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筆試教學設計概述之教案的基本內容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2-07 14:5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一節(jié)音樂課中師生通過各種音樂活動要努力完成的教學任務,而“教學難點”是在要完成的教學目標之上,對教學內容和目標的提升和發(fā)展,或者是在完成這種“重點”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難以“逾越”的教學“障礙”。

中小學音樂教學在區(qū)分教學重難點時需要關注以下要領:

(1)重點是教學內容本身包含的,難點是教學中生成的。在音樂教學中,教學重點與難點的預設,可通過如下表格加以區(qū)分與把握:

教學重點預設

①切合主要教學內容,能夠較準確地找到教學內容需要解決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識與能力點。

②體現(xiàn)基本性、核心性。

 

教學難點預設

①符合學生學習實際(能較客觀地反映知識能力要求和學生實際之間的差距)

②符合具體教材內容。(反映教材學習中客觀存在的知識能力難點)

核心知識把握

(對應重點)

正確把握對表現(xiàn)音樂情感、描繪音樂形象起重要作用的音樂要素及音樂文化、風格流派、曲式、題材等相關知識。

核心能力聚焦

(對應難點)

對教材難點預設準確,符合學生實際學習基礎;有明確的培養(yǎng)某一方面能力的目的、要求。

(2)音樂學科教學要求掌握的知識要點并不一定都存在教學難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學重點往往包含了難點。也就是說,它們既有分別,又存在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

例如:唱歌課《黃河船夫曲》

教學重點:能完整的演唱歌曲《黃河船夫曲》。

教學難點:演唱出能體現(xiàn)勞動號子風格的倚音、滑音。

5.音樂課常用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音樂課常見的教學方法有:

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欣賞法;演示法;參觀法。

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練習法;律動教學法;創(chuàng)作教學法;游戲法。

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教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

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討論法;探究法;發(fā)現(xiàn)法。

教學方法有數(shù)百種,音樂教學方法也豐富多樣,其中,有些是各學科通用的教學方法,也有些是音樂學科特有的教學方法。下面按照傳統(tǒng)音樂教學法和新課程音樂教學法對分別進行介紹。

1.傳統(tǒng)音樂教學法

傳統(tǒng)音樂教學法很多,下面僅列舉四種常見教學法:

①講授法

講授法可以分為講解、講述、講演、講評等各種形式。一般來說,講解被用來開展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講述被用來進行音樂歷史知識、音樂家及其作品的介紹的教學;講演被用來進行音樂知識、音樂欣賞講座;講評被用來對某事件進行分析、評價。

②提問法

提問法也稱問答法,屬于啟發(fā)式教學的一種方法。即教師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啟發(fā)學生通過聯(lián)想、想象,自己去尋求問題的答案,使學生的知識更牢固,對音樂的印象更深刻。

③演示法

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演示,是學生學習音樂技能技巧、獲得音樂知識的重要途徑。演示的方式通常有實物或圖片展示,現(xiàn)場范唱(奏),播放錄音、錄像等。采用演示法進行課堂音樂教學,能使呈現(xiàn)出來的學習內容真實可感,迅速使學生對對象形成直觀印象。

④范例法

范例法是將典型的音樂作為范例呈現(xiàn),范例展示的是“個別”的特性。范例教學法通常需要先確定一個專題,然后圍繞專題選擇范例,教學過程就是對范例的分析、研究,找出規(guī)律,總結特點。

2.新課程音樂教學法

①趣味——愉快教學法

該教學法是一種快樂的學習方式,讓兒童在“玩中學,樂中學”。

基本結構:引趣—活動(游戲)—愉悅體驗—積累知識經驗

②生成——情景教學法

這是根據自然發(fā)生的或課堂上的情境,即不是按照既定的教學方案,也不是根據教材內容,而是根據自然環(huán)境或課堂發(fā)生的未預料到的突發(fā)事件,利用自然產生的有利時機進行的即興教學。

基本結構:自然環(huán)境——即興教學——擴展知識

③合作——和諧教學法

該教學法是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密切合作,在互相交流、溝通的基礎上,形成融洽和諧的氛圍,師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基本結構:引入課題——合作交流——獲得共識

④探究——發(fā)現(xiàn)教學法

該教學法是基于研討解決問題的一種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

基本結構:提出問題——自由探索——答疑——歸納

⑤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教學法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嘗試未曾經歷的音樂活動,即是一種創(chuàng)新。而創(chuàng)作則是學生對一個特定的事件(包括情境)用音樂表現(xiàn)并將它記錄下來。這種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教學方式即是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教學法。

基本結構:選定內容——引導探索——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活動——遷移

6.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即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比如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等。

7.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即教學的內容、方法和步驟。教學過程的安排沒有固定的格式,但有一定的規(guī)律,要求要安排得恰當合理,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邏輯規(guī)律。初中課型以唱歌和欣賞課兩類為主:

【唱歌課教學過程】

第一步:完整聆聽,初步感受。

聆聽音樂可以通過教師自彈自唱,也可以通過音頻、視頻等形式。在第一遍的聽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讓學生在聆聽中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緒、情感、風格、速度、力度、節(jié)奏、節(jié)拍、體裁等音樂的基本要素與形式要素。

第二步:解決難點,學唱歌曲。

這是新授過程中最核心的部分,在這一步中,針對學生在演唱過程中存在的重難點,教師要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進行攻破。

節(jié)奏教學:學生在實際演唱中,經常存在的困難有:四、五度大跳音程、小二度音程;新節(jié)奏型;對情緒的處理;休止、弱起;咬字、吐字等。教師可以采用柯達伊的節(jié)奏朗讀法解決節(jié)奏類、休止類、弱起類的問題;

旋律教學:運用達爾克羅茲的體態(tài)律動法解決情緒類、咬字吐字類的問題;可以運用構建橋梁的方法解決演唱中的大跳音程,如音程1—5的演唱:我們可以先讓學生運用柯爾文手勢演唱1—3,3—5,1—3—5,在此基礎上演唱1—5這個五度大跳音程。

【欣賞課教學過程】

欣賞課的教學過程,可以用四個字來描述“聽、析、唱、意”。

第一步:聽

教師可以通過演唱或演奏的方式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或樂曲的風格特征、情緒特點等。也可以通過欣賞視頻的形式引導學生聆聽,在聽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作品的特點,設計相關的問題。

第二步:析

在這一步,教師可以通過講解、學生小組探究、交流、提問等形式引導學生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時期、作曲家、曲式結構、情緒、作品體裁、創(chuàng)作手法、伴奏織體等進行分析。

第三步:唱

無論是歌曲還是樂曲中都有一些經典的唱段或主題,在學生聽賞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背唱主題,以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及對整部作品風格的把握。

第四步:意

在對曲子進行剖析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完整聆聽,注重聆聽的完整性,通過作品的風格特征、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手法等方面體會作品的意境美。

8.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即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板書要求具有科學性、整體性、條理性。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考試公告

教師資格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報考條件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

責任編輯:劉紹文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教師資格體育運動系統(tǒng)教師資格體育循環(huán)機能教師資格體育骨骼肌機能教師資格體育運動損傷教師資格地理新興工業(yè)區(qū)教師資格地理人口分布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