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4-10-21 14:33 江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小學
一、教學設計
【設計材料】
下面是部編版語文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25課《王戎不取道旁李》全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涠嘧诱壑ΓT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設計與問題】
1.在本文的一類生字中選三個各組一個詞,并用楷體認真抄寫。
2.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為什么“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3.為《王戎不取道旁李》設計一個完整的教學簡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時間、教學過程、作業(yè)布置和板書設計)。
【參考答案】
小學
一、教學設計
1.【參考答案】嘗試 諸位 競賽
2.【參考答案】
李子樹長在路邊,過往的行人比較多,如果李子是甜的,早被路人摘光了,不可能多子折枝,因此,只有一種可能,這是苦李。
3.【參考答案】
課題:王戎不取道旁李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戎、諸”等3個生字,會寫“戎、嘗”等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借助注釋,了解文言文的主要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養(yǎng)成善于觀察、仔細思考的習慣,能根據(jù)有關現(xiàn)象做出推理和判斷,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少走彎路。
教學重點:
借助注釋,掌握本課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學習王戎仔細觀察、善于分析的品質(zhì),懂得看問題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上課之初,教師提問:同學們,我說一句話你們來說說是什么意思?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兩句話和現(xiàn)代人說的話有何區(qū)別?(學生回答)像這樣的語言叫文言。我們以前也背過文言文,還記得嗎?(學生回憶)由文言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文言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板書課題《王戎不取道旁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解決生字詞。
要求: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利用工具書以及課本注釋,自行解決生字詞,熟練掌握“戎、諸”等字。教師巡視指導,檢查反饋。
明確:(1)戎:這個字由兩部分組成——“戈”指得是長柄兵器,“十”是鎧甲的“甲”,是上戰(zhàn)場時所穿的盔甲,合起來表示爭斗、戰(zhàn)爭的意思。(2)戎róng不可讀作yóng;諸zhū不可讀作zhǔ。
(二)通讀課文。
要求:教師示范讀文之后學生齊讀,教師糾正發(fā)音和語句讀法。
明確: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吹肋吚顦?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下一篇: 江西教師招聘生物學科知識試題21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備考資料預約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