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2-08 08:43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請簡述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特點。
【參考答案】
1.由家世、門第逐漸發(fā)展到才學,選拔標準趨向公開、公平。
2.選官權(quán)從地方收歸中央。
3.選擇方式由舉薦評定授官到科舉考試,趨向嚴密、科學。
二、請簡要說明科舉制度的發(fā)展歷程。
【參考答案】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基本制度。
1.形成
隋文帝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煬帝始設(shè)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2.完善
唐朝科舉制度逐漸完善,常設(shè)的考試科目很多,其中以進士、明經(jīng)兩科最重要。唐太宗擴充國學規(guī)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武則天大量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shù),還首創(chuàng)了武舉和殿試。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以后成為定制。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nèi)容。
3.發(fā)展
宋代后期科舉不考詩賦,改考策論。
明清時期八股取士。
三、請簡要評價一下九品中正制。
【參考答案】
九品中正制實行之初,尚能依據(jù)人才優(yōu)劣確定品第,選出了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在世家大族的影響下,確定品第的中正官被豪門貴族把控,評定人物、選官用人逐漸只重視門第,形成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這樣的九品中正制最終成為了門閥士族壟斷官職的工具,阻礙了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
四、請簡述史料的類型有哪些?
【參考答案】
1.按中學歷史教學實踐的角度,歷史材料大致可以分為文獻史料、口述史料、文藝史料、實物史料、圖像史料等五種。文獻史料是歷史教學中最重要的資料??谑鍪妨贤从沉讼聦用癖姷恼鎸嵉臍v史。實物史料指的是那些可以明確反映和傳遞歷史信息的物體,如古錢幣、舊票證、老照片、碑刻、遺跡遺址等。圖像史料也稱為影像史料和可視史料,是指借助于攝影、攝像技術(shù)而呈現(xiàn)的歷史材料。文藝史料指用詩歌、小說、民謠、諺語、戲曲、漫畫、對聯(lián)、歌曲等文藝作品體裁反映歷史的史料。
2.按時間與價值,史料可劃分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fā)生當時所產(chǎn)生,更為客觀和真實,可以直接作為透視歷史問題的資料使用。第二手史料是指經(jīng)過后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
五、在歷史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應注意哪些問題?
【參考答案】
小組討論是新課改中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的一種。組織學生討論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因材施“論”:在課堂上讓學生討論的問題應該是學生感到似懂非懂的問題,課堂討論的問題一次不宜太多,討論的時間也不能太長且難易適中。
2.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分組時,可以給本班學生按成績、語言表達能力、性格、組織能力等方面排個隊,然后再進行優(yōu)化組合,并從中挑選一位性格較為開朗、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該組的組長,在實施討論時給本組分配角色,組織討論,做好討論記錄。
3.組織性:教師在課堂中應深入每一個活動小組,引導他們的討論,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給組內(nèi)每位成員落實相應的任務(wù)和要求。在討論前除了有明確的分工外,還必須落實相應的討論要求。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