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第八中學位于風景秀麗的湘江之濱,雄偉的湘江北大橋東南側,占地面積35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600平方米,是一所普通完全中學。 長沙市八中是1953年9月由原湖南私立育群中學,原湖南私立麗文初級中學合并而成。育群中學校長、近代知名教育家王季范先生自1922年創(chuàng)辦之初就堅持走特色教育的道路,他常以“明大義而有專長”要求學生,矢志興學育才。合并成立的新八中,歷屆校領導一直以特色專長為立校之本,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同時,突出自己的特點。1980年學校被省教育廳確立為“湖南省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排球)”。二十多年來,學校男排相繼榮獲長沙市男排二十一連冠、省中學生男排冠軍、省青年男排三連冠、省“三青會”冠軍、全國中學生男排第五名等殊榮,已向各省隊及高校輸送了高水平運動員近百名,學校被評為全國群體工作先進單位。此外,在科技教育方面,學校的“地下食用菌種培育技術”曾在全國小有名氣,科技小發(fā)明、小制作也多次在省市獲一等獎。七十年代以來,藝術教育在學校得到長足發(fā)展,不但有學生在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表演中獲省市一等獎,而且學校組織了自己的銅管樂隊、民樂隊,在省市的許多大型活動中有不俗的表現(xiàn),并為高校及新聞媒體培養(yǎng)了不少藝術人才,如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舒高、張紅毅、羅浩 等。
長沙市第七中學創(chuàng)辦于是1916年,是一所全省屈指可數的歷史名校。學校占地48000平方米,現(xiàn)有4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000余人,在職教184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8人,中學一級教師110人,省、市骨干教師16人,2005年學校經省教育廳特批創(chuàng)辦綜合高中,學??稍谌》秶鷥日惺找魳贰⑽璧?、美術、體育特長生。學校為園林式單位,市級文明單位,長沙市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設施先進,環(huán)境地優(yōu)雅,新落成的科學館功能齊全,新建成的塑膠運動場開闊敞亮。一個生機勃勃的現(xiàn)代化的嶄新校園即將迎來建校90周年大慶。 長沙市第七中學辦學歷史悠久,1916年,雅禮大學同學會的一批有志之士,為振興國運,振興教育,在長沙市創(chuàng)立廣雅中學。1938年,一代宗師鄔干于先生從美國、日本留學回國創(chuàng)辦行素中學。新中國成立后,廣雅中學經文教廳考察由市文教局接收,更名為長沙市第七中學。1953年10月行素中學并入,從此,原兩校教育先輩的辦學初衷,進入了更高、更廣闊的境界;由于兩校的優(yōu)質資源互補,雄厚的師資力量集中,成功的辦學經驗優(yōu)勢。更由于黨的基層組織的組建,政府辦學經費的投入,新鮮血液陸續(xù)補充,學校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1960年高考成績躍居全省第三。 1992年9月,長沙市委決定七中為教育改革試點單位,實行校長負責制。1993年率先在全市普通中學中按教育學實際能力試引聘任制,由于學校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的積極性,全校師生團結勤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初、高中畢業(yè)生合格率創(chuàng)大力歷史最好水平,學校按市督導評估檢查驗收,綜合總分居全市普通中學首位,學校黨委被評為市教育系統(tǒng)“先進黨委”,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1997年,學校各項工作在穩(wěn)定中求發(fā)展,完善內部管理,強化質量意識,高考中,本科上線率、錄取率均獲重大突破,同年,獲市教育系統(tǒng)以上集體榮譽稱號達13項。創(chuàng)年度集體獲獎之最。 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教育學工作穩(wěn)步發(fā)展,2001年-2003年度考錄取率,本科上線率均進入普通中學的前十名,2000年中考,方園同學獲全市總分第一,2003年中考,黃清清同學獲全市總分第二,四年來,學生參加區(qū)、市、省、全國多類竟賽獲獎100多人次,教師在市級以上獲獎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2部,省級以上發(fā)表論文16篇。
周南中學由著名革命教育家朱劍凡于1905年毀家興辦, “周南”秉承《詩經•周南》義旨,始稱周南女校。2004年成為湖南省首批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因為在湖湘大地首開女學先聲,被譽為“中國女子第一校”。楊開慧、向警予、蔡暢、丁玲、廖靜文、鐘期榮等一大批社會精英和教育家都曾在這里就讀,學校聲譽享譽海內外。百余年來,學校重視質量建設和品牌建設,以內涵發(fā)展帶動全面發(fā)展,把學校建設成了一所“校風優(yōu)良,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現(xiàn)代化省級示范性高級中學,在長沙基礎教育競爭激烈的大環(huán)境中,逐漸成長為一個由周南中學、周南實驗中學、周南梅溪湖中學、周南中學國際部、周南附小、溈山中學、沅豐壩中學、植基中學、沙田中學等辦學實體組建成的周南教育集團,辦學規(guī)模宏大,辦學影響深遠?! W校秉承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將文化建設作為學校品牌來抓,是長沙城區(qū)最早實行全日制寄宿的省級示范高中。學校堅持“自治心、公共心、進取心”的辦學理念,突出“辦學多元化,質量多取向”的辦學特色,秉承“誠樸、健美、篤學、奮進”的校訓,發(fā)揚“陽光、大氣、儒雅、和諧”的校風,倡導“立言、立行、立德、立功”的教風,塑造“唯誠、唯樸、唯勇、唯美”的學風,培養(yǎng)“勇于開拓的革新精神,憂國憂民的人文情懷,嚴謹艱苦的治學態(tài)度”的周南精神。并向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馳名品牌,實現(xiàn)由三湘名校向中華名校、國際名校的歷史性跨越的辦學之路上高歌猛進?! W校2002年成為全省首所高中課改實驗學校,領航全省課改。