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1-04 10:20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學生自由回答。(弦樂器;傷心)
教師總結(jié):作品第二部分的主要樂器是小提琴,情緒是哀傷的,這一哀傷的音調(diào)由聶耳歌曲《鐵蹄下的歌女》衍化而來。歌曲的音樂主題在這里作了器樂化的處理,表現(xiàn)民眾痛苦的呻吟。
3聆聽第三部分
(1)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第三部分“覺醒”音頻,并提問:作品第三部分有幾個主要主題動機?
學生自由回答。(兩個)
教師總結(jié):作品第三部分出現(xiàn)了兩個重要的、具有主題意義的動機。第一個是《滿江紅》動機,這動機來源于相傳為宋朝抗金名將岳飛寫詞的《滿江紅》,這首歌“待重頭收拾舊山河”的決心和“壯懷激烈”的情緒,在交響詩中得到引申。第二個是《義勇軍進行曲》動機,這是由聶耳《義勇軍進行曲》的結(jié)尾稍加變化而成的。這個動機表現(xiàn)了人民革命斗爭的意志和前進的步伐,堅定而有力。
(2)教師提問:第三部分中有“嘁嚓、嘁嚓”的聲響,這個帶給你們怎樣的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jié):這個聲音是打擊樂器組利用砂紙的搓動發(fā)出的聲響,配合不同方位樂器發(fā)出的翻個音點,以及細密流動的十六分音符,形象地描繪革命的星火在神州大地點燃,逐漸發(fā)展為燎原之勢,表現(xiàn)人民的力量在不斷壯大。
4.聆聽第四部分
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第四部分“抗爭”音頻,并提問:作品第四部分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鏗鏘有力;堅定)
教師總結(jié):這個段落一開始,就由弦樂奏出一個表現(xiàn)“抗爭”的音樂主題,雖然未用很大的力度,但卻堅毅、果敢,這個部分使用了聶耳的《自衛(wèi)歌》,原歌的骨架清晰地被保存下來,弦樂用頓弓對每個音符做了強調(diào),更顯得慷鏘有力。音樂的音響力度隨著主題的不斷重復而逐層加大,越來越強烈。在主要主題反復出現(xiàn)的同時,《滿江紅》動機和《義勇軍進行曲》動機巧妙地穿插出現(xiàn),與之交織在一道,匯成一股銳不可當?shù)囊袅鳌?/p>
5.聆聽第五部分
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第五部分“勝利、歡慶”音頻,并提問:作品第五部分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喜悅)
教師總結(jié):作品第五部分使用了富于東南沿海音樂特點的十面鑼,在鐘琴、鋼琴、豎琴等的配合下,敲響了歡慶的節(jié)奏,表達了經(jīng)過浴血斗爭取得勝利的中國人民的喜悅。緊接著,樂隊激情地奏出明亮、優(yōu)美的《南海漁歌》主題。這一歌唱性很強的音樂主題,淋漓酣暢地抒發(fā)了在香港回歸祖國的莊嚴時刻,億萬炎黃子孫豪邁的心情,同時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經(jīng)歷了“百年滄桑”的祖國母親的深深祝福。就在這明朗歡樂的音樂中,我們還可以聽到《滿江紅》和《義勇軍進行曲》的動機音調(diào),仿佛是歷史老人在警示我們:不要忘記過去屈辱的歷史,中華民族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永存!
(四)拓展延伸
教師為學生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并介紹歌曲背景,與《百年滄?!纷鲗Ρ?。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在中國東北大地上燃起了民族自衛(wèi)抗爭的烽火。東北各地抗日義勇軍紛紛興起。不到1年的時間,東北抗日義勇軍已達30萬之眾。2月起,部分東北各抗日武裝力量改編為抗日聯(lián)軍,繼續(xù)在各地區(qū)進行抗日斗爭。在抗聯(lián)艱苦抗戰(zhàn)的時候,一首歌曲從上海的一座監(jiān)獄里傳出,這是作家田漢為當時的電影《風云兒女》寫的一首歌詞,由聶耳譜曲,它就是《義勇軍進行曲》。表達了同樣的愛國主義之情。
(五)小結(jié)作業(yè)
1.小結(jié):通過欣賞作品《百年滄桑》,從樂器、情緒、動機、主題等方面分析作品,感受了作品的“入侵—苦難—覺醒—抗爭—勝利、歡慶”五個音樂主題和情緒轉(zhuǎn)換,了解了交響詩的體裁,了解了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希望同學們不要忘記過去屈辱的歷史,中華民族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永存!
2.作業(yè):課下完整聆聽交響詩作品《百年滄?!?,下節(jié)課分享感受。
四、板書設(shè)計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小學音樂《勞動最光榮》答辯題目與解析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