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習題

http://ningxia.hteacher.net 2022-11-17 13:48 寧夏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單選題

1.一個年輕人既想參軍,又想上大學,針對這種心理沖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題干中存在兩個目標,具備相似的吸引力,但只能選擇其一

B.這個年輕人的動機沖突屬于趨避沖突

C.當兩種目標的吸引力越相近,動機沖突越突出,越難以做出選擇

D.但兩種目標的吸引有差距,這是沖突解決相對簡單

1.【答案】B。解析: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目標同時吸引著人們,而必須選擇其中一種目標時,通常出現雙趨沖突。題干中給出的是年輕人既想參軍又想上大學,這是兩個目標對自己都具有吸引力,但只能擇其一。這種沖突就屬于雙趨沖突。在實際生活中,兩種目標的吸引力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這種情況下,解決沖突是比較容易的。當兩種目標的吸引力比較接近時,解決沖突就比較困難了。由此可見ACD正確,錯誤選項為B。

2.針對意志行動的執(zhí)行階段,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此階段是意志行動達到目標的關鍵階段

B.此階段需要堅持預定的目標和計劃好的行為程序

C.此階段需要制止那些不利于達到目標的行動

D.此階段包括制定計劃并選擇行動方案

2.【答案】D。解析: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包括準備階段和執(zhí)行階段。準備階段是意志行動的初始階段,包括權衡行動動機、確定行動目標、選擇行動方法以及制訂行動計劃。執(zhí)行階段在一系列內部決策完成之后,意志行動就要進入關鍵階段。這個階段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意志的強弱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堅持預定的目標和計劃好的行為程序;二為制止那些不利于達到目標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有可能需要重新審視目標、修改行動方案,堅持正確的,拋棄錯誤的,最終在新的準備和執(zhí)行中完成意志行動達到預定目標。

3.教學的評價反思過程發(fā)生在教學的( )階段。

A.教學前 B.教學中 C.教學后 D.貫穿其中

3.【答案】D。解析:評價和反思過程雖是一個獨立的成分,但它始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包括在教學之前對教學設計效果的預測和評判、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監(jiān)控和分析以及在教學之后的檢驗、反思。

4.學生因獲得滿意的學習結果而更愿意學習,因獲得不滿意的學習結果可能會厭惡學習,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

A.準備律 B.聯(lián)系律 C.效果律 D.強化律

4.【答案】C。解析:桑代克通過“貓開籠門取食的實驗”提出了其學習的三大定律:準備率、練習律和效果律。準備率是指學習者做好學習之前的相應的學習活動相關的預備性反應;練習律是指學習者在形成某種聯(lián)結或在實踐中重復這種反應會增強聯(lián)結;效果律是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各種正或負的反饋意見會加強或減弱聯(lián)結。其中題干“滿意的學習結果”與“不滿意的結果”是正與負的反饋的表現,故選C項。

5.付老師十分重視組織和指導學生的復習,他運用的教學原理是( )。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D.啟發(fā)性原則

5.【答案】B。解析:鞏固性教學原則的基本涵義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準確無誤地呈現出來,以利于知識、技能的運用。直觀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地掌握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啟發(fā)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題干中重視組織和復習,體現了鞏固性原則,故選B。

二、多選題

6.下列選項不屬于個性心理傾向的是( )。

A.需要 B.動機 C.情緒 D.個性

6.【答案】CD。解析:個性傾向性是推動人進行活動的動力系統(tǒng),是個性結構中最活躍的因素。決定著人對周圍世界認識和態(tài)度的選擇和趨向,決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愛好、態(tài)度、理想、信仰和價值觀,題干問的是不屬于個性心理傾向,故選CD項。

7.下列屬于自我防御機制的是( )。

A.宣泄 B.過度補償

C.酸葡萄心理 D.對痛苦經驗的選擇性遺忘

7.【答案】ABCD。解析:A宣泄是指在某種情境下無法表現的欲望或者外界表現,通過另外的通道表達出來的現象。B過度代償,又稱過度補償,是指一個真正的或幻想的軀體或心理缺陷可通過代償而 得到超乎尋常的糾正。C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D壓抑,壓抑之后的觀念和情感多被儲藏于無意識當中,一般很難進行隨意的回憶,但其卻會在一定情景下以其它偽裝的形式釋放出來。如對痛苦時間或創(chuàng)傷性體驗的選擇性遺忘就是壓抑的一種。

8.氣質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它表現為心理活動活動的( )。

A.強度 B.速度 C.靈活度 D.指向性

8.【答案】ABCD。解析:氣質是心理活動表現在強度、速度、穩(wěn)定性、靈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的表現,它依賴于人的生理素質或身體特點。通常稱之為秉性、脾氣、性情,心理學叫氣質。

