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長山中學在上級領導的深切關懷下,長山中學礪志改革,艱苦奮進,先后實現了幾次大的飛躍:1997年被評為“無錫市常規(guī)管理先進學校”; 1999年被評為“江陰市管理一類學校”并通過了“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驗收;2000年底,又成功地創(chuàng)建了“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范初中”。 2002年,被評為“江陰市A級特色學校”,無錫市德育先進學校,無錫市文明單位。2005年被評為“江陰市AAA級特色學校”,2006年被評為江陰市十佳特色學校、無錫市文明單位、無錫市綠色學校。前進中,我們探索了一條適合我校自身實際的素質教育教育之路,使長山中學成為一所特色鮮明,活力四射的農村中學 。
江陰市暨陽中學緊鄰文廟,是一所既具深厚文化底蘊又顯蓬勃青春朝氣的特色精品學校。這塊沃土曾經作為具有270多年歷史的“暨陽書院”原址而鐘靈毓秀,濃厚的文化積淀,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社會棟梁。自1993年獨立建校以來,學校一貫以其校風好、學風正、質量高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逐步鑄就了江陰初中教育的“暨陽”品牌:先后建成省首批示范初中、省德育先進學校、市AAA級特色學校、中央教科所科研教改“先進實驗學校”。學?,F有教學班31個,學生1400名。學校一貫秉承“對國家民族負責,讓社會家長滿意”的宗旨,以促進學生“學做人、會學習、有特色、善生活”為育人理念,勇于探索“輕負擔、高質量”的新路,在“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教育,一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之路上執(zhí)著前行。學校堅持科學發(fā)展觀,確立科學育人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每一位學子的未來發(fā)展奠基,讓每一位暨陽學子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畢業(yè)生。如2007年《江陰日報》在“熱點新聞”欄目中整版重點報道的張曉夢同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成為2006年清華大學收到世界頂級名牌大學錄取通知書最多的學生之一,并最終選擇美國斯坦福大學讀研,被北京高校學子稱為“國內生物醫(yī)學工程申請第一人”。在近年的教育實踐中,學校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校本課程,在語文作文教學中以“回歸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心靈”為主題,走出了一條回歸生活、自然清新、充滿智 慧和靈性的新路。2005年秋,學校在全市率先全面實施“小班化教育”,以其班額小和新穎的教育組織形式,更好地促進學校個性形成和素質全面發(fā)展。2006年暨陽繼續(xù)領先一步,將教育探索的視角延伸,積極與國際接軌,開始實施“雙語教育實驗”試點。學校積極實施“名師工程”,依靠品牌和地理優(yōu)勢吸引優(yōu)師,依靠競爭和激勵機制留住優(yōu)師,依靠加強師資專業(yè)化建設打造優(yōu)師。學校在職教職工120余人中,擁有文學博士1人,在讀教育碩士12人,有22位教師研究生課程結業(yè),教師本科率達97%;有各類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新秀45人,在省市課堂教學比賽中先后有10多人獲一等獎;涌現了省先進教育工作者2人,在無錫市紅專青年教師、德育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班主任18人。“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目前,學校領導及全體教職員工正同心同德,大力弘揚“團結、愛校、拼搏、奉獻”的暨陽精神,意氣風發(fā),與時俱進,傾心打造初中教育的“暨陽”品牌,傳承傳統文化,引領特色教育,不斷譜寫新世紀的華章,為江陰的義務教育事業(yè)作出更大的貢獻。
無錫市雪浪中學,地處無錫太湖新城,隸屬山水城管委會,緊鄰江南大學蠡湖校區(qū),是濱湖區(qū)教育局主管的十二所初中之一,顧文權同志任學校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009年9月,學校搬入第二次易地新建的新學校。新校占地面積63畝,建筑面積4萬2干多平方米,可容納60個班級。新校環(huán)境幽雅,設施一流,文化氣息濃郁,有獨立的圖書館、體育館、食堂、宿舍樓。學?,F有23個教學班,800多名學生,93名在編教職工。 雪浪中學前身是雪浪山麓創(chuàng)辦于1939年的私立敦睦商業(yè)初級中學,上世紀50年代中期轉為公辦更名為雪浪中學。雪浪中學是無錫市率先通過九年制義務教育達標驗收的學校之一,1996年又首批通過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的省級驗收。在此基礎上,學校又加倍努力于2006年創(chuàng)建成了江蘇省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2009年10月,又掛牌成為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 ∑呤嗄晷交鹣鄠?,七十多年發(fā)展積淀,“敦品育人,睦風興校”的辦學理念深入人心,“做負責任的現代敦睦人”的目標莊嚴明確,“精細化教學”和“趣味環(huán)保課堂”特色彰顯。“敦睦”的校訓,“敦樸溫良”的校風,“敦品篤愛”的教風,“敦勉精誠”的學風,已成為全體師生寶貴的精神財富。“江蘇省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江蘇省教科院實驗學校”,雪中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致力校本提升,促進內涵發(fā)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德藝雙馨的教師,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品學兼優(yōu)的學子。在由一所農村初中向城市學校轉型發(fā)展的新時代中,雪浪中學將立足小班化教育的平臺再譜敦睦教育的新篇章。
