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5-22 17:2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師:你舉手最快,你來說一下。
生:略。
師:好的,他的思路非常的清晰啊,他發(fā)現(xiàn)穿有鋼釘數目少的a在最上層,鋼釘數目最多的c在最下層,鋼釘數目居中的位于中間層。那如果老師想用鋼釘數目多少代表DNA分子量大小,然后燒杯中四氯化碳、水、大豆油的密度依次降低,形成了密度梯度。此時又可以說明什么呢?又是你舉手,那你來繼續(xù)說一下。
生:略。
師:反應的非常快啊,請坐。他說說明了分子量較小的DNA分子可漂浮在密度較低的液體中,分子量較大的DNA分子可漂浮在密度較大的液體中。
師:那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一下DNA半保留復制的驗證實驗,然后思考一下如果親代DNA的兩條鏈均為N15的重鏈,將含這種DNA分子的大腸桿菌放在僅含N14的培養(yǎng)基上,讓其繁殖2代。按照半保留復制假說和全保留復制假說,其子代DNA分子的組成及含量又是怎樣的。大家可以前后四人為一小組互相討論一下。
生:略。
師:討論的非常激烈,時間到哈,第四小組的代表你來說。
生:略。
師:請坐。他說如果按全保留復制,則F1的DNA分子為N15N15占1/2,N14N14占1/2,F(xiàn)2的DNA為N15N15占1/4,N14N14占3/4;若按半保留復制,則F1的DNA分子全為N15N14,F(xiàn)2的DNA為N14N15占1/2,N14N14占1/2。
師:那結合大家的討論結果,我們看一下多媒體上所呈現(xiàn)的這個實驗的結果,將氯化銫溶液離心,溶液中的銫離子會向離心管底部運動,隨著銫離子濃度增大,底部密度也增大,就形成了密度梯度溶液”。所以在該有密度梯度的溶液中如果將上述大腸桿菌親代、子一代和子二代DNA提取出來,在氯化銫溶液中離心,通過結果就能驗證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我們來看一下,應該是什么呀?
生:略。
師:非常棒啊,就是半保留復制。我們已經認識了半保留復制的原則,那具體過程又是怎樣呢,大家跟著老師看一個視頻短片一起來了解一下。
生:……
師:大家都先別急著概括,我們嘗試用DNA分子模型和脫氧核苷酸卡紙模型等模擬DNA的半保留復制的過程,然后再來請人說一下。
生:略。
師:大家動手能力還是非常不錯的,那就請第三小組代表你來分享一下。
生:略。
師:非常準確,請坐。他說DNA分子的復制的基本過程為:“首先由解旋酶利用能量將DNA分子兩條鏈解旋開,形成模板,然后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將相應的核苷酸連接上去,再形成磷酸二酯鍵合成子鏈”。那老師有兩個小問題:①DNA分子的兩條鏈是否需要完全分開成單鏈才能開始復制?②子鏈合成方向是從5’端到3’端,還是從3’端到5’端?大家再觀察一下課本上的配圖,然后再來說一下。
師:班長你來試一下。
生:略。
師:觀察的十分細致啊,他說DNA在解旋的同時就開始復制了,并非兩條鏈完全分開后才開始復制。而第②個問題主要取決于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只能催化前一個核苷酸3’碳上羥基中的氫與后一個核苷酸5’碳上磷酸基團中的羥基之間發(fā)生脫水聚合反應,形成3’,5’-磷酸二酯鍵,故子鏈合成方向只能是從5’端到3’端。那現(xiàn)在我們就已經掌握的非常全面了,就請第一排的這位女生來在在黑板上用這些模型模擬一下DNA復制過程。
生:略。
師:好,其他人有跟他步驟不同的地方嗎?沒有啊,那說明大家都已經掌握清楚了,所以總的來看,DNA復制過程就是在解旋-合成子鏈-螺旋化。
(三)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師:好的,那本節(jié)課的知識到這里已經全部學完了,老師有個問題想要問一下大家,大家看一下多媒體當中的這個材料 “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瘤細胞中最長的DNA分子達36000 μm,DNA復制速度約為4 μm/min,按此計算,完成瘤細胞該DNA分子復制需9000 min,但實際僅40 min即完成” 。這是為什么呢? 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老師。
生:略。
師:請你來嘗試一下。
生:略。
師:我們這位同學思維發(fā)散的非常快啊,是因為DNA具有多起點復制的特點,請坐。
(四)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師:同學們,今天咱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有沒有人來跟我們分享一下。
生:略。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收獲,這非常好。今天的內容很重要,也比較難,課后需要再進行復習。
(五)實際演練,布置作業(yè)
師:同學們,今天的作業(yè)是回家后每個人查閱觀看DNA復制過程的視頻短片,并書寫一篇科學小短文,同時下節(jié)課來為同學們與老師進行分享。那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就到此結束,下課吧。
二、板書設計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