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創(chuàng)建于1912年,原名湖南省立第一中學,是湖南省最早的公立中學,素以名師云集,校風樸實,人才輩出而著稱,毛澤東、朱?基、周谷城、周立波、楊小凱、譚盾等蜚聲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歷史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音樂家和17位“兩院”院士均先后在此就讀。該?,F為湖南省教育廳直屬的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湖南省文明單位、國家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培養(yǎng)體育后備人才重點中學、籃球和足球省級傳統(tǒng)項目學校、湖南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級園林式單位、長沙市花園式單位和涉外接待單位?! W校占地約8萬平方米,教學樓、科藝樓、圖書館、辦公樓與體育館、塑膠田徑場、籃球場以及宿舍樓群遙相呼應。教學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基本分離,“動”、“靜”結合,布局規(guī)范合理。校園內香樟成林,花木扶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水乳交融,四時景色宜人。 學校不僅擁有配置在全省乃至全國領先的各科實驗室、天文臺、生物標本室、多媒體語音室、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和藏書逾16萬冊的圖書館,還擁有集輔助教學、辦公自動化、圖書管理、視頻點播等功能于一體的以太交換校園計算機網絡,實現了學校三網(廣播網、計算機網和通訊網)合一,為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W校現有83個教學班,5043余名學生。該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近年來學校本著“著眼長遠建設,立足自己培養(yǎng)”的方針,“以老帶新”,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主張“教無定法”,鼓勵創(chuàng)新,提倡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精講多練、啟發(fā)多思基礎上的靈活多樣,“不拘一格育人才”,調動了廣大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業(yè)務水平,以“敬業(yè)、務本、愛生、奉獻”為師德規(guī)范,先后有27人被授予“中學特級教師”殊榮。目前,該校在職中學高級教師有110余人,有150位教師獲得碩士學位或研究生課程班結業(yè)證書。一大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在教學和教研上盡顯風流。學校每年從英、美等國聘請10名左右的外教,擔任口語和其它學科教學工作。 該校一直重視素質教育。多年來,始終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針,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教研領路、質量第一”為宗旨,基本形成了“素質+個性,規(guī)范+創(chuàng)新”的辦學特色,注重教育、教學、教研的有機結合,總結出了中學教育要注重基礎性、中學管理要注重穩(wěn)定性、中學教育管理要注重開放性這一寶貴的辦學經驗,并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學?,F有“十五”“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14個,40%左右的教師參與課題研究。近兩年來,學校共有120多位教師在國家、省、市級賽課中獲獎,公開發(fā)表、出版的教學論文或著作達500余篇(部),在國家、省、市級教學論文評比中,共300余篇論文獲獎。每個學科有3至5位學科帶頭人,在省內外都有一定的影響,有近30余人在省、市各學科專業(yè)學會擔任正、副理事長或秘書長?! W校堅持樹德育人,嚴謹治學,教育學生“學習求知、學習健體、學習做人”,使學生解放身心,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了大批合格畢業(yè)生。樹立了“看基礎、看素質、看后勁、看發(fā)展,不計較一時一事之得失,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負責任,給學生一張永恒的人生通行主”的辦學理念,既重視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又重視發(fā)展學生個性,優(yōu)秀學生大量涌現。近10年來,學校先后有160余名學生在全國學科競賽中獲獎,在國際中學生5個學科的奧林匹克競賽中共奪得32枚獎牌,獎牌總數位居全國第一。每年初中畢業(yè)會考合格率達100%,高考一流大學升學率均在85%以上,其中每年都有20名左右的學生進入清華、北大。在高三保送生制度改革的情況下,我校每年仍有30多名優(yōu)秀畢業(yè)生保送進入一流大學深造,保送生人數居全省第一。歷屆一中畢業(yè)生均以綜合素質好、發(fā)展后勁足的整體形象而名揚國內高校,贏得了上級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肯定。此外,學校每年還有300余名學生在全國及省、市各類書法、舞蹈、器樂、作文、攝影比賽中獲獎。近兩年來,在體育競賽方面也是碩果累累,共培養(yǎng)了1名國家級運動健將,6名國家一級運動員、41名國家二級運動員,向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輸送了36名優(yōu)秀體育人才。