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0-24 13:2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必考點1 教育學的產生和發(fā)展
(一)教育學的萌芽階段
1.古代中國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中國文化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鬃拥慕逃枷朐谒难哉撚涊d《論語》中有充分的反映。
教育作用 | 教育對象 | 教學原則 | 教師觀 | ||
社會 | 庶、富、教 | 有教無類 | 因材施教 | 孔子使用,朱熹提出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啟發(fā)誘導 |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的人 | ||||
學思結合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
個人 | 性相近、習相遠 |
(2)《學記》
我國的《學記》(收入《禮記》)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被稱為“教育學的雛形”。
教育的作用 | 教學原則 | 教師觀 | ||
社會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學”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 教學相長 | 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師道尊嚴 |
預 時 孫 摩 | “禁于未發(fā)謂之預。 當其可謂之時,時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 不陵節(jié)而施謂之孫。 相觀而善謂之摩。” | |||
長善救失 |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 |||
啟發(fā)誘導 |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 |||
個人 | 玉不琢,不成器; | 課內外結合 | “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 “藏息相輔”。 |
2.西方
(1)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他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創(chuàng)立了一種問答式的教學方法。也被稱為“產婆術”。“產婆術”分為三步:諷刺、定義和助產。
(2)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99)
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中。
(3)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亞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亞里士多德還提出了“教育階段理論”,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行分階段教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采取分班授課。
(二)獨立形態(tài)教育學的建立
1.夸美紐斯(1592—1670)
夸美紐斯是捷克偉大的民主主義教育家,西方教育理論的奠基者??涿兰~斯在總結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寫出了《大教學論》(1632年出版),此書被認為是獨立教育學形成的萌芽,被認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夸美紐斯第一次論述了班級授課制和學年制,提出了普及教育和統(tǒng)一學制的思想,建立了教學原則體系和龐大的課程體系??涿兰~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張“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應該進學校”。
2.洛克(1632—1704)
洛克是17世紀英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
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紳士教育思想”。
3.盧梭(1712—1778)
盧梭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他主張自然主義教育,認為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自然人而不是培養(yǎng)公民。
(三)科學教育學階段
1.康德《康德論教育》—教育學首次列入大學課程
2.裴斯泰洛齊(1746—1827)
1781年,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出版《林哈德與葛篤德》,把教育目的規(guī)定為全面、和諧地發(fā)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還提出要素教育理論作為中小學教學的理論基礎。
3.赫爾巴特(1776—1841)
(1)一本著作:《普通教育學》
該著作標志著規(guī)范教育學和科學教育學的建立,是現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
(2)兩大理論基礎:倫理學基礎和心理學基礎
(3)教學過程“三中心”:教師,書本(教材)、課堂
(4)教學過程“四階段論”:“明了、聯想、系統(tǒng)、方法”
赫爾巴特主張教育應從國家理念和國家思想出發(fā),培養(yǎng)良好的國家公民。
(6)赫爾巴特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提出了教學的教育性原則。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劉紹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