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9-13 16:16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一、說教材
如果把設計一堂課比作一次美味佳肴,那么教材就是材料之源,因此我們一定要對它有深刻的理解,接下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jié)課選自北師大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四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課從細胞核的功能作為出發(fā)點,介紹了核酸的種類及結構,并闡述了核酸在遺傳中的重要作用和在分布上的特點等內容,即解釋了細胞核為什么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也為后面遺傳部分知識的學習做鋪墊,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學情
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有清晰明了的掌握,下面我來談談我所面對的學生情況。
我所面臨的是高中一年級的學生,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有了一定的發(fā)展,活潑好動、求知欲強。學生通過初中生物學的學習對DNA也有了初步的認識,而且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市場能夠聽到有關DNA檢測等相關的事件或言論,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進行教學。但由于核酸的結構微觀,復雜抽象,因此提高教學的直觀性,借助模型、圖片等開展教學尤為重要。
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以及學生情況,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核酸分子的種類及結構組成,闡明DNA和RNA的區(qū)別。
2.通過核苷酸、核苷酸鏈模型的構建,能闡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說出核酸分子與儲存遺傳信息相適應的結構特點。
3.通過核酸檢測、DNA條碼技術的介紹和討論,關注研究核酸攜帶的遺傳信息的社會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認同生命科學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積極作用。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核酸的結構及功能。
【難點】核酸的種類及結構。
五、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出本節(jié)課重難點。
本節(jié)課我將采用小組討論法、問答法、講授法展開教學。
六、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會呈現(xiàn)關于“拐賣兒童”問題的背景資料,結合圖片等信息,創(chuàng)設情境:“自從全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shù)據(jù)庫建成后,借助‘打拐DNA數(shù)據(jù)庫’,數(shù)以千計的被拐兒童得以重回父母身邊。”教師提問:“為什么打拐DNA數(shù)據(jù)庫能幫助大量的被拐兒童找到親生父母?DNA是怎樣攜帶遺傳信息的呢?”引入新課——《核酸》。
用生活實例進行導入,可以使學生建立知識和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新課教學
1.核苷酸的種類與結構
對于核酸的種類及其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的組成部分的教學,我會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回答問題:①核酸分為哪幾種?②其基本組成單位是什么?③每一個基本組成單位又由哪幾個部分組成?
接著,我會再呈示核苷酸的分子結構模型,介紹各種模型結構所代表的物質種類,組織學生傾聽后組內交流,說出DNA和RNA在基本組成單位、五碳糖、堿基種類等方面的區(qū)別。在學生給出答案后我會用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在大屏幕上,幫助學生強化重點知識。
2.核苷酸聚合為核苷酸長鏈
這一部分內容相對較抽象,所以我會發(fā)放卡片模型,要求學生分別搭建4種脫氧核苷酸和4種核糖核苷酸,并進一步搭建脫氧核糖核苷酸與核糖核苷酸的長鏈。教師巡視、指導,小組成員組內交流。小組代表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即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由學生自主探究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引導學生根據(jù)利用4種脫氧核苷酸為原料,繪制(或搭建)的各不相同的脫氧核苷酸長鏈和核糖核苷酸長鏈這一事實,描述脫氧核糖核苷酸長鏈及核糖核苷酸長鏈的核苷酸順序,引導學生思考:一段100個核苷酸的長鏈有多少種可能?使認識DNA分子具有多樣性的特點,以此說明DNA分子可以儲存大量不同的遺傳信息。
接著我會組織學生閱讀資料,總結DNA和RNA在結構、功能以及和分布上的區(qū)別:DNA是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信息攜帶者,一般為雙鏈;有些病毒的遺傳信息則由RNA攜帶,一般為單鏈。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3.核酸是儲存和傳遞遺傳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通過前面的組裝核苷酸長鏈的過程,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雖然核苷酸的種類有限,但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也是多種多樣的。此時,我會進行講解: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順序就代表了特定的遺傳信息。核酸可以通過復制將自身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傳遞下去,而且核酸的相對分子質量一般是很大的。所以,核酸是儲存和傳遞遺傳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為了使學生關注研究核酸攜帶的遺傳信息的社會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我會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核酸檢測原理以及DNA條碼技術的介紹資料,引導學生嘗試分析核酸檢測可以準確檢測感染病毒種類的原因,加深理解。
(三)鞏固提升
在鞏固提升環(huán)節(jié),我會引導學生回顧導入時提出的問題,結合所學內容回答:為什么利用DNA的信息可以幫助大量的被拐兒童找到親生父母?這樣的設計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夠使我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課堂小結
在小結環(huán)節(jié),我會提問學生本節(jié)收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并突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五)布置作業(yè)
最后我會布置這樣的作業(yè),引導學生課下查閱資料了解DNA、RNA和蛋白質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這樣的作業(yè)設計能夠將課堂延續(xù)到課下,為后面的學習做鋪墊,也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上一篇: 教師考試面試指導:高中生物《核酸》教案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