校男籃和足球隊多次蟬聯省、市冠軍,田徑隊成績一直穩(wěn)居全省同類學校前列?! ∧壳?,長沙市一中全體師生同心同德,務實求新,正以勇立潮頭、敢為人先之精神,朝著“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辦學目標而努力奮斗 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創(chuàng)建于1912年,原名湖南省立第一中學,是湖南省最早的公立中學,素以名師云集,校風樸實,人才輩出而著稱,毛澤東、朱镕基、周谷城、周立波、楊小凱、譚盾等蜚聲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歷史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音樂家和17位“兩院”院士均先后在此就讀。該校現為湖南省教育廳直屬的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湖南省文明單位、國家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國家培養(yǎng)體育后備人才重點中學、籃球和足球省級傳統(tǒng)項目學校、湖南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省級園林式單位、長沙市花園式單位和涉外接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創(chuàng)立于1905年,是湖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系省直屬單位。她既是一所文化底蘊深厚、辦學成績卓著的百年名校,又是一所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教育傳承與創(chuàng)新、積極引領潮流、被社會公認為真心實意實施素質教育的窗口學校。一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培養(yǎng)了大批革命志士和科技、經濟、文化人才,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杰出領導人李立三、國務院前總理朱镕基、藝術巨匠歐陽予倩和黎鰲、黎介壽、黎磊石、張履謙、朱之悌、何繼善、朱作言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W校坐落在湖南長沙風光秀麗的湘江之濱、人文薈萃的岳麓山下,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布局協調,功能區(qū)劃合理,占地面積10.42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51.1%,名人文化廣場、歷史長廊、“攀登”紀念碑、“向往”雕塑等展示了學校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幽靜秀麗的琢園和镕園中,小橋、流水、噴泉、亭臺,錯落有致,鳥語花香,育人環(huán)境優(yōu)良;校園建筑大氣美觀、設計新穎,教學樓、科學樓之間以天橋和回廊相連,給人渾然一體的感覺;整個校園綠樹與紅墻交相輝映,干凈整潔,更顯校園文明;教育教學設施完備,并已具備信息化功能;生活設施齊全,能為師生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務。學校先后被長沙市政府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花園式學校”和“園林式單位”稱號。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先后有34名教師被評為湖南省特級教師,有15人先后獲得全國或湖南省優(yōu)秀校長、優(yōu)秀教師、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每年均有10名左右的外籍教師在校從事英語教學工作?! 《嗄陙?,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兼容并蓄”的辦學理念,確立了“理性辦學、內涵發(fā)展”的工作方針和“堅持科學發(fā)展觀、聚精會神抓質量、腳踏實地謀發(fā)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科研興校,全面育人”的辦學特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一流,教改教研成果獲省級以上獎勵18項次,學生高考成績一直名列湖南省前茅,學生參加體育、藝術競賽和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成績突出,參加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總數穩(wěn)居全國第一。學校構建的獨具特色的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學習發(fā)展空間,“素質全面,個性彰顯”已成為附中學子的共同特征而廣為高等學校和社會各界贊譽?! W校在堅持走內涵發(fā)展道路的同時,積極拓展優(yōu)質教育資源,構建起了以師大附中為主體,以湖南廣益實驗中學、湖南廣益衛(wèi)星遠程學校、湖南師大附中海口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湖南師大附中星城實驗中學、湖南師大附中高新實驗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張家界實驗學校和湖南師大附中岳麓外國語實驗學校為聯合體的多元辦學格局,在多種辦學體制多種文化并存的背景下,優(yōu)勢互補,兼容并蓄,積極促進基礎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人才?! W校不斷探索教育國際化的新路子,師生參與國際交流活動頻繁,學校先后與亞洲、北美、歐洲、大洋洲等地的多所學校締結為友好學校,且每年都與國際友好學校開展師生互訪交流活動?! 「母镩_放以來,學校共獲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全國學校對口支援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后勤管理先進集體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9次?! 〗袢盏暮蠋煷蟾街?,已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有較大影響的品牌學校。
