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7-15 11:1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6.下列有關實驗方法或檢測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差速離心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和細胞質中各種細胞器
B.用健那綠和吡羅紅染色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用含有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可以在細胞核和線粒體處檢測到較強的放射性,在核糖體處則檢測不到放射性
D.用人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DNA控針,檢測人胰島B細胞中mRNA,可形成雜交分子
6.【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生物實驗。A、可以用差速離心法分離細胞質中的各種細胞器;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素中的色素,A錯誤;B、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用健那綠染色觀察線粒體,B錯誤;C、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是組成DNA的基本單位之一,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細胞核以及線粒體中有DNA的分布,但核糖體中不含DNA,C正確;D、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在胰島A細胞中特異性表達,但在胰島B細胞中不表達,不能合成相關的mRNA,所以不能形成雜交分子,D錯誤。故本題選C。
7.信號肽假說認為,核糖體是通過信號肽的功能而附著到內質網并合成分泌蛋白的,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信號肽可以引導新合成的蛋白質穿過內質網膜進入腔內
B.切下信號肽的酶不會破壞新合成的蛋白質分子,體現專一性
C.內質網以“出芽”方式將新合成的蛋白質分子運輸到高爾基體
D.抗體、神經遞質、激素、血紅蛋白等物質的合成都有這樣的過程
7.【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酶的相關知識。A、從圖可知,信號肽經由膜中蛋白質形成的孔道到達內質網內腔,隨即被位于腔表面的信號肽酶切下,由于它的引導,新生的蛋白質能夠通過內質網膜進入腔內,A正確;B、由題圖知,信號肽酶能夠切信號肽,而對新合成的蛋白質分子無破壞,體現了酶的專一性,B正確;C、新合成的蛋白質進入內質網被加工后,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囊泡包裹著新合成的蛋白質運輸到高爾基體,C正確;D、信號肽假說針對的是核糖體通過信號肽的功能而附著到內質網并合成分泌蛋白時所經歷的過程,而血紅蛋白不是分泌蛋白,其合成不經歷此過程,D錯誤。故本題選D。
8.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洋蔥表皮細胞在分離及其復原過程中細胞液濃度變化的曲線是( )。
8.【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的實驗。成熟的洋蔥表皮細胞有大的液泡。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當細胞不斷失水時,液泡逐漸縮小,就會發(fā)生質壁分離。當細胞液的濃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到細胞液中,液泡逐漸變大,整個原生質層就會慢慢地恢復成原來的狀態(tài),即發(fā)生了質壁分離復原。細胞隨著質壁分離程度加大,細胞失水逐漸增多,導致細胞液濃度增加;細胞隨著質壁分離復原,細胞又不斷的吸水,細胞液濃度逐漸減小,所以圖中A符合細胞液濃度的變化。故本題選A。
9.把蠶豆植株放在濕潤的空氣中照光一段時間后,取蠶豆葉下表皮制作臨時裝片,先在清水中觀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繼續(xù)觀察,結果如下圖所示。對此現象的推斷最合理的是( )。
A.清水中的保衛(wèi)細胞很快出現質壁分離自動復原
B.清水中的保衛(wèi)細胞因失水導致氣孔開放
C.蔗糖溶液中的保衛(wèi)細胞因失水導致氣孔關閉
D.蔗糖進入保衛(wèi)細胞后,細胞吸水導致氣孔關閉
9.【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物質的跨膜運輸。A、由圖可以看出,清水中的保衛(wèi)細胞吸水,氣孔開放,A錯誤;B、葉片在清水中蒸騰作用增強導致氣孔開放,B錯誤;C、蔗糖溶液中,細胞失水發(fā)生形態(tài)改變,導致氣孔關閉,C正確;D、蔗糖溶液中,保衛(wèi)細胞因失水,導致氣孔關閉,但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蔗糖不能進入細胞,D錯誤。故本題選C。
10.如圖表示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當反應溫度由t2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上升
B.圖中t1和t2對酶活性的影響有區(qū)別
C.酶活性在t2時比t1高,故t2時更適合酶的保存
D.正常人體細胞內酶活性一般不隨外界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
10.【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酶的特性。A、t2時酶的活性較低,適當降低溫度,調節(jié)至最適溫度時,酶的活性逐漸升高,A正確;B、高溫可能使酶的空間結構改變,低溫不會改變其空間結構,B正確;C、高溫改變酶的空間結構,低溫更適合酶的保存,C錯誤;D、正常人體細胞內酶活性一般不隨外界環(huán)境溫度變化而變化,因為人的體溫是穩(wěn)定的,D正確。故本題選C。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