無錫市水秀中學創(chuàng)建于1989年,屬水秀新村、稻香新村與之配套的公辦初級中學,是濱湖區(qū)教育局直屬學校之一。學校位于湖濱路與太湖大道交匯處,交通便捷?! W校占地29畝,設有21個教學班,學生700余人。學校有教職工79人,其中35周歲以下青年教師22人,占27.8%,教師碩士學歷2人,本科學歷65人,專任教師學歷本科達標率89.3% 。學?,F有高級教師23人,占30.67%,一級教師27人,占36%,其中區(qū)教學能手1名,市教學新秀3名,市教學能手1名,市班主任能手1名,濱湖區(qū)“五四”教育獎章獲得者1名?! W校以 “陶行知教育思想”為引領,在建校20年來,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為育人目標,抓住機遇、積極發(fā)展。學校每年有一大批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學生考入四星級以上高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學校聲譽良好。 學校堅持“讓學生進步、家長放心、社區(qū)滿意”的辦學宗旨,堅持讓學生接受公平教育的服務理念和不歧視借讀生、不放棄差生的師德要求,促進各類學生接受平等的教育?! W校堅持走科研興教的道路,實施以科研促教改的策略,把探索、研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作為教科研的原則,省教育學會《創(chuàng)新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研究與實踐》課題、中陶會的《借鑒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課題已經結題?! o錫市水秀中學是無錫市首批 “江蘇省現代化示范初中”,先后獲得“無錫市課改示范點學校”、 “無錫市常規(guī)管理優(yōu)良學校”、“無錫市德育先進學校”、無錫市教育學會“素質教育實驗基地”、省、市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教育思想實踐基地”、無錫市“先進教工之家”、“五四紅旗團委”、市“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無錫市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江蘇省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紅領巾手拉手助殘先進集體”、“江蘇省綠色學校”、無錫市“綠色網吧”學校、“全國作文教學先進單位”、“濱湖區(qū)廉潔文化建設示范點”、“濱湖區(qū)五星級單位”、“無錫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和中國陶研會“陶行知教育思想與中學教育實踐”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陙恚瑢W校認真貫徹落實《江蘇省中小學管理規(guī)范》和“五嚴”規(guī)定,致力于學校制度文化的完善和重建,扎扎實實有效推進“525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和研究,努力打造具有師生參與、風格多樣、內容豐富特色的“班級文化墻”, 精心組織“陽光體育活動”,全面開展家校聯合教育活動,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W校有團結進取、堅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有一支敬業(yè)愛生、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校將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樹立現代教育理念,引領學校教育實踐,為辦領導放心、人民滿意、社會稱贊的學校而不斷努力!
無錫市河埒中學由人民教育家胡通祥女士創(chuàng)辦于1944年,原名化新中學,位于河埒口蠡溪路31號。1999年,與桃園中學合并。2007年,遷入新校區(qū),位于梁清路999號。 多年來,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河埓中學已成為濱湖區(qū)對外展示的窗口學校之一。近年來,學校逐步從規(guī)范管理走向文化管理。在“上善”的辦學理念的引領下,河埓中學形成了“有容潤新”的教風,“勤勉敏行”的學風, “仁愛和融”的校風?! W校先后獲得“國家級綠色家園示范點”“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范初中”、“江蘇省優(yōu)質誠信辦學機構”、“江蘇省教育裝備先進單位”、 “ 江蘇省綠色學校”、“無錫市學校管理規(guī)范先進單位”、“無錫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無錫市德育先進學校”、“無錫市體育教育工作先進學校”、“濱湖區(qū)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 W校擁有先進的現代教育設施,是“江蘇省教育裝備先進單位”。有理、化、生實驗室20個;數字化實驗室,信息化實驗室6個;數字化實驗室、比特實驗室、網球場等設施省內一流;圖書館達省一級標準,藏書近10萬冊,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W?,F有專任教師151人,其中高級教師47人,獲“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的骨干教師有18人,近年來獲得“區(qū)優(yōu)秀工作者”等以上榮譽稱號的先進教師有30人,區(qū)“學科中心組成員” 有8人,兼職教研員有2人,師資雄厚。歷年來,教師在省、市、區(qū)各級教育教學比賽中,屢獲大獎; 近兩年,河埒學子在全國語文讀寫大賽、全國英語口語大賽、全國中小學繪畫比賽、省級英語口語大賽、省市科技模型比賽、書法比賽中獲獎達170多人次。在省、市科技模型比賽中,多次獲省、市團體獎,多位同學獲省、市各級單項獎。2009年中考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8門中考科目,四門的平均分名列濱湖區(qū)第一名??偡至袨I湖區(qū)前列;2010年中考成績總均分566.3分、高分人數名列濱湖區(qū)第一;2011年中考,8門中考科目,5門的平均分名列濱湖區(qū)第一名,繼續(xù)保持良好勢頭。 與此同時,學校先后接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國、日本、新加坡、歐洲諸國等代表團來訪,進行多種交流活動。先后多批次選派教師和學生去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國進行修學訪問,與國外教育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師生視野開闊。 回眸過往,河埓師生汲取文化積淀的養(yǎng)分;駐足腳下,他們踐行著“上善”的至真之路……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