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4-07-12 11:34 遼寧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初中數(shù)學)
【參考設計】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初中數(shù)學組X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的第一課時。我將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緊接《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節(jié)??v觀整個初中平面幾何教材,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行線、三角形及簡單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等平面幾何知識,并且具備了初步的觀察、操作等活動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講授的。這一節(jié)課既是前面所學知識的繼續(xù),又是后面學習菱形、矩形及正方形等知識的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jù)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及本課內容的地位和作用,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探索平行四邊形常用判定條件的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常用的判定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提高合情推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及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能力;2.掌握證明與舉反例是判斷一個數(shù)學命題是否成立的基本方法;3.通過平行四邊形判定條件的探索過程,豐富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經(jīng)驗與體驗,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性,發(fā)展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養(yǎng)成嚴謹?shù)臅鴮懕磉_習慣,體會幾何思維的真正內涵。
(三)教學重難點分析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涉及平行四邊形元素的各方面,同時它又與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聯(lián)系,判定一個四邊形是否為平行四邊形是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解決其他問題的基礎,所以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定理是本節(jié)的重點。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較多,綜合性較強,能靈活地運用判定定理證明平行四邊形是本節(jié)的難點。
二、說學情
鑒于教材特點及八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chuàng)造思維情境,堅持“二主”方針(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始至終處于一種思維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tài)。使課堂洋溢著輕松和諧、探索進取的氣氛,而教師在其中當好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同時借助實物教具進行演示,以增加課堂容量和教學的直觀性。
三、說教法和學法
(一)教學方法
在例題教學時,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根據(jù)題目中具體條件,結合圖形引導學生根據(jù)分析法解題程序從結論出發(fā),由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靈活掌握、熟練應用各種判定定理會有幫助。
(二)學習方法
本節(jié)課立足于學生的“學”,要求學生多動手,多觀察,讓學生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說明、完善的過程,培養(yǎng)其操作說理、觀察歸納的能力。從而也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分析、對比、歸納的思想方法。在對比和討論中讓學生在“做中學”,提高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去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要采用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方法組織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體驗參與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四、說教學過程
(一)回顧交流,逆向思考
在復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和性質后,提出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
設計意圖:利用舊知識問題引入新課,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也為下面探究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打下基礎。
(二)探索方法,發(fā)現(xiàn)新知
探索一、將兩長兩短的四根細木條(或用硬紙片),用小釘鉸合在一起,做成四邊形,如果等長的木條成對邊,那么無論如何轉動這四邊形,它的形狀都是平行四邊形。你能說出這種方法的道理嗎?并與同伴交流。
探索二、若將兩根細木條中點用釘子釘合在一起,用橡皮筋連接木條的頂點,做成一個四邊形,轉動兩根木條,這個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你能說出這種方法的道理嗎?與同伴交流。
以上兩組探索題,讓學生分小組展開討論,此時課堂上營造出一種和諧、熱烈的氣氛。在小組討論中教師可鼓勵學生用度量、旋轉、證三角形全等等多種方法來證明所得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教師還要指導學生進行總結、歸納、在探索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尋找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同時還可組織組與組之間的評比,這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然后由一名學生代表發(fā)言,讓學生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教師和大家一起總結歸納,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判別方法: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云云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