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縣實驗中學位于新昌縣城關,新昌“世紀聯(lián)華超市”附近。是一所年輕的現(xiàn)代化初級中學,創(chuàng)辦于1987年。前身為城東中學。學校抱定“為學生一生奠基,對民族未來負責”的辦學宗旨,以“教學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量求生存,管理求效益”為辦學思想,走“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特色亮校,創(chuàng)新強校”之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形成了較為顯著的“寄宿制主體自主教育”辦學特色,取得了一流的辦學成果:中考升學率和學生競賽年年名列全縣前茅,(07年中考尤其創(chuàng)造了大的輝煌,成績接近縣“城關中學”)在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下,順利進行校園改造,學校成為縣城一道亮麗的風景,學校連年榮獲縣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紹興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紹興市法制教育先進集體、紹興市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紹興市治安安全單位、全國級讀書教育活動先進集體等眾多榮譽稱號,2001年10月被浙江省教育廳命名為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2年6月又被命名為浙江省示范初中。2002年被命名為“紹興市衛(wèi)生先進單位”,2003年又被命名為“紹興市綠色學校”。目前正在努力評上“浙江省文明單位”。 實驗中學擁有省優(yōu)秀教師1人,紹興市名師、縣十佳名師1人,縣三“十佳”教師2人,市級教壇新秀4人,縣級教壇新秀16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縣級學科帶頭人16人;獲市級優(yōu)質課13人,獲縣級優(yōu)質課33人。學校教育教學儀器按省定I類標準配備。近幾年學校在教學儀器、電教設備、音體美勞等設備上已投入300多萬元,擁有包括二個計算機電化教室、37個多媒體教室、計算機校園網、雙向控制教學系統(tǒng)、校園大屏幕閉路電視系統(tǒng)在內的一流現(xiàn)代教育技術設施。 實驗中學在追求“管理高品位,設施高標準,教師高水平,學生高素質”的同時,力求辦學有特色。自1999年起,實驗中學即針對獨生子女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弊端,深入地展開教育科學研究,探索出了“獨生子女寄宿制主體自主教育”模式,該模式的研究被規(guī)劃為紹興市教育科學重點課題, 2000年相關研究成果榮獲紹興市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經過這些年的精心實踐,“獨生子女寄宿制主體自主教育”模式日臻完善,形成了以下顯著特色:寄宿制特色 專家研究表明,孩子較早脫離父母羽翼保護、過寄宿制獨立生活,有利于自主自立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成才。實驗中學寄宿制實行食、宿、教一體化服務和準軍事化管理,對學生進行24小時全時空、全方位的照顧,營造一種小社會、大家庭的親情氛圍,既嚴格生活制度,又能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天都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無微不至的家庭式的關照,為學生提供一個心無掛慮、衣食無憂的優(yōu)質學習場所和溫馨如家、呵護備至的生活天地。 高效能夜自修特色 每晚高標準、高質量開設夜自修,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組織專職教師精心輔導,解析疑難,分類指導,使學生鞏固、深化白天所學內容,既“培優(yōu)”又“輔差”,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提高,鼓勵學生深入鉆研、積極探索,大力提高學習質量。 自主教育特色 創(chuàng)造自主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覺進行自我規(guī)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評價;指導學生學會生活,保持生活平衡,合理安排作息,講究科學睡眠,注重體育鍛煉,養(yǎng)成科學的消費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自主自立能力。 實踐證明,該素質教育模式創(chuàng)設了自主優(yōu)越的育人環(huán)境,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擺脫了家庭教育單一的人際關系,增加了同伴交往的機會,避免了社會不良因素的滋擾,有利于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品德、性格,提高了學習成績,發(fā)展了個性特長,全面素質得以大幅提高。
紹興縣實驗中學創(chuàng)辦于1951年,前身為柯橋中學初中部。1996年單獨建制,定名為柯橋鎮(zhèn)中學。2001年9月更名為紹興縣實驗中學。2007年8月,與紹興縣柯橋初中合并組建實驗中學教育集團。2009年7月,恢復獨立辦學。2010年9月,位于育才路與裕民路交叉口的新校區(qū)成立。 學校老校區(qū)占地5.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98萬平方米,有47個教學班,學生近2400人,專任教師160人。新校區(qū)占地2.4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0萬平方米,有12個教學班,學生360余人,專任教師35人。學校為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中學生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浙江省示范初中、省公眾形象優(yōu)秀學校、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省先進學校、省課改先進學校。 近年來,學校自覺堅持科學的教育發(fā)展觀,以學生為本,遵循“教師率先發(fā)展,學生優(yōu)質發(fā)展,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思路與“輕負擔、高質量”的戰(zhàn)略目標,以“實現(xiàn)全省一流、力爭全國知名、實踐接軌國際”為辦學目標,遵循科學工作、系統(tǒng)總結、理論提升、大力推介的工作方針,自覺規(guī)范辦學行為,努力提高教師素質,科學提升教育質量,全面拓展學生素質。堅持走“輕負優(yōu)質”的科學發(fā)展之路,以規(guī)范促減負,向科學要質量,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成為全省初中“輕負擔、高質量”辦學的先進典型。 幾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高位穩(wěn)步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首肯,學生學得活、學得廣、潛力大,深受高一級學校歡迎。各類比賽、競賽更是表現(xiàn)出色。各類社團活動如火如荼,管弦樂隊、合唱團、舞蹈隊、藝術體操隊、柯亭文學社、山陰書畫社、剪紙社等社團已在本地頗有影響。 學校辦學理念和教改實踐經驗多次在《人民教育》、《中國教師報》、《浙江日報》、《教育信息報》等媒體報道,省內外知名度日益提高。08年9月22日《浙江日報》以《學生“減負”后升學率反而上升》為題報道了我校“輕負優(yōu)質”的具體做法,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趙水榮校長撰寫的理論文章《只有輕負擔,才有高質量》在《人民教育》22期發(fā)表,長篇報道《做好教育的“減法”》在《人民教育》(2009.6)登載,《教育信息報》全文轉載。這幾篇重量級文章,系統(tǒng)總結了學校近幾年來在規(guī)范行為、提升教師、科學提質、全面拓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初步提升為一種理論。2007年以來,連續(xù)三年承擔全省性教學觀摩活動。近兩年,前來參觀考察的省內外教育考察團絡繹不絕,累計已達2000人次。 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副廳長張緒培、韓平曾專程來校視察,對學校的辦學理念與探索實踐均作了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