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國考考試中小學教綜筆試模擬題67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9-29 16:00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的難度既要使學生能夠接受,又要使學生經(jīng)過努力才能掌控,這體現(xiàn)了教學的( )。

A.因材施教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科學性原則 D.量力性原則

2.《學記》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體現(xiàn)的是教學的( )。

A.啟發(fā)性原則 B.循序漸進原則

C.學生主體原則 D.教師主導原則

3.綜合素質(zhì)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觀察,記錄分析,是推動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制度,為了加強評價的激勵功能,下列說法中不可取的是( )。

A.注重學生間的橫向?qū)Ρ?B.擴展評價的范圍

C.關注學生的突出表現(xiàn) D.細化課程模塊的評價

4.小學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實際鍛煉法 D.陶冶教育法

5.教師要始終意識到學生是有積極能動性、有思想、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學生是正在發(fā)展中的人;學生是需要關懷和溫暖的人。這要求在教育中要遵循( )。

A.教師要有積極的情感投入 B.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C.師生間平等的雙向溝通 D.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

6.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時,張老師將:“能夠正確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擬定為教學目標之一。該目標屬于( )。

A.知識性目標 B.過程性目標

C.技能性目標 D.情感性目標

7.在心智技能形成過程中,依據(jù)心智技能的實踐模式,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階段稱為( )。

A.原型啟發(fā)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內(nèi)化

8.學習者原有知識經(jīng)驗的概括水平是影響遷移發(fā)生的重要條件。那些概括水平越高、對事物本質(zhì)的把握越深刻的知識經(jīng)驗,可以遷移的范圍就( ),遷移的效果就( )。

A.越廣,越好 B.越廣,越差

C.越窄,越好 D.越窄,越差

9.在實際教學中,知識直觀的方式主要有( )。

A.實物直觀 B.空間直觀

C.感知直觀 D.表象直觀

10.小紅很想利用周末去學彈電子琴,但又怕耽誤學習而影響成績,這種沖突是( )。

A.趨避沖突 B.雙趨沖突

C.雙避沖突 D.雙重趨避沖突

【參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量力性原則。量力性原則又稱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的內(nèi)容、方法、分量和進度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他們能夠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經(jīng)過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故本題選D。

2.【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啟發(fā)性教學原則。啟發(fā)性教學原則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jù)學習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意思是引導學生而不要牽著學生走,要鼓勵學生而不要壓抑他們,要指導學生學習門徑,而不是代替學生作出結論,因此體現(xiàn)了啟發(fā)性原則。故本題選A。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綜合素質(zhì)評價。學生間的橫向?qū)Ρ?,排名次就是典型的橫向評價。這一評價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使部分學生失去信心。因此現(xiàn)代綜合素質(zhì)評價主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主要實行縱向式評價,是以學生自己為參照,將學生的現(xiàn)在和過去的進行對比。故本題選A。

4.【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方法。小學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說服教育、榜樣示范、實際鍛煉、表揚和批評、獎勵和懲罰等。其中以說服教育為基本方法。故本題選A。

5.【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雙邊性規(guī)律/互動性規(guī)律)。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主體地位。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意味著學生雖然許多方面并不成熟,需要教師的指導,但他仍是認識和自身發(fā)展的主體,具有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認識到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并給與他們關懷,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故本題選B。

6.【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三維目標的理解。新課程倡導三維課程目標:即知識與技能(知識性)目標、過程與方法(技能性)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情感性)目標。其中,過程與方法(技能性)目標強調(diào)能力的提升,即通過知識傳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題干表述,該數(shù)學老師的目標是要學生能夠運用計算方法,屬于技能性目標。故本題選C。

7.【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心智技能的形成階段。我國心理學家馮忠良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階段說,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nèi)化。在原型操作階段借助于實物模型、圖片、示意圖或動作等,依據(jù)智力活動的實踐模式,把學生在頭腦中已建立起來的活動程序計劃,以外顯的操作方式付諸實施,幫助理解心智技能學習的內(nèi)容,以獲得完備的動覺映象,有利于形成新的智力活動。題干中“把主體在頭腦中建立的以外顯的操作方式實施”體現(xiàn)了C選項。其他選項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

8.【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有學習材料之間的共同因素或相似性、原有知識經(jīng)驗的概括程度、學習的定勢和態(tài)度等方面。其中,一般而言,學習者原有知識經(jīng)驗的概括水平越高,遷移的可能性越大,遷移的范圍就越廣,效果越好。故本題選A。

9.【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知識直觀的類型。知識直觀的方式有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言語直觀三種。沒有感知直觀、空間直觀或表象直觀。故本題選A。

10.【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意志行動的動機沖突。動機沖突分為雙趨沖突、雙避沖突、趨避沖突、多重趨避沖突四類。趨避沖突又稱為接近—回避型沖突,指一個人對同一目標同時產(chǎn)生兩種對立的動機,一方面好而趨之,另一方面惡而避之的矛盾的內(nèi)心沖突。題干中對去學電子琴既想去又不想去,符合趨避沖突。故本題選A。

關注公眾號

責任編輯:王道垣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兒童反復敲打桌子,在房間里跑來跑去,在椅子上搖來搖我國最早使用“教育”一詞的適宜于冬季進行的科學教育活動從倫理學的角度看,幼兒教師要公正的對待幼兒首先下列關于個性的說法3、4歲幼兒看見小汽車或小凳子,就開著“車”當司機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