長沙市長郡中學系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1904年由長沙知府顏鐘驥創(chuàng)建,始稱“長沙府中學堂”,是當時唯一的府立中學堂。1912年,府制廢除后,在長沙府中學堂的基礎上建立湖南長郡公立學校。此后,學校先后更名為湖南第一聯合縣立中學、長郡公學、湖南長郡聯立中學校、長沙市第一中學(1951年)、長沙市第二中學,1984年恢復長郡中學的校名?! “儆嗄陙?,長郡中學以“樸實沉毅”為校訓陶鑄群英,為社會共輸送了七萬八千多名合格畢業(yè)生,不僅造就了徐特立、李維漢、陳子展、周世釗等一代名師,還孕育了任弼時、李立三、李富春、肖勁光、陳賡、曾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從這里走出了張孝騫、沈其震等十三位院士和美學家蔡儀、音樂家呂驥及青年歌唱家張也、陳小朵等一大批學者名家。長郡中學有由知名校友設立、每年頒發(fā)的專項獎學基金17項、專項獎教基金4項。 長郡中學在傳承百年歷史文化精髓與發(fā)掘現實潛力的結合點上,堅持“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確立“和諧發(fā)展、內涵發(fā)展、特色發(fā)展、國際化發(fā)展”的發(fā)展思路,實踐“為學生的終生發(fā)展奠基”、“成材先成人”的育人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辦出了特色,形成了品牌?! W校教學質量長盛不衰,素質教育成果疊出。1995年以來,教育教學各項評價指標連年領跑湖南,僅2007年至2009年三年高考中,就有121名學生被北大、清華錄取;學生在高中數、理、化、生、信息學五科奧賽中獲得全國聯賽一等獎460多人次,有37名學生入選國家集訓隊,奪得國際奧賽金牌6枚;在全國性藝、體、美競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或金牌172項。體操隊四次代表中國參加世界中學生運動會,榮獲金牌5枚、銀牌8枚、銅牌9枚;澄池文學社兩次被評選為全國中學生百強文學社團。學校的“走進軍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區(qū)”、“走進工廠”和“走進新農村”等體驗活動成為省內外知名的素質教育品牌?! W校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先后獲得“全國學校民主管理先進集體”、“全國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群體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藝術教育先進集體”、“全國心理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基層黨建示范點”、“長沙市文明標兵單位”等光榮稱號?! ?009年秋季,由長沙市人民政府投資3.2億元建設、位于長沙市“兩型社會”先導區(qū)內八方小區(qū)、占地150畝的長郡新校區(qū)正式開學。長郡兩校區(qū)在河東、河西比翼齊飛,學校的發(fā)展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黃岡中學網校由北京太奇教育集團和湖北黃岡中學共同建立,致力于以高科技手段實現黃岡中學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黃岡中學有強大的師資陣容和獨特的教學方法,是享譽海內外的名校,連續(xù)20多年高考升學率近100%,重點大學升學率在80%以上,獲得了16枚國際中學生奧賽獎牌,國家級競賽獎900余項,省級獎3300余項,雄踞全國中學之首,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黃岡中學網校以“實現教育的平等化,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最好的教育”為宗旨,使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學生都上黃岡中學的強烈愿望有了實現的可能。無論學生身在何方,只要可以上網就可以隨時隨地接受黃岡中學名師的輔導,使學生等同進入了全國第一中學--黃岡中學學習,確保成功實現人生理想! 黃岡中學網校在對網絡科技和現代教育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對傳統(tǒng)的第一代網校進行了升級換代,使網校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復合式網校時代。復合式網校具有學生愿意學、教師能夠管、家長可監(jiān)督,黃岡中學名師與本地名師互補等四大優(yōu)點。黃岡中學網校變被動填鴨式教學的“要我學”為學生主動的 “我要學”;學生可以就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隨時隨地的進行針對性的學習;網校的課程采用了多媒體技術,生動、可接受性強;黃岡中學網校以高科技手段實現了傳統(tǒng)教學無法實現的參與式學習、個性化學習、趣味化學習;使學生學習效率更高、成績提高更快、進步更大?! ∵x擇黃岡中學網校,就是選擇成功!
