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4-17 13:14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考點49】幼兒游戲的基本理論
名稱 | 代表人物 | 主要觀點 |
剩余精力說 | 斯賓塞 | 游戲是由于機體內剩余的精力需要發(fā)泄而產生的 |
娛樂論 (松弛說) | 拉扎魯斯 | 游戲不是發(fā)泄精力,而是松弛、恢復精力的一種方式 |
生活預備說 (練習說) | 格羅斯 | 游戲不是無目的的活動,而是為將來生活做準備 |
游戲欲望說 | 拜登代克 | 反對格羅斯的觀點,認為游戲是兒童操作某些物品而進行的一種活動,游戲不是本能,而是一種欲望的表現 |
復演論 | 霍爾 | 兒童游戲反映了從史前的人類祖先到現代人的進化過程 |
社會情緒表現說 | 弗洛伊德 | 游戲是滿足欲望和克服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手段 |
認知動力說 | 皮亞杰 | 游戲是學習新的復雜事件的方法,是鞏固和擴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也是使思維和行動相結合的方法 |
社會性活動說 | 維果茨基 | 游戲是兒童有目的、有意識的社會性活動,是兒童的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 |
在身體發(fā)展中的作用 | 1.促進兒童身體的生長發(fā)育; 2.發(fā)展兒童的基本動作和技能; 3.增強兒童對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 4.有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 |
在認知和語言發(fā)展中的作用 | 1.游戲擴展和加深兒童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增長兒童的知識; 2.游戲促進兒童語言的發(fā)展; 3.游戲促進兒童想象力的發(fā)展; 4.游戲促進兒童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5.游戲提供了兒童智力活動的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 |
在社會性發(fā)展中的作用 | 1.游戲提供了兒童社會交往的機會,發(fā)展了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 2.游戲有助于兒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學會理解他人; 3.游戲有助于兒童社會角色的學習,增強社會角色扮演能力; 4.游戲有助于兒童行為規(guī)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5.游戲有助于兒童自制力的增強,鍛煉兒童意志 |
在情感發(fā)展中的作用 | 1.游戲中的角色扮演豐富了兒童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 2.游戲中的自由自主發(fā)展了兒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游戲中的審美活動發(fā)展了兒童的美感; 4.游戲中的情緒宣泄有助于兒童消除消極的情緒情感 |
游戲能夠促進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 | 游戲為學前兒童提供了充分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發(fā)展空間,有助于學前兒童創(chuàng)造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的形成,因此游戲對于學前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游戲可以激發(fā)學前兒童的發(fā)散性思維 |
幼兒園游戲的特點 | |
游戲是兒童自主自愿的活動 | 兒童是出于自己的興趣與愿望、自發(fā)自愿地主動進行活動 |
游戲是兒童自由自在的活動 | 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內心,顯露個人的潛在能力 |
游戲是兒童感到快樂的活動 | 對兒童來說,游戲是一種享受 |
游戲是充滿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活動 | 如果沒有想象的參與,游戲便無法開展 |
游戲是虛構與現實統(tǒng)一的活動 | 游戲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真實的活動 |
游戲是具體的活動 | 每個游戲都有具體的內容、情節(jié)、角色、動作、實際的玩具和游戲材料 |
機能游戲 | 根據兒童愛好手足運動、愛聽音樂等機能的發(fā)展,以確定或探索所存在的問題 |
想象游戲 | 這種游戲占優(yōu)勢的心理成分是模仿與想象 |
接受游戲 | 兒童處于“觀眾”地位,愉快地欣賞所見所聞 |
制作游戲 | 兒童主動地創(chuàng)造與建構,如繪畫、折紙、積木等 |
偶然的行為 | 東游西逛,行為缺乏目標,注視碰巧引起興趣的事情,玩弄身體,在椅子上爬上爬下 |
游戲的旁觀者 | 觀看同伴的游戲,偶爾同他們交談,有時向他們提出問題,但行為上并不介入他人的游戲 |
單獨游戲 | 使用與旁邊伙伴不同的游戲材料,專注地玩自己的游戲,不注意伙伴做什么 |
平行游戲 | 兒童玩著和附近伙伴相同或相近的玩具,但并不和其他兒童共同活動,仍是單獨做游戲 |
聯(lián)合游戲 | 和其他兒童在一起玩,談論共同的活動,但相互之間沒有明確分工與合作,也沒有圍繞目標進行組織,每個兒童都是根據自己的愿望來游戲的 |
合作游戲 | 兒童在游戲中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有共同的目的,采取分工合作的有組織的方式進行游戲 |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幼兒園課程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