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2-07 14:04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古詩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這首詞,完成1—2題。
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
宋·吳文英
山遠翠眉長。高處凄涼。菊花清瘦杜秋娘。凈洗綠杯牽露井,聊薦幽香。
烏帽壓吳霜。風力偏狂。一年佳節(jié)過西廂。秋色雁聲愁幾許,都在斜陽。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詞中的“一年佳節(jié)”是指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在農歷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賞秋、飲菊花茶、佩戴茱萸等習俗,是我國傳統(tǒng)四大祭祖的節(jié)日之一。
B.“西廂”是指西廂房。傳統(tǒng)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東西兩面都是廂房,南面是倒座。
C.這首詞表現(xiàn)出詞人多種感情,既有對時光飛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羈旅在外的哀愁,還借助重陽這一主題寄托了思親懷鄉(xiāng)的苦悶。
D.這是詞人寫給友人吳見山的一首長調。“一年佳節(jié)過西廂”一句直敘去吳見山家飲酒,還表示這年“佳節(jié)”希望就在老朋友家中醉酒度過。
1.【答案】D
【解析】D項,“這是詞人寫給友人吳見山的一首長調”說法有誤,該詞是小令而非長調。詞按照長短規(guī)模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以內)和長調(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此外,此詞為重陽節(jié)與友聚會而嘆老,唱和見山所作。故本題選D。
2.這首詞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
2.【參考答案】
(1)比喻。如“山遠翠眉長”,將青翠的山比作“翠眉”,形象地展現(xiàn)了重陽登高的美景。“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言秋菊傲霜迎風,枝干細長,好像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樣楚楚動人,將詞人內在的羈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
(2)以樂景襯哀情(借景抒情)。面對“山遠翠眉長”的重陽美景,詞人沒有覺得愉悅,反倒感到“高處凄涼”,使他不忍細睹,美景更襯詞人的愁悶之苦。
(3)觸景生情(以景結情)。“秋色”“雁聲”與“斜陽”,都是詞人對景思親,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卻仍羈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謂觸景生情或借景抒情。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1—82題。
夏晝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①溽暑②醉如酒,隱幾③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馀聲,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
①南州:指永州。
②溽(rù)暑:濕熱,指盛夏的氣候。
③隱幾:憑倚著幾案。
④茶臼:指搗茶用的石臼。
1.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 )。(請?zhí)顚憯?shù)字序號)
①“醉如酒”形象地描寫了人們難熬的“溽暑”之態(tài)。
②“熟”字表明睡得很深。
③“敲”字以無聲襯有聲,突出了夏日中午環(huán)境的分外幽靜。
④“敲茶臼”指的是制作新茶。
1.【答案】③
【解析】詩的首句,交代了夏晝的氣候特點:“溽暑”,既潮濕,又悶熱。“醉如酒”,形象地寫出了人們的難熬溽暑之態(tài)。①正確。由于濕度大,溫度高,自然憋悶難禁,體力不支,心煩意懶,疲憊欲睡。“熟”字寫出了睡覺時深度入眠的狀態(tài)。②正確。三四句寫詩人中午醒來,萬籟俱寂,只聽見隔著竹林的那邊,有山村的山童敲茶臼的聲音,原來是山童正在烹制新茶。④正確。“敲”字以有聲寫無聲,襯托出夏日中午環(huán)境的分外幽靜。③是“以無聲襯有聲”,與詩文相反,故③錯誤。故本題選③。
2.請對此詩進行賞析,并說明此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參考答案】
全詩寫了呈現(xiàn)出一幅“山居夏景圖”,表達了詩人悠閑、舒適的心情,反映了他在沉重壓抑中追求的一種精神寄托。
詩的首兩句,交代了夏晝的氣候特點,“醉如酒”,喻南方暑熱,用詞生新穩(wěn)切;“開北牖”,看似隨意,實暗含精到的詩心:惟開窗,空氣通暢,才能在暑氣逼人的環(huán)境下酣然熟睡,也才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山童敲擊聲。后兩句寫詩人日午時分獨自醒來,周圍一片寂靜,只聽見竹林那邊傳過來的山童敲擊茶臼的聲音。以有聲襯無聲,益發(fā)展現(xiàn)了“無馀聲”的靜謐氣氛。
整首詩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用筆含蓄,意蘊豐富,是詩人被貶生活的展現(xiàn)。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