長沙市芙蓉路學校 長沙市芙蓉路學校位于貫通全市南北的主干道,芙蓉路南端,交通方便.環(huán)境優(yōu)美。該校創(chuàng)建于1961年,原是長沙水泵廠子弟學校,1966年初春,作為長沙市企業(yè)子分離的試點單位,首批轉為市教委直屬學校。1996年6月28日,國家總督學,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蓄I導陪同下親臨該校視察,并欣然題詞:“堅持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 幾年來,學校獲得“市文明單位”.“市安全文明單位”等十多項集體榮譽。批學生陸續(xù)考取師大附中.雅禮.長郡等重點高中就讀,多名學生在全國數理化奧賽中獲獎,并考入省理科實驗班學習。
該校隸屬于湖南省對外經濟文化促進會,是經長沙市教委批準備案并歸口領導的一所現代化、實驗型、寄宿制公有民辦學校。學校座落在長沙市岳麓區(qū)銀盆北路茶子山文明小區(qū),占地50多畝。東臨湘江,南望麓山,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環(huán)境幽靜,風景宜人。新修的教學大樓新穎壯觀,教室均配有冷、暖空調,大屏幕彩電和“三機一幕”;學生公寓寬敞明亮,空調等生活設施齊全;實驗室等各類專用教室成龍配套;足球場、風雨操場等藝體活動場所應有盡有;電腦室、語音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一應俱全,是青少年成人成才的學園,健康成長的樂園,稱心如意的家園。 該校是十二年制基礎教育的實驗學校,各階段自然銜接,一條龍全程育人。我校同時又是少年軍校,實行準軍事化管理,統(tǒng)一著裝,并由軍事院校派教官有計劃地進行軍事訓練。 該校的辦學宗旨是為成功的人士培養(yǎng)成功的后代,為創(chuàng)業(yè)的志士解除后顧之憂。我校的辦學思想是堅持“三個面向”,全面發(fā)展,素質為重,育人為本,因材施教,開放潛能。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教學,“軍營式”生活。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習創(chuàng)新,以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需要。
長沙市二十八中系市教委直屬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創(chuàng)建于1976年,現有教職工190多人,教學班30個,在校學生1500多名。 長沙市二十八中學地處風景秀麗的湘水之濱岳麓山下。交通方便,為市內多條公交線路的起點站與終點站,教學區(qū)內環(huán)境優(yōu)美,有設施較為齊備的辦公大樓,職教大樓、教學大樓,以及電教室、圖書閱覽室等,極大地方便師生的教學工作與學習生活,大型運動場即將竣工,莘莘學子在該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無不感到高興和自豪。 長沙市二十八中自創(chuàng)建已來的二十多年中,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為國家培養(yǎng)各種人才,受到社會好評,先后有北大、清華、國防科大、復旦等在該校錄取新生,還有的出國深造,榮獲博士、博士后等稱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二十八中以“人貴有志,學貴有恒”為校訓,以“嚴格勤勉、友善文明”為校訓,內抓質量,外樹形象,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學校先后被評為長沙市文明單位、文明安全模范單位等,教職員工中有多人被授予省勞動模范、優(yōu)秀教師等光榮稱號。 長沙市二十八中全體師生在新的世紀即將到來之際,對前途充滿信心、正意氣風發(fā)為構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現代化工程,使學校工作更上一層樓而努力工作。
學校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岳麓山下,毗鄰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音樂學院、湖南省藝術職業(yè)學院、中南大學,人文環(huán)境和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這里交通十分便利,環(huán)境優(yōu)美,綠樹成蔭,四季花香。學校教學設施和生活服務保障體系十分完善。配備有投影儀教學設施的文化教室四十余間、獨立的美術教學樓、音樂教學樓、鋼琴訓練樓、舞蹈排練廳、器樂琴房、學生宿舍樓、學生食堂等應有盡有,校舍面積達到22364平方米。2009年,學校又合并了原湖南省礦山研究院子弟學校,并投資600余萬元,將其全部改造為藝術教育基地,從而使學校的藝術教育條件得到了更加全面的提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