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0-18 17:36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這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的一個種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自認為不用耕作,守在樹樁胖等著兔子的到來,最后結果是毫無收獲,還被人恥笑。這篇寓言蘊含著哲理:要想有所收獲,必須要付出,不能心存僥幸,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懂得寓言所蘊含的道理,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二、說學情
分析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在不斷發(fā)展,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在講解文本時,可以播放相應的圖畫,這種直觀的形象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勸一勸這位農(nóng)夫,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例外,這是一篇文言文,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積累文言詞匯也是一教學重點。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谛抡n標理念,我確定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梳理文章大意。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懂得不勞動就不會有收獲這一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難點: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基于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曾經(jīng)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因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主要力,我采用的是談話導入法,并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都愛聽故事,那誰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喜歡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鄭人買履》《狐貍與烏鴉》),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大家都聽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課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講了什么內(nèi)容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nèi)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解題,齊讀課題,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們有什么疑問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守株待兔”是守在樹旁,等待兔子的到來。預設學生也會提出疑問:為什么要等兔子到來呢?兔子真的會來嗎?
接著,就是初讀文本,我會播放名家范讀,引導學生圈畫難認或難理解的生字詞。為了解決生字詞,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并對重點生字詞和文言詞匯進行強調,引導學生積累。
然后,我會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因為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對于斷句我會進行指導。
最后就是疏通文意,讓自讀課文,同桌交流,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能夠為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表達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nèi)容。為了讓學生能夠懂得寓言中的道理,并能夠自主地分析,我會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基于此,我設置了層層深入的問題:
1.想一想,這個種田人守在樹樁旁,在想什么呢?學生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學生可能會答出:
①農(nóng)夫很懶惰,想不勞而獲。
②農(nóng)夫是等不到兔子的,會被餓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樹樁上,只是一個意外。
3.你們都是從哪里知道的,農(nóng)夫不會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學生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4.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我會進行總結,要想有所收獲就不能懶惰,要有所付出。
5.這樣簡短的文章卻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這種文體的故事跟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語言簡潔,內(nèi)涵豐富。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是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文本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更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
(四)延伸作業(yè)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為: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你能勸一勸農(nóng)夫嗎?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