三、判斷題

9.教師綜合評價學生能力是指教師對學生學習前和學習過程的診斷評價能力。( )

9.【答案】×。解析: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教學評價的一部分,按照實施的功能不同,可分為學習前的診斷性評價、學習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和大階段學習結束后的總結性評價。題干對綜合評價表述片面。

10.參加進修或接受其他形式的培訓是教師應依法履行的義務。( )

10.【答案】×。解析:《教師法》規(guī)定方式的培訓是教師應依法享有的權利。

11.復式教學和小班教學是各國基礎教育階段普遍實行的基本教學組織模式。( )

11.【答案】×。解析:各國基礎教育階段普遍實行的基本教學組織模式是班級授課制。復試教學是班級授課的特殊形式,適用于教育條件和經濟條件落后的地區(qū)。

12.課程內容應結合學科內在邏輯順序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來組織。( )

12.【答案】√。解析:課程內容要考慮到課程本本身的知識順序,也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

四、辨析題

13.衡量教學方法是否先進、科學,關鍵看學生成績是否快速提高。

13.【參考答案】此觀點錯誤。

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獲得身心發(fā)展的方法,并非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課程性質和特點、學生年齡特征等因素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因此,教師衡量教學方法是否先進、科學的關鍵應該是否能夠達成三維目標,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不是看學生成績是否快速提高。

14.班集體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教育的主體。

14.【參考答案】此觀點正確。

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依靠學生集體,即將學生集體看作教育的對象,也將其視為教育的主體,充分發(fā)揮集體在教育中的作用,這是班主任工作的集體教育原則。要發(fā)揮學生集體的作用,首先就必須培養(yǎng)一個有共同奮斗目標、堅強的核心力量、正確的集體輿論、良好的風氣和嚴格的組織紀律,集體榮譽感責任感強、朝氣蓬勃、不斷自我更新的學生集體。其次,班主任把集體當作教育的主體,先向集體提出要求,然后通過集體再去要求、幫助和教育個人。

15.課程標準是對學校課程的總體規(guī)劃,它規(guī)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課程開始的順序及課時分配,并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15.【參考答案】

此說法錯誤。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規(guī)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和任務,知識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法的基本要求。 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其基本內容包括: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題干混淆了課程標準和課程計劃的含義。

五、材料分析題

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如果學生沒有真實的認識,缺少與外部環(huán)境的接觸,沒有在其中學習、探索和體驗的經歷,他們的身心發(fā)展會受到影響,容易變得孤獨、焦躁和易怒,易于形成不良習慣和出現不良行為,道德、審美、情感、智力的成長也會有所缺失。理查德沃夫說過,學生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樣,需要和自然的接觸。(摘自《世界博覽》 2016 年第 21 期,有改動。)

(1)分析環(huán)境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作用。

(2)如何正確認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教師在教學中應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6.【參考答案】(1)環(huán)境因素在個體身心發(fā)展中的作用有:

①環(huán)境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

②環(huán)境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外部的客觀條件,可以將遺傳提供的發(fā)展可能性變成現實。

③人在接受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時,也不是消極被動的,因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在改造環(huán)境的實踐中發(fā)展著自身。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充分接觸外部環(huán)境,在環(huán)境中體驗和探索,獲得身心發(fā)展。

(2)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指的是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因此我們要實施全面發(fā)展教育。全面發(fā)展教育指的是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構成。他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3)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①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樹立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②明確教育目的:培養(yǎng)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③教學工作過程中始終堅持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備課中做到認真鉆研教材,是教材內容的安排要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真了解、研究學生,以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要;根據教材特點、學生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上課中要注意做到:目的明確、內容正確、結構合理、方法得當、氣氛熱烈、語言藝術、板書有序、態(tài)度從容。

布置課外作業(yè)時要做到: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分量和難度上安排要合理,嚴格執(zhí)行要求、經常檢查和批改。

必要的時候還要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

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評價中要注意:評價是發(fā)展新評價,評價內容要綜合化、評價手段多樣化,評價主體多元化等,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教師招聘準考證打印

教師招聘準考證打印時間

教師招聘準考證打印入口

責任編輯:寧夏分校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寧夏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教師招聘筆試:生物學科知識簡答(20)教師招聘筆試:生物學科知識簡答(21)教師招聘筆試:生物學科知識簡答(22)教師招聘筆試:生物學科知識簡答(23)教師招聘筆試:生物學科知識簡答(24)教師招聘筆試:生物學科知識簡答(25)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備考資料預約

  • 省份
  • 市區(qū)
  • 考試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