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縣第四中學的前身是灤州鎮(zhèn)中學,于2002年10月,更名為灤縣第四中學,是一所縣辦初級中學,占地面積37414平方米,建筑面積10425.54平方米,共有教職工105人,學歷達標率97%,其中專任教師86人,學歷達標率100%,現有23個教學班,學生1486人。教育方針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設全面加特色學校,打造合格加特點教師,培養(yǎng)合格加特長學生”的辦學宗旨。一靠以德立校,二靠以法治校,三靠特色興校,四靠科研強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向教研教改要質量,用藝術教育陶冶學生情操,以科學管理求發(fā)展。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上的高度評價。獲得榮譽 連續(xù)六年被市政府評為“少年軍校先進單位”。2000年,被市教育局評為“貫徹實施中小學日常行為規(guī)范先進單位”,被市體委評為“體育衛(wèi)生工作條例檢查評估優(yōu)秀單位”。2001年,被市教育局評為“唐山市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先進集體”、“兩個大課間體育活動突出貢獻單位”、“唐山市中小學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素質教育示范校”,被市國防委員會評為“國防教育先進單位”。2002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2002年中考先進單位”,被市教育局評為“學校體育工作示范學校”,被國家基礎教育研究中心評為“全國中小學英語能力競賽中成績優(yōu)秀組織獎”。2003年被唐山市教育局評為“2000至2002年度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先進集體,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大課間活動觀摩研討會特殊貢獻獎”。
唐山市豐潤區(qū)第三中學,是1997年7月建成的一所國辦初級中學。在籌建過程中,黨和國家領導人王兆國同志曾給予熱切關注。香港榮利集團董事局主席盧文端先生慷慨捐資,建成"盧文端教學樓"。學校占地60畝,建筑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09人,教學班20個,學生960余名。學校教育設施齊全,設有200個座位的電化教室(內設電影放映室)、200平米多媒體教室、多媒體生物實驗室各一個,微機室兩個,音樂、體育、美術、科技等專用教室5個,圖書館藏書近5萬冊。實驗樓內理化生實驗室、儀器等均達省頒標準。學校以"辦特色學校,育特長學生"為宗旨,把"以德立校,育人為本"作為辦學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創(chuàng)辦社會滿意的教育、家長放心的學校。豐潤三中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干部教師隊伍。領導班子成員清正廉潔、團結務實、銳意進取。他們牢固樹立現代教育思想,深入教學一線,掌握教育教學動態(tài);為提高教師素質,千方百計搭建專業(yè)交流、資源共享的平臺,促進教師走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道路;工作中,他們把"以人為本"作為工作理念,堅持民主管理,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體教職工發(fā)揚優(yōu)良的團隊精神,以"我工作,我快樂"的積極向上的寬廣胸懷,秉持"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思想,勵精圖治,開拓創(chuàng)新,使三中校園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豐潤三中以"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辦學"為宗旨。"以質量求發(fā)展,嚴格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三中人的第一要務。同時,以科研為龍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2008年以來,各學科圍繞"有效教學模式的探索"這一主題,積極推進校本教研,并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在學生培養(yǎng)方面,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開辟多種途徑。一是有計劃地開展多種德育專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存、學會合作;二是因材施教,開辦了數學、英語、美術、音樂、體育等第二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三是開展多項興趣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四是全面推進學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2008年,學校先后獲得唐山市"誠信平安校園"、唐山市"價格誠信單位"、豐潤區(qū)"中考工作先進單位"、豐潤區(qū)"控輟保學工作先進單位"、豐潤區(qū)"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豐潤三中現已成為豐潤區(qū)的窗口學校,先后被命名為豐潤區(qū)"業(yè)余體校"、唐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河北省心理健康教育實驗校"?,F在,團結奮進的豐潤三中正以昂揚向上的嶄新風貌向教育強校邁進。
唐山市第七十四中學,建立于一九八二年是一所三年制都會初級中學現有西席91論理門生1261名講授班務會26個黌舍占空中積2.2萬平方米,修建設想布局公道,服從齊備,別開生面,黌舍環(huán)境美好。講授設施初級,校園計算機收集體系、校園播送體系、校園通信體系、校園智能雙向閉路電視體系、多媒體課堂、說話嘗試室、等當代化講授設施,為講授程度的不竭進步供應了杰出的前提。 建校二十余載,歷任西席辛苦耕耘,歷屆門生勤奮好學。黌舍良好的校風和學風在社會享有杰著名譽。黌舍積累培養(yǎng)了大量的初中畢業(yè)生,為國度運送了多量棟梁之材。 黌舍訂峙全面貫徹國度的教誨目標,抓住“以門生為本,以創(chuàng)新為源“的辦學理念,主動推動根本教誨“課程鼎新事情。以講授為中間,構建促進每個門生都獲得生長的教誨形式。黌舍在耐久辦學實際中,做到鼎新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使黌舍不竭生長,不竭進步。比來幾年來,黌舍狠抓師資步隊扶植,以教誨科研興校,在推行本質教誨的過程中,講授質量穩(wěn)定進步。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