名東關學堂。由當時地方政府與留學日本的社會知名人士謝菊荘、謝智濤等人創(chuàng)辦。學校從民國至1997年曾八次更名,先后名為東區(qū)第六小學、東區(qū)五十二小學、前鑒中心小學、東川路第一小學、東川路小學和革命小學。1998年恢復名為東川路小學。 1992年東川路小學成為東山區(qū)第一間開展電化教學的重點學校,同年被授予東山區(qū)田徑、國際象棋傳統(tǒng)項目學校,1996年廣州市東川路小學被評為市一級學校,1997年又被授予國際象棋市傳統(tǒng)項目學校。1998年廣州市東川路小學被評為廣州市小學美術教育課外創(chuàng)造教學特色學校。廣州市東川路小學秉承“勤學堅毅、團結奮進”的校訓,形成了“整體發(fā)展,勇于創(chuàng)新”的辦學理念,凸現(xiàn)體衛(wèi)、藝術、科研興教的辦學特色。1992年學校開展了全國“八五”規(guī)劃國家教委重點課題《電化教育促進中小學教學優(yōu)化》課題中的子課題“小學自然多媒體結構剖析教學法”實驗研究,獲總課題階段研究成果獎及1995年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chuàng)新成果二等獎。1999年學校啟動的“小學創(chuàng)造性教育”課題研究之《創(chuàng)造性教育的課堂教學策略》被評為東山區(qū)優(yōu)秀教育科研課題,學校還成功地承辦了“廣州市中小學創(chuàng)新教育研討會”和協(xié)辦了“全國中小幼創(chuàng)新教育研討會”。2003年學校在全面實施新課程的同時,啟動了全國“十五”規(guī)劃國家重點課題《教育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人才的心理學整合研究》。
廣州市東山區(qū)文德路小學是一所文化源遠,歷史悠久的中心小學。它創(chuàng)辦于1933年,前身曾為廣州市46小學、街坊小學、漢民中心小學、北區(qū)三中小學和文德北路第一小學,1990年改名為現(xiàn)在的“文德路小學”。是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是原國家教委中小學管理規(guī)程的聯(lián)系學校,又是全國整體改革專業(yè)委員會的實驗基地。 基本情況:學校占地面積5743平方米,擁有25個教學班,72名教職工,1228名學生。美麗的校園分為動靜兩區(qū)。靜區(qū)內,兩座教學大樓周邊安置了“祖國的花朵”,“明日之星”等大型浮雕,一條橫貫兩亭的幽雅,高潔的藝術長廊,在綠樹紅花的掩映下,顯得寧靜舒適,賞心悅目。動區(qū)內設有籃球場,體育長廊,乒乓球室和恒溫游泳池,供孩子們鍛煉,嘻戲活動。學校還按各個場室的特點精心設計建成了體育活動中心,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電教中心,藝術教育中心,勞技中心,圖書閱覽中心,科技園等七個活動中心。 辦學特色:“一切為了孩子的未來”是該學校的辦學宗旨,培養(yǎng)跨世紀的人才是全校教職工的奮斗目標。我校十分重視美育,學校把藝術教育視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把藝術教育作為實施《發(fā)展健康心理,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科研實驗的重要內容。1997年7月,學校正式成立“文德路小學藝術團”。隊伍不斷壯大,藝術水平不斷提高,深受學生家長的歡迎。 電話: 83329815 地址: 廣州市文德北路77號 網(wǎng)址: http://www.wende.gd.cn學位路段 文德路67-83(單號)、66-208(雙號)、(78-140除外),文明路1-67(單號)、2-94(雙號);社稷巷,文明門,迎恩里,迎恩新街,文德一巷,魚翅巷,陶娥巷,玉帶河,菜園巷,青云直街52號起(雙號)、55號起(單號);青云里,青云直街1-53(單號)、2-50號(雙號),青云新街;仰忠街3-11(單號)、2-72(雙號)、19-94號,仰忠新街,仰忠西;文藝里,文德西路,青云巷,天馬新街,蘭畹巷;北京路102-184號、186-240號,樂善里,白沙居,育賢坊2-10號;禺山路1-39號、2-24號,市場新街1-79號、2-42號,府學新街3-37號;學源里2-60號、1-41號,學源里二巷1-9號,學源里三巷1-3號;圣先例3-25號(14號除外),譚家巷2號、2號之一;府學西街18-20號、37-73號、75-89號、91-99號(18、91號除外);學源里43-149號、62-88號,學源五巷2、4、5、6、8號,市場新街44-62號;李白巷1-47號、6-10號(中山四路278-348號、331-423號,雷家巷1-15號,北京路242-330號除外)。 可入讀樓盤: 仰忠街教育局大院 文化大樓 學校榮譽 首批廣東省一級學校,是原國家教委中小學管理規(guī)程的聯(lián)系學校,又是全國整體改革專業(yè)委員會的實驗基地。學校學生獲市級以上競賽獎勵的共244人次,教育教學科研論文獲省級以上獎項的共17篇,出版教育教學叢書20冊。師資力量 學校不僅環(huán)境優(yōu)美,更有一支高素質、高學歷的教師隊伍。歷年該校教師被評為勞動模范、模范教師、南粵新秀、國務院專家津貼、學科帶頭人等市級以上光榮稱號的共16人。創(chuàng)校至今教師論文、課程等獲獎無數(shù),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人才,成為廣州市公認的名校之一。
