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9-06 17:29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說教材
《細胞核》是選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4節(jié)的內(nèi)容。本節(jié)教材承前面的細胞膜和各種細胞器結構和功能等內(nèi)容,使學生對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的認識更加全面完整,也為以后的學習作鋪墊,如染色質(zhì)和染色體的關系是學習細胞有絲分裂時染色體變化的基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是以后學習遺傳的基礎,也使學生對“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念有進一步認識。另外,其中的資料分析也讓學生體驗了生物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
二、說學情
經(jīng)過初中階段的學習,學生對細胞的整體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zhì)、細胞核有了初步認識,但學生的生物學知識還很薄弱,對于基因是如何通過控制蛋白質(zhì)的合成、進而控制生物的遺傳和代謝,以及細胞分裂的知識還不了解。因此在進行“細胞核結構”的教學時不能進行過多的拓展和延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認識障礙。另外,他們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實施問題探究教學是可行的,以問題引發(fā)興趣,讓新知識與舊知識融為一體,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同時鞏固舊知識。
三、說教學目標
1.闡明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關系,描述染色質(zhì)的組成及與染色體的關系。
2.通過資料分析,提高設計試驗、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的能力。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理念。
3.通過各實驗的資料分析,增強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和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課程標準對知識目標的要求,課堂教學的重心應放在對細胞核功能和結構的學習上。理解細胞核是細胞生命系統(tǒng)的控制中心,這一知識點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因此成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我所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問答、討論、讀書指導等。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huán)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chǎn)生共鳴。基于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多媒體展示克隆羊多莉的誕生過程,并詢問大家關鍵就在于她所提供的細胞核,那細胞核究竟是何方神圣呢?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一探究竟!引出探究細胞核的課題。
2.新課展開
以細胞核有什么功能?為什么具有這樣的功能?誰在承擔這個功能?為主線展開教學。
科學家是如何來探究細胞核的功能的呢?
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及師生共同分析2個實驗:變形蟲試驗和傘藻嫁接實驗,總結出細胞核的功能,即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控制細胞代謝和遺傳的功能。
在此基礎上,向學生講授克隆羊多莉的實例,加強理解。
設問:那么細胞核為什么能成為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細胞核的結構中尋找答案,從而引出細胞的結構。在這部分,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細胞核能控制細胞的遺傳,說明其應該有什么物質(zhì)?
(2)含有DNA的結構如線粒體、葉綠體,它們的外面都有什么相同的結構?
(3)細胞核能控制細胞,肯定能與外界聯(lián)系,如何能辦到?
(4)學習RNA的分布時,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zhì),少量還分布在哪里呢?
對于這部分比較抽象的概念,如DNA、染色體、染色質(zhì)等概念,提出問題:染色質(zhì)是否等同于DNA呢?染色質(zhì)與染色體異同點及關系?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同時用表格總結歸納其中的關系。
這部分結合使用一些圖片和動畫來加強直觀教學,以突破本節(jié)課重難點。
最后,為了加強理解,安排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制作真核細胞的三維結構模型,并在下節(jié)課安排時間交流、互評作品,從而更進一步地理解這部分的內(nèi)容。
對于第三部分比較動植物細胞結構異同點我則放手交給學生,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采取小組形式歸納總結,學習活動結束時及時組織學生充當小老師上臺講解區(qū)別,其他小組補充的形式。
以上是新授課程的全部過程。
3.小結作業(yè)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作業(yè)部分我留了開放式的作業(yè):嘗試制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下節(jié)課評選最佳作品。注意:科學性、準確性應放第一位,還應考慮藝術性、成本低廉等。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上一篇: 教師招聘面試:《細胞核》答辯題目及解析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