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日期:1987年 學費:2000元/學期
學校政策:區(qū)域招生
聯(lián)系電話:0551-2825187 2825473 隸屬單位:合肥教育局
學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龔灣路4號
合肥實驗學校,創(chuàng)辦于1987年,是一所直屬于合肥市教育局的一貫制學校。2004年6月,該校被安徽省教育廳授予"安徽省特色示范學校"的光榮稱號。該校是一所用9-10年時間完成普通中小學12年教育教學任務的整體改革實驗學校,現有27個班級,在校學生一千二百余人,教職工91人,專任教師7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7人,中學一級教師40人。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學歷層次普遍較高。68%的教師具有本科學歷,32%的教師具有專科學歷。該校教學設施齊全,硬件配置完備,擁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各一棟,配備微機房、體操房、塑膠跑道、舞蹈房、語音室、校電視臺、理化生實驗室、教師電子備課房、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電教室、微格室等教學設施。
合肥實驗學校是安徽省唯一一所集小、初、高基礎教育一體化、特區(qū)式、未來型學校教育新模式的整體改革實驗學校。該校的學風為:會自育、會自學、會創(chuàng)造;教風為:教活書、育真人;校風為:師生合作,愛滿校園;工作作風為:善引導,會服務。
走科研興校、特色辦學之路是實驗人的孜孜追求。建校18年來,合肥實驗學校先后成為教育部"十五"重點科研課題《面向未來的基礎學校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國家重點課題《欣賞型德育模式的建構研究》等3個國家級課題的安徽省唯一子課題單位,是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實驗基地。近年來,學校"02、03、04級整體改革實驗"模式初見成效。02、03、04級教育教學研討會在該校名譽校長、市人大副主任何炳章同志主持下從長期堅持、初見成效,逐步形成代表實驗學校辦學特色的五種辦學模式,即進行"做集體的主人、做時間的主人、做學習的主人、做評價的主人"活動實踐,力圖構建學生會自育、會自學的日?;顒幽J?引導學生會自育、會自學的"引導自學型"課堂結構改革模式;確定"化整為零、積少成多、天天堅持、務成習慣"的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方略,力圖建構學生會自學、會自育的課外閱讀模式;以班主任為核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主旨學生個案分析評價和發(fā)展模式和以保證學生會自育會自學得以落實的"藝友制"教師發(fā)展模式。這種扎扎實實的教育科學研究,已經在合肥市教育界產生廣泛的影響,為該校教改實驗和課題研究再次指明了方向。
學校承擔的國家教育部"九五"重點課題《21世紀中小幼教育現代化的實驗與研究》的結題專著《常態(tài)兒童超前發(fā)展教育探索》已經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獲得安徽省第四屆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APEC教育項目"高效能學校":用測量促進管理》子課題的研究,2002年10月被國家教育部國際交流合作司授予成果獎,學校的整體改革實驗不斷向前發(fā)展。
該校先后榮獲安徽省特色示范學校,安徽省學陶師陶先進單位、省一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合肥市甲級管理學校、合肥市首次辦學水平評估優(yōu)秀單位、合肥市綠色學校、合肥市檔案工作先進單位、市教委檔案工作先進集體、合肥市教育系統(tǒng)語言文字先進單位、安徽省教育干訓基地、省中小學電教設備一類達標學校、合肥市先進家長學校、合肥市未成年人保護示范學校、合肥市紅領巾示范學校、市教委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市教委師資培訓工作先進集體、合肥市教育系統(tǒng)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合肥市、廬陽區(qū)安全文明校園、廬陽區(qū)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到2005年,合肥實驗學校已有11屆學生用4年時間成功完成普通小學6年的教育教學任務,有9屆學生用7年時間順利完成普通小學和初中9年的教育教學任務,有5屆學生用10年時間完成普通中小學12年的教育教學任務。學校整改實驗的階段性成果受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家長的好評。
尤為可喜的是,該校的首屆89級高中畢業(yè)生參加99年全國高考,一炮打響,取得本科達線率54%,位居合肥市市屬學校第四名的優(yōu)異成績。2001年高考,該校91級學生100%達到高考錄取建檔線,一次本科達線率再次在合肥市名列前茅。2002--2004年高考,該校屢次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合肥市1999-2002高中教學工作評估中,榮獲合肥地區(qū)高考、會考一等獎,整改實驗取得階段性成果。被國內一些知名教育家譽為"安徽省微觀教改的制高點","中小學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
準確位置:安徽省合肥市龔灣路4號
公交車站:附近500米內沒有公交站
公交車:附近500米內沒有公交車
公眾號
視頻號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