廣州市越秀區(qū)東山實驗小學于2003年8月掛牌,由原五羊第二小學和五羊第三小學合并而成,地處五羊新城商貿發(fā)展小區(qū)。學?,F(xiàn)有2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110人,在職教職工60人,其中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30人,獲國家、省、市、區(qū)各類榮譽稱號的教師有30余人,“東教之星”及優(yōu)秀青年教師有8人。學校占地面積7611平方米,是“廣州市綠色學校”、“廣東省一級學校”和“廣東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 學校今后五年發(fā)展的目標是:以“面向現(xiàn)代化,體現(xiàn)實驗性,突顯個性化”為辦學方向,不斷改善物質環(huán)境;加強現(xiàn)代學校建設,進一步深化“小學生自主意識和主動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的研究,形成社會化教育格局和反映“現(xiàn)代化、實驗性、個性化”的學校文化,培養(yǎng)思想品德優(yōu)秀、身體心理健康、知識基礎扎實、實踐能力突出的學生群體。 辦學特色:重視學生動手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電話:87376869 地址:五羊新城寺右南三街五春風路巷一號(東校區(qū)) 五羊新城寺右南路一街六巷一號之一(西校區(qū))(510600) 網(wǎng)址:http://www.yxdssy.cn
署前路小學地處東山商業(yè)步行街中心、舊東山公園旁,是培養(yǎng)學生文藝才能的重點學校,學校以“托起明天的太陽”為宗旨,2006年3月9日被評省一級學校?! |山區(qū)署前路小學創(chuàng)辦于1943年,有60年歷史。該校的發(fā)展得到政府、各界人士的關懷,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葉選平先生為該校親筆提寫校名。學校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設施齊備,各專用場室較齊全。校內樹木長綠、鮮花盛開、鳥語花香、整潔優(yōu)雅,處處顯露以美育人的特色?! W校特色:美術、藝術 教學工作以美益智,是教學工作的目標,在學科教學中,發(fā)掘教材美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審視美,體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培養(yǎng),教師要提高教學藝術技能,學生要提高學法的能力。充分發(fā)揮藝術學科的龍頭學科的作用,通過藝術教育、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開發(fā)潛能,促進智力的提高和發(fā)展,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能力達到預期要求?! ∑渌侣勬溄樱菏鹎奥沸W用個性化評語對小學生操行進行評價 署前路小學的同學們今年收到的操行評價將不再是“認真聽講、成績優(yōu)良”或是“愛開小差、不按時完成作業(yè)”那種硬邦邦的語言,而是如同和老師促膝談心般溫馨熱情。 小學期末考試于上周結束了,最近廣州小學教師已開始撰寫每位學生的期末評語。據(jù)了解,以往在學生手冊上老師給學生的評語不外乎“熱愛學習、敢于和不良風氣作斗爭”,或是“比較頑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千篇一律的公式化語言,現(xiàn)在署前路小學正尋求以溫馨、對話式評語取代以往的生硬、公式化評語?! ∈鹎奥沸W二年級(2)班一個比較“頑皮”學生將看到一份不同于以往的評語,足足有好幾百字,是他們班上最長的。評語說:“你是個活潑、比較隨性的男孩,這是你的優(yōu)點也是你的缺點。你對待生活是熱情的,沒有什么事情使你煩惱,你的心永遠都是快樂的……” 署前路小學主管德育的沈老師認為,一份好的操行評語不在于面面俱到,而要能反映學生的特征。在評定小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時,要多挖掘學生的優(yōu)點,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進一步改進和提高的意見?! ∈鹎奥沸W二年級(2)班班主任葉老師說,在兒童期,來自成人以及同伴間的贊賞尤為重要。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如果太過嚴肅或是語言惡劣,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造成傷害?,F(xiàn)在這樣的贊賞式的個性化評語,不僅令學生覺得溫馨、心情愉悅,從而更加自信,同時,家長也會對學校、對老師放心,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好孩子。 個性化評語摘錄署前路小學一名“后進生”的評語是這樣的:你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盡管你的作業(yè)有時出現(xiàn)小差錯,回答問題可能不夠完整,可老師仍然欣賞你的積極參與和大膽。