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雁峰區(qū)環(huán)城南路小學位于湘江西濱、雁峰北側,學校歷史悠久,前身為船山小學,1954年起更名為環(huán)城南路小學,現有教學班31個,學生1831人,教職工76人。校園面積7726 平方米,設有電腦室、圖書室、閱覽室、衛(wèi)生保健室、多媒體教室、舞蹈室。教室里安裝了電腦、投影儀和電子白板,計算機室有學生電腦94臺,儀器室有各類儀器4800余件,圖書室藏書40500冊, 學校文化底蘊深厚,辦學特色鮮明,始終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堅持走“環(huán)境育人、常規(guī)育人、活動育人”的德育道路,注重人文環(huán)境的熏陶,重視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強化行為規(guī)范管理和養(yǎng)成教育,努力建設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時代特色的校園文化。“彎腰行動”、“唱童謠、演童謠、用童謠”、“建設個性中隊”、“文明示范崗”、“衛(wèi)生監(jiān)督崗”、“奪流動紅旗”、“小手拉大手”等活動使德育工作變得生動活潑,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把道德認知轉化為實際行動,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校的德育品牌活動“光榮小講臺” 被中宣部定為全國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典型,被中央文明委和教育部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優(yōu)秀創(chuàng)新案例、全國德育創(chuàng)新案例,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湖南衛(wèi)視等20多家新聞媒體進行了重點報道。在2011年12月召開的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上,林潤英校長作為全國唯一的校長代表作了經驗介紹。校師資力量雄厚,匯集了一批名師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堅持“集體備課”,開展“師徒結對”、“互幫結對”,實施“名師工程”,開設“校長論壇”, 舉辦專題講座,鼓勵教師交流培訓和改進教學方法,促進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造就了一支業(yè)務精湛,素質精良的師資隊伍。全體教師積極參與基礎教育領域的科學研究,努力吸納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科研成果,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四步漸進”教學模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堅持“以人為本”,正視學生間的差異,實行分層教學,課后加強“培優(yōu)輔潛”工作,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最大的發(fā)展。2009年,在省小學數學首屆主題教研活動中獲團體一等獎;2010年,數學教研組被評為“湖南省優(yōu)秀數學教研組”。 近年來,學校堅持以校本課程開發(fā)為突破口,全面推進新課改,認真開展課題研究,課題《研究性學習》獲省一等獎、實踐課題《小學實踐操作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獲省三等獎,數學課題《小學數學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及應用》獲市一等獎并在部級立項、德育課題《網絡環(huán)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獲省一等獎,數學錄象課《認識厘米、用厘米量》、勞技錄象課《設計白T恤》獲全國一等獎;“文明實踐小崗位”活動被評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優(yōu)秀創(chuàng)新案例。教師論文也在省、市頻頻獲獎,近三年來,教師獲得國家級獎勵 31 人次,省級獎勵76人次,市級獎勵134人次。學生參加全國英語大賽、數奧比賽、市作文比賽,獲獎人數均遙遙領先。2012年下期,我校六年級和四年級分別參加市、區(qū)教育局的教學質量抽測,雙雙榮獲第一名。 學校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成立了鼓號隊、“紅領巾廣播站”、“小記者站”和書法、美術、武術、舞蹈、小主持人等多個興趣小組,開展了校運會、校園藝術節(jié)、祭掃烈士墓、“小手拉小手,走進福利院”、“關愛留守兒童、關愛孤寡老人”、“文明在我心中”演講比賽、“關愛生命,遠離毒品”和“文明衛(wèi)生,從我做起”簽名等活動。田徑隊、排球隊參加市、區(qū)級比賽多次獲獎,大課間活動獲“衡陽市中小學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視頻”評比一等獎,健身操《快樂的歌》和《古詩韻律操》深受學生喜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特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校園處處涌動著生機,洋溢著活力。 環(huán)城南路小學教風正、學風濃、教學質量優(yōu)異、學生發(fā)展全面,贏得了學生的熱愛、家長的信任、領導的稱贊、社會的肯定。學校先后獲得了“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自我保護教育基地”、全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示范基地、“全國雛鷹大隊”、“全國語言文字示范校”、“中國未成年人網脈工程實踐基地“、“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新課程改革實驗校”、“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校”、“、“省紅領巾示范校”、“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省安全文明校園”、“省經典誦讀特色學校”、“市示范性小學”、“市創(chuàng)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紅旗單位”、“市文明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市‘十一五’教科研先進單位”、“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等眾多榮譽稱號。2012年10月,學校作為衡陽市唯一的小學代表迎來了湖南省教育廳王柯敏廳長的視察,王廳長對學校的德育活動、教研教改、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作出了高度評價。 湘江水洗耳目明,雁峰鶯飛催我行。岳屏湖畔春光好,豈敢留戀誤前程?環(huán)城南路小學將在已有歷史積淀的基礎上,秉承現代先進的教育思想,繼續(xù)站在教研教改的潮頭上,高舉素質教育的大旗,探索適合兒童發(fā)展的教育,開創(chuàng)雁峰教育的新篇章!
