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1-11 11:43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說教材
教材是課程的基礎和依托,正確理解教材有助于課程的順利展開。我說課的內容選自河北美術出版社初中美術九年級下冊第2課,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材選擇了從體現和感悟傳統(tǒng)紋樣的精神特征從而認識了解連續(xù)紋樣以及連續(xù)紋樣的骨式特征的方式,意在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單獨紋樣、連續(xù)紋樣等,找到不同的特征,勇敢地進行繪制創(chuàng)作,并體驗到創(chuàng)作表現活動的樂趣。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已有的思維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初中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們興趣廣泛,思維活躍、敏感,喜歡別出心裁、標新立異,所以在許多方面都表現出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從繪畫的角度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進入寫實后期,審美逐步形成。但并非盡善盡美,所以本課以繪制連續(xù)紋樣為主要內容,本課授課過程中我將指導學生用線條、色彩進行紋樣創(chuàng)作,這對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都是一種挑戰(zhàn),但同時也會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新課標的理念,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體驗和感悟傳統(tǒng)紋樣寓意吉祥的精神特征,認識和了解連續(xù)紋樣。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討論、對比了解連續(xù)紋樣的骨式特征并繪制連續(xù)紋樣。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能夠把紋樣應用到生活中,美化生活環(huán)境。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本課的現有知識,我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重點:感悟傳統(tǒng)紋樣的精神特征,了解連續(xù)紋樣的骨式特征并繪制連續(xù)紋樣。
難點:創(chuàng)作繪制出紋樣應用到生活中,裝飾生活。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踐行新課標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將采用提問法、活動法、示范教學法。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剪刀、勾線筆、顏料等。
七、說教學過程
皮亞杰曾說:“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fā)展。”所以針對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課堂伊始,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片段《原始社會的彩陶紋樣》,請同學說一說看過之后的感受?在同學們說出:這些原始彩陶身上的紋樣,是原始先民藝術的結晶,代表了原始先民們祈求豐收、祝福本氏族人員興旺的愿望。繼續(xù)追問在現實生活中同學們都在哪些地方見過紋樣?這些紋樣又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來的呢?從而引出課題《紋樣的魅力》。
通過這種多媒體結合互動提問的導入方式,營造了活潑的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環(huán)節(jié)二:描述分析
進入課堂后,我會出示作品《亞竇方罍》《花卉紋六角銀盤》,提出問題:作品有哪些紋飾組成?在學生認真觀察后發(fā)現:《亞竇方罍》作品中的紋飾有鳥紋、弦紋、夔龍紋、饕餮紋等;《花卉紋六角銀盤》有折枝花卉、蓮花等紋樣。教師繼續(xù)追問這兩個器皿身上的紋樣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呢?從而學生得出:《亞竇方罍》的紋樣高度概括,富有神秘色彩;《花卉紋六角銀盤》的紋樣繁復、細膩,富有生活氣息。
接著我會組織連一連的活動,讓同學們把花卉單獨紋樣、自然形適合紋樣、圓形適合紋樣,連向對應的選項,得出紋樣的兩種類型:單獨紋樣、適合紋樣。并讓同學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連,依據是什么?從而認識到:單獨紋樣是在紋樣四周與其他形態(tài)不產生結構關系,能夠獨立存在的紋樣;適合紋樣是指適合一定外形限制的紋樣。
在學生對紋樣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會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探究一下問題:二方連續(xù)紋樣是什么?它們排法有哪些?在學生代表回答出他們各自的看法后,師生共同總結知識。
通過這樣的引導,一方面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意愿,認識了圖案的內容、藝術手法以及排法。另一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思維之間發(fā)生碰撞,激發(fā)更多的探究性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環(huán)節(jié)三:示范講解
我將演示波紋式骨式排法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即先確定紋樣設計,我將以荷花的形象為設計雛形,然后用流暢的線條勾畫出來紋樣,其次按照波紋式骨式排法左右連續(xù)示范兩個相同紋飾組合在一起,最后把它裝飾在書的封面上,由此完成我的示范。
接下來便請學生認真觀察身邊可以用于設計的素材,用線描、色彩的方式去表現,在創(chuàng)作中注意設計形象的穿插、大小的錯落、簡繁對比、色彩呼應、及連接點處的再加工等變化。
這一過程體現了美術課程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并且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線條造型能力。在此期間我會巡視指導,積極發(fā)現學生中的優(yōu)秀作品,對部分學生進行技法指導。
環(huán)節(jié)四:實踐展評
學生創(chuàng)作完成后,我會請學生將作品展示出來,將作品剪下來,選擇合適的背景,粘貼組成集體作品,并請他們介紹自己作品中的設計含義及其繪制的方法,同時請其他學生從畫面組織是否合理、線條技法等角度欣賞交流,并和學生一起拍照留念。
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了新課標中教學評價對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能夠檢驗本節(jié)課的教學成果;激發(fā)學生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我總結反思,改進教學。
環(huán)節(jié)五:小結作業(yè)
課程最后,我會請學生主動匯報本堂課的收獲和體會,來對本課知識進行梳理并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認識到紋飾其實是圖案的一種,而圖案是一個多層含義的概念一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通常是指器皿上的花紋,而廣義則是對某種器物的造型、結構、色彩及其紋飾進行工藝處理而事先進行的設計方案,它是在工藝、材料、成本、美觀、實用功能等條件的制約下制成的圖樣、模型、裝飾紋樣等方案的通稱。
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幫學生梳理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還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展知識層面。作業(yè)是請學生課后運用學到的方法預習四方連續(xù)紋樣,為下節(jié)課講《四方連續(xù)紋樣》作鋪墊。
八、說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課程內容,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了,重難點突出: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高中美術《禮儀與教化》說課稿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