課改之初,我校即提出“讓每一位學生在現(xiàn)有條件下接受最好的教育”,“讓學生不僅僅只擁有一間教室”的課改理念,十多年來,探索積累了豐富的課改經驗。課改探索被《中國教育報》專題調研并頭版報道,課改經驗亦被《湖南經視》、《湖南教育》、《長沙晚報》等媒體作專題推介。美國中學校長考察團、臺灣校長考察團、香港教育考察團等也慕名至周南考察訪問。近年來,在實施高效課堂的背景下,學校提出了“四性課堂”的課堂教學理念,即知識傳授講“智性”,德育滲透講“品性”,傳授過程講“人性”,傳授方法講“靈性”。并通過推動課題研究來推進課改進程,鼓勵教師根據本校情況,立足本校資源,積極投身校本教研。學校還加強了學生興趣培訓,開設了數學、語言、藝術、體育、信息學等興趣小組,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課堂的滿意度不斷提升,教學的效益明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激發(fā),學習成績持續(xù)上升,近幾年來,先后有冷玲、馬潔、余文科、楊泓江、杜珊等20多名學子相繼走進了清華、北大。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是一所集小學、初中和高中于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寄宿公辦學校。1993年9月,學校經長沙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實行"學校國有、校長負責、經費自籌、辦學自主"的新型辦學體制,按照"國有民辦"的管理模式運作;2001年11月,學校與百年名校長郡中學合并組建成湖南省第一個基礎教育集團--長郡教育集團,實行"名校帶民校"的辦學方略;2012年9月,學校按市屬公辦學校體制運行,保留寄宿制辦學模式。 學校位于長沙市岳麓區(qū)月華街59號,占地9.8萬平方米,建設面積12萬平方米,教育教學設備設施一應俱全。學?,F(xiàn)有教學班級136個,學生8094名,在崗教職工692人,已成為了長沙市辦學規(guī)模最大的基礎教育學校?! W校將"質量+服務"作為立校之本。經過20年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勵精圖治,學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為擴充優(yōu)質教育資源、滿足市民多樣化需求、推動長沙基礎教育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和生活服務已成為學校的兩塊金字招牌。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連年攀升,高考成績穩(wěn)居長沙市第四,連續(xù)2年獲北京大學校長實名推薦資格,中考成績在長沙市名列前茅,多項國家、省、市級課題獲獎,藝術體育特色明顯。學校為適應學生寄宿的需要,不斷優(yōu)化內部管理,建立了一支高效的服務隊伍,24小時全方位優(yōu)質服務,滿足了社會需求,得到了社會廣泛認同。學校多次榮獲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作為長沙基礎教育改革的窗口學校,學校每年接待國內外教育考察及培訓學習近60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基礎教育領域都發(fā)揮了龍頭和示范的作用。
湖南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全日制的完全中學,是長沙市重點中學、長沙市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優(yōu)秀級子弟中學,市級重點課題實驗學校、國家學歷考試定點學校?! W校位于長沙市風景區(qū)岳麓山下,座落在千年學府湖南大學校區(qū)內,三面環(huán)山,四季常青,濃蔭幽靜,鳥語花香,是歷屆學子成長的搖籃。學校始建于1970年,已有32年的建校歷史?,F(xiàn)有2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千余人,教職工82人,其中特級教師二名,高級教師占任課教師的60.2%,學校教學設施完善,現(xiàn)有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電化教室、物、化、生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勞技室、健身房、風雨操場、學生公寓。1998年4月,市教委督導團、市教科所來校聽課檢查,優(yōu)秀課率達40.8%,大大超市屬重點學校的水平。湖大附中以其優(yōu)雅的教學環(huán)境、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優(yōu)秀的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和家長的贊譽。培養(yǎng)的學生,足跡遍及五洲,中央電視臺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肖曉琳、美國哈佛大學知名醫(yī)學博士吳群力等都曾是我校的優(yōu)秀學子。曾涌現(xiàn)出高考全省文科狀元汪濤、全市理科狀元李大慶、中考9科成績總分達897分的高騫,1999年至2002年四年高考錄取均超過69.7%,2001、2002年高中實驗班參加高考,本科上線達76%,錄取率100%,2000級高一學生吳翰清考入西安交大少年班。同時,年年都有一批學生被評為省、市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在校黨支部的領導下,舉辦了多期青年學生黨校,在高中學生中還發(fā)展了一批中共黨員。學校在抓好教學質量的同時,還開展了一些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先后接待了日本國青年留學生代表團,加拿大國際友人,瑞典中小學生教師代表團。我校初中學生曾小佳代表小杜鵑藝術團出訪日本,后保送入北京大學。通過這些活動,加強了與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增進了相互了解?! 『蟾街幸?ldquo;務實、創(chuàng)新、健康、向上”為校訓,嚴格管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幫助有志成才的青少年實現(xiàn)自己的美好理想。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