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1-10 09:09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三)人格結構包括氣質、性格、認知風格和自我調控系統(tǒng):
氣質包含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認知風格有場獨立型、場依存性、沉思型和沖動型等,氣質和認知風格無好壞之分。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人格特點,教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
九、氣質類型:
對于不同氣質類型的學生,教師應該因材施教,不應刻意改變學生氣質,而是幫助各種氣質類型的學生,發(fā)展積極品質而克服消極品質。
膽汁質:不可遏制型,熱情精力旺盛,好沖動,暴躁易怒,脾氣急。對膽汁質的學生進行具有說服力的嚴厲的批評,可以促使他們遵守紀律,約束自己的行為,但不能激怒他們,在日常工作學習中要去鍛煉他們的自制力,趁著冷靜地對待事物;
多血質:活潑型,活潑好動,熱愛社交,具有明顯的外向傾向,但是粗枝大葉。對于多血質的學生可交給他們更多的任務,讓他們有機會參加更多的活動,在活動中磨礪他們的意志的堅韌性、情緒的穩(wěn)定性。
粘液質:安靜型,安靜穩(wěn)重踏實,自制力強,但反應性低,表現(xiàn)出內傾性,可塑性差,死板。對于粘液質的學生需要更耐心地進行教育,指出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時應給予更多的思考時間,才能使他們逐漸認識自己的問題所在。
抑郁質:抑郁型,行為孤僻,不善交往,多愁善感,適應能力差,性格有明顯的內傾性。對于抑郁質的學生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照顧,不宜在公開場合批評他們,要在能接受的范圍內,鼓勵他們參加公開活動的勇氣。
十、德育有關原理:
(一)德育四大規(guī)律
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培養(yǎng)提高過程;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的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二)德育的八大原則:
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的原則,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知行統(tǒng)一,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
(三)德育的途徑:
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共青團組織的活動;校會、班會、周會、晨會、時事政策的學習;班主任工作。
(四)德育六大方法:
說服教育法、榜樣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導實踐法、品德評價法、品德修養(yǎng)指導法
十一、課堂行為及應對:
(一)課堂行為產生的原因:
①學生的因素(適應不良,厭煩,挫折與緊張,尋求注意與地位,過度活動,性別差異);②教師的因素(要求不當,濫用懲罰手段,教師缺乏自我批評精神);③環(huán)境因素(家庭因素,大眾媒體,課堂內部環(huán)境)。
(二)課堂問題行為的處置和矯正:
①制訂適宜的教學計劃;②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的認知結構;③給予精確而嚴格的指導;④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⑤協(xié)調同伴關系;⑥與家長合作;⑦行為矯正與心理輔導。
文章來源于中國教師資格網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郭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