清清瀏陽河,亭亭芙蓉花,山青水秀哺育了美麗的東郡小學。 長沙市芙蓉區(qū)東郡小學學校占地面積:22畝;建筑面積:7645.56平方米。于2003年由長沙市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出資建設,于2004年8月建好移交芙蓉區(qū)政府管轄,并命名為“長沙市芙蓉區(qū)東郡小學”。我校前身為樟木壩小學,創(chuàng)建于1911年,學校整體遷址過來時,有11個教學班,547名學生,在崗教師32人,目前新校規(guī)劃28個教學班,各功能室16間,目前學校有20個教學班,學生1046人,在編教師51人,在崗教師51人。學校立足現代人才觀的需要,以“素質興校、科研立校”為辦學思路;以“以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和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為辦學宗旨,教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創(chuàng)新”。 辦學特色 一個國家有國之魂,一所學校有校之韻。東郡小學秉承以書立人的教育主張,培育了一批批優(yōu)秀人才。書法的內容和文化的傳承,前人的精髓和現代的人才觀相柔互促,都是我們探討和追溯的。學校從1995年開始,進行了小學書法教育的實驗,通過十年的努力,現在已經擁有了18個書法實驗班,形成了人人學習傳統(tǒng)文化,個個能寫一手好字的教學特色。學校的書法教育課題曾獲“長沙市友誼教育科研獎”,舉辦了“長沙市寫字教學研討會”。在著名書法家李立、譚石光先生的指導下,2002學校成為“湖南省青少年書法教育基地”,2003年學校被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定為“全國書法教育實驗學校”。由于特色教育的開展,學校洋溢著濃濃的書法教育氛圍,受到了家長及社會各界的好評。制定了一年級、二年級<<書法>>實驗教材,2006年8月28日舉行了“東郡小學開學典禮即長房東郡杯千人書法大賽”,熊清泉老人和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副主席、以及書法界名流著名流來校,和孩子們一起現場揮毫,為學校題詞勉勵,省市多家媒體予以高度評價和報道。學校擁有“夢芽”雜志社,為學生開辟了文學交流的天地,也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還非常重視學生活動開展,如:跳繩比賽,學校成為全區(qū)甲乙組雙料冠軍;科技項目:“奇思妙想闖七關”作為區(qū)唯一代表隊參加長沙市科技比賽,獲得第一名;六一節(jié)活動,我校邀請家長和孩子們同樂,搭建了場面壯觀、效果俱佳的快樂舞臺。學校的社會聲譽穩(wěn)步攀升。 校園環(huán)境 俗話說:北有一中,南有長郡,我們希望不久的將來能聽到:中學有長郡,小學有東郡。作為新建的一所高標準學校,上級領導高度重視學校的規(guī)劃和發(fā)展,芙蓉區(qū)教育局更是大手筆的支持學校各項建設,學校擁有一流的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是市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且即將成為省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同時耗資28萬元完成翰墨飄香的書香校園文化建設,鵝池、樂學亭、詩詞碑林、文化石、雕塑、淺浮雕墻……營造了一個“花園、樂園、學園”的美麗校園。教育局投資23萬元為學校建成了塑膠跑道,擁有全套設備齊全的功能室,使學校硬件環(huán)境在芙蓉區(qū)小學中堪稱一流。 師資隊伍 教師是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師資隊伍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長。我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學校目前在崗教師有51人,在崗教師中有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23人,大專學歷16 人,中師學歷3人.其中黨員教師22人,共青團員7人,小學高級教師30人。這些教師中7人參加省、市、區(qū)級教師培訓,51人普通話、計算機等級全部達到國家規(guī)定標準。作為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為了讓教師有與時俱進的學習品質,因而師訓,成為學校非常重視的工作,每個學科都有專家一對一指導,教師隊伍成長迅速。 教學科研 科研興校是我校的辦學方針,盡管是一所新校,但我們深知教研課改對學校發(fā)展和教師成長的巨大作用,因此,本期學校申報了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課題:“學生‘五負責’與現代教育技術整合研究”,語文學科申報了全國十五課題“全國語文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課題”,低年級語文組準備承擔全國十五課題:“全球經典古詩文誦讀”,課題操作規(guī)范,申報、開題論證、立項、深入研究探索等等系列工作均有條不紊、循序漸進地實施,每項課題均有專項經費保障,課題組制定了相關制度,每期有計劃、有措施、有重點地開展實驗研究工作和多角度、多形式地開展研究、交流活動。學校本期就承擔教育局兩次教研開放活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東郡小學將扎根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深厚的土壤,通過墨色使孩子更精神,讓特色引領學校發(fā)展,以書立人,培育傳承和發(fā)展人類文明的現代人。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