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0-19 11:19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統(tǒng)一的原則
含義:既要把現(xiàn)代先進科學的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jié)合知識、技能中內(nèi)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zhì)教育。
古語:
1.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赫爾巴特
2.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作為一個老師,要注重德才兼?zhèn)?不僅要授學生"謀事之才",更要傳學生"立世之德",而傳德尤為重要。)——《禮記·文王世子》
3.任何真正的教學莫不具有道德力量——第斯多惠
4.文以載道("文"像車,"道"像車上所載之貨物,通過車的運載,可以達到目的地。文學也就是傳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周敦頤《通書·文辭》
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
含義: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chǔ)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古語:
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陶行知
2.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實行)-《荀子》
3.你要滿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必須認真思考,但為了這個目的你也必須行動,知行緊密結(jié)合。——裴斯泰洛齊
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同時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xiàn),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jié)合實際,學以致用。)——明·董其昌《畫旨》
三、直觀性原則
含義: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jīng)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
古語:
1.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沒有聽到的不如聽到的,聽到的不如見到的,)——《荀子》
2.故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聽到而沒有親眼看到,即使聽到的很多,也必定會出現(xiàn)錯誤)——《荀子》
3.一般說來,兒童是依靠形式、顏色、聲音和感覺來進行思維的——烏申斯基
4.人頭腦中的一切,沒有不源于感覺的——夸美紐斯
四、啟發(fā)性原則
含義: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jù)學習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
古語:
1.一個壞的老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老師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第斯多惠
2.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君子教育學生,加以誘導,引導學生而不要牽著學生走,要鼓勵學生而不要壓抑他們,要指導學生學習門徑,而不是代替學生作出結(jié)論。)——《學記》
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fā)他。)——《論語》
4.產(chǎn)婆術(shù)——蘇格拉底
5.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葉圣陶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