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7-19 15:05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教學目標
1.說出骨的結構。
2.通過觀察哺乳動物的長骨總結骨的結構,提升邏輯推理能力。
3.認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感受生物的奧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骨的結構。
【難點】骨的結構。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多媒體展示X光下骨折的圖片,提問:根據我們之前所學,骨折的這塊骨按形態(tài)分屬于哪種?
(長骨。)
教師追問:骨折時醫(yī)生一般采取怎樣的方式幫助我們愈合?
(用石膏固定。)
教師設疑:用石膏固定之后,我們自身又如何愈合?骨究竟有怎樣的結構?引入新課——《骨的結構》。
(二)新課教學
教師給每組學生分發(fā)一根一端縱向剖開的哺乳動物的長骨,引導學生用手觸摸骨的表面,提問:你在骨的表面摸到了什么?
(一層薄薄的膜。)
教師引導學生用解剖刀剝離骨表面局部的一層膜,提問:這層膜上有怎樣的結構?它有怎樣的作用?
(有血管,可以提供營養(yǎng)。)
學生閱讀有關骨膜的資料卡片,說出骨膜上還有什么?
(神經、成骨細胞。)
教師補充:骨膜上還具有神經,神經可以感受外界的刺激,我們骨折會疼也正是因為骨膜上有神經。在骨膜的內層還有成骨細胞,成骨細胞與骨的長粗和骨折后的修復有關。骺端軟骨層的細胞與骨的長長有關。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縱向剖開的長骨,提問:中間的骨干與兩端的骨骺兩部分在骨組織的致密程度上有怎樣的差異?
(中間的骨干會更致密,兩端的骨骺比較疏松,骨組織呈蜂窩狀。)
教師結合模型講解:骨干外周部的骨組織致密,稱為骨密質;骨干內側和骺端的骨組織呈蜂窩狀,稱為骨松質。
教師提問:骨干中央具有空腔,其中的物質在我們生活中叫做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
(骨髓,是黃色的。)
教師追問:你在吃骨髓的時候覺得味道是怎樣的?
(有香味,但是很多油,有點膩。)
教師講解:不僅是長骨骨干中央的空腔,骨松質的腔隙內也容納著骨髓。幼年時,骨髓呈紅色,稱為紅骨髓,有造血功能;成年后,骨髓腔內的骨髓被脂肪取代,稱為黃骨髓,失去造血功能。正是因為骨髓被脂肪取代,因此我們在食用骨髓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油脂的香味。而在一定條件下,黃骨髓也可以恢復造血功能。
學生進行記憶,教師組織快問快答活動,總結骨的組成:長骨包括骨膜、骨質和骨髓這三部分。
(三)鞏固提升
教師提問:骨折后僅用石膏固定,我們是如何恢復?
(成骨細胞可以幫助恢復。)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本節(jié)內容,并肯定學生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
(五)布置作業(yè)
思考:和青少年相比,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骨折?
四、板書設計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