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9-23 09:15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試題示例】
1.作文課上,李老師說:“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數不清。同學們要從生活中捕捉各種作文素材”李老師在說著,忽然一位同學說:“不對,作文材料不像浪花,是各種各樣的小雨,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是捕捉更多又有價值的‘小魚’”。聽到這么一句話,李老師很生氣,想要斥責他上課亂說話,后來李老師使自己冷靜下來,平靜地說:“這樣的想法和比喻很好,還有沒有其他同學的想法”,后來在李老師的引導下,每個學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我自己原來開始的比喻要好很多。
問題:
(1)請對李老師的做法進行評價。
(2)談談教學過程種預設和生成的關系
1.【參考答案】
(1)李老師面對學生的突然“發(fā)難”。能夠正確、靈活、民主的處理。體現了李老師本身的教學機智。在課堂中存在很多預想之外的情況,這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嚴峻的挑戰(zhàn)。然而,應該認識到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在偶發(fā)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學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學的一面。只要掌握教學機智的運用策略,就能使偶發(fā)事件經過教師及時、巧妙、靈活的處理,對教學起到烘托、補充和增效的作用。材料中,李老師剛開始很生氣,但冷靜下來后,正確對待學生的這一反駁,表揚并激發(fā)了更多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使比喻增加了多樣性和趣味性。促進了課程資源的生成,激發(fā)了課堂氣氛。
(2)“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因動態(tài)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而相對與“預設”,似乎成了一對矛盾體。于是,就有人認為應該忽略預設。其實,課堂教學追求動態(tài)生成,并不意味著不重視預設。預設和生成是需要同時努力關注的一對矛盾統一體。教師應該認識到:
①課堂上的生成是必然的,不單單是備課預設不足造成的。
②課堂生成也是教學資源,應該在課堂預設時估計到,并巧妙的運用它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
③要對課堂“生成”本身有恰當的評價,以此來推進教師和學生的雙贏。
2.張江從師范大學別業(yè)后,應聘到實驗小學任教,剛參加工作,躊躇滿志,決心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給學生,他非常認真準備上課的資料,上網查了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但沒想到第一節(jié)課就出現了問題,自己準備的內容只講了半小時就講完了;剩下的時間老師和學生都無所事事,特別是講課中和學生交流也遇到障礙,自己的講課方式學生適應不了,單一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毫無疑問,這是張江備課出了問題。
問題:
(1)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如何有效備課?
(2)新教師在備課中,應特別注意哪些問題?
2.【參考答案】
(1)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想高效率備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①研究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新課程改革下的學生觀與教師觀、教材觀、教學觀等都發(fā)生了變化,教師只有深入理解并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對教材有更深入地研究。
②了解研究學生。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才能對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才能設計出更符合學生、更高效的教學方法,保證一節(jié)課順利進行。
③在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注意備課形式,注重課后反思。教師應多采用集體備課形式,集體備課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最便捷、最現實的一種方式,同時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最后注意經常在課后勤于反思,不斷提升備課效率。
(2)新教師在備課時特別要注意備課的全面性,要做到“三備”和“三計劃”。
①“三備”包括: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其中鉆研教材要做到:研讀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教科書,以及閱讀參考資料。了解學生包括了解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基礎、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
②“三計劃”包括:學期(學年)計劃、課題(單元)計劃和課時計劃。
學期(學年)計劃:這種計劃應該在學期或學年開始前制定出來;
課題(單元)計劃:定好學年或學期教學進度計劃后,在上課前,教師還要圍繞某一單元制定課題計劃;
課時計劃:課時計劃也稱教案,是對每一堂課具體深入的教學準備。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