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24 11:4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教學目標
1.會寫梁、詣等6個生字,會認惠、禽、曰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了解楊氏子與孔君平的對話內容。
3.能借助注釋、想象、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感受人物形象。
4.體會故事中楊氏子應對語言的巧妙,初步感受語言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借助注釋、想象、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意思,了解課文內容。
難點:體會故事中楊氏子應對語言的巧妙,體會人物形象。
三、教學方法
朗讀體會法、引導啟發(fā)法、小組討論法、情境教學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感受幽默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給你們講一個周總理的故事。有一天,周總理在接見來訪的美國外交家基辛格時,基辛格故意發(fā)難說:“為什么你們中國人都是那么低頭彎腰的,不像我們美國人走路抬頭挺胸的。周恩來總理回答說“那是因為你們美國走的是下坡路,我們中國走的是上坡路。”這位以語言尖刻而著稱的美國外交家當時啞口無言,一時說不出話來。同學們,周總理的回答巧妙嗎?從這巧妙、機智的回答中我們感受到的是什么?(智慧)是啊,周總理的智慧體現(xiàn)在語言的交流上,這就是語言的藝術術。同學們,像這樣體現(xiàn)語言藝術的經典故事古今流傳的很多,第三單元的學習將引領我們領會語言的魅力,今天,我們先來學習《楊氏之子》板書:楊氏之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一,出示課題,感受文言
1.提問:出示課題“楊氏之子”,能說說題目的意思嗎?
明確:“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的人家的兒子。
點撥:“之”是助詞,相當于“的”。
2.提問:讀讀課題,這個課題的語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跟之前學的哪些文章相似?
明確:這是古代漢語,也叫文言文。之前學過了《司馬光》《囊螢夜讀》《少年中國說》等
3.朗讀指導:大聲地朗讀課文,感受文言文和現(xiàn)代漢語到底有什么差別,有什么不同。自由的說說你感受到的差別和不同。
明確:很難讀通順;有些字沒見過;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進行教學:
①學習生字“惠、曰、禽”,認讀多音字“為(wèi)”“應(yìng)”。
②結合課文中的有關字詞,講解一些簡單的文言文和現(xiàn)代漢語比較的知識,比如:有些古漢字如“曰”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單音節(jié)詞等。
第二,會讀課文,理解意思
1.提問:讀課文,不但要讀正確,還要讀通順,誰能把這篇文章讀通順?
要求:邊讀課文,邊看注釋,注意停頓
點撥: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重點講解詞句:
①“為設果,果有楊梅。”省略了主語,前面要加上“小孩”。
②“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中“夫子”對古人的尊稱,在這里指代孔君平。
2.提問:誰能說說課文的意思?
明確:課文的意思: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中的小孩九歲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親,父親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來。小孩擺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對小孩說:“這是你們家種的水果吧。”小孩應聲回答:“我沒聽說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第一:認識人物。
賞析句子:“梁國楊氏之子九歲,甚聰惠。”
1.提問:說說你從這一句中讀懂了什么?
明確:①楊氏子只有九歲,比大家還小。
②“惠”:通“慧”,聰明的意思
③“甚”:“非常”的意思,這個字將楊氏子的聰慧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指名讀這句話,讀出楊氏子的聰明。
賞析句子:“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