只要努力一下,你的字就可以寫得漂亮,只要課堂上認真聽講,你就可以取得好成績! 電話: 020-87775887 地址: 廣州市越秀區(qū)署前路署前橫5號 網(wǎng)址: http://yxsq.gzyxedu.net學位路段 廟前直街,德安路,署前路(14號除外),署前橫,龜崗大馬路;瓦窯街,瓦窯后街,瓦窯舊街,瓦窯后橫街,瓦窯后舊前街,光東前后街,東山大街,春園后街,新河浦18-54號;寺貝通津,松崗東,松崗西,廣平路,寺貝新街,煙墩新街,達道路63-67(單號);保安前,保安后,保安北(東湖街派出所),保安北橫,煙墩路,保安南,保育路,保寧路,保樂路,樂民園;署前一、二、三街,關園,侖園;廟前西街,均益路,東華北52號(省商業(yè)廳宿舍);啟明橫馬路,龜崗一至五馬路;農林下路2號大院,4、6號(東山錦軒)?! 】扇胱x樓盤: 德心軒 東山錦軒 新河浦雅居 省商業(yè)廳宿舍等學校榮譽 學校重視科研工作,以科研興校為發(fā)展目標,建立科研機構,確立全國、省、市區(qū)的多個科研課題。學校在各個學科都有教師成為市、區(qū)中心研究組成員,推動學校的科研活動。學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被評為“廣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廣州市家庭教育先進單位”,“廣州市達標合唱學?!?,廣州市、區(qū)優(yōu)秀團支部,區(qū)優(yōu)秀教工之家;學生的舞蹈比賽分別獲廣州市金獎、第二名,區(qū)優(yōu)勝獎,一大批品學兼優(yōu)、特長突出的學生在全國、省、市比賽中獲獎。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批知識豐富,熱愛教育事業(yè),對教育充滿熱忱的教師們。學校教師學歷100%達標,全部是大專以上文化,不但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更有專業(yè)的教學理論知識,使學生們學習更高效,更高質?! W校重視科研工作,以科研興校為發(fā)展目標,教師們也很重視科研項目,努力尋求知識上的突破。發(fā)表論文無數(shù)。教師愿意帶頭進行實踐活動,喻教學于娛樂,使學生們熱愛學習,熱愛生活。
廣州市越秀區(qū)鐵一小學建于1952年,現(xiàn)有教學班50個,學生2300多人,教職員100多人。學校占地面積1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22000多平方米。按廣東省教育管理要求配置了專業(yè)場室60多個,建有運動場室近10個。學校配有校園網(wǎng),室室建有教學平臺。學校執(zhí)行新課程改革精神,確立了“以人為本,細化管理”的建隊原則,制定了“以德育人,全面關愛”的育人策略,堅持了“以研促教,深化課改”的教改路子,落實了“抓實主道,拓展輔道”的辦學模式,為培養(yǎng)“品質優(yōu)良,學業(yè)扎實,興趣明顯,能力多樣,心理健康,善于合作”的學生,形成“樂學、自主、自信、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特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W校堅持以師為本,細化管理,加快教師專業(yè)成長。引導教師思想上敬業(yè)愛崗求上進,觀念上求實創(chuàng)新勤探索,待生上樂觀熱情作表率,業(yè)務上功底過硬有絕活,做“有理想、有干勁、有能力、有特色”的一小教師。堅持以生為本,全面關愛,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引導學生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做心地善良有愛心的人,做能想會干的小主人,做信心百倍最棒的人。堅持以校為本,深化課改,推動辦學水平提高。借助《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實驗,探討“導—扶—放”自能讀書法,“導—評—賞”整體化系列作文課型課;借助《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實驗,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活躍思維,開發(fā)潛能”;借助國家級實驗課題《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與研究》,讀書活動形成特色;借助國家級“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低學段兒童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與研究》,習慣養(yǎng)成卓有成效;借助省級實驗課題《探究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關于華圖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產品
公眾號
視頻號
備考群
投訴建議:
電話:400-8989-789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