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4-25 17:4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空無課程的概念:
"空無課程"是由美國艾斯納提出的觀點,定義如下:一種未曾提供給學生的選項;學生或許從不知曉、更不太可能用到過的觀點;一種并非屬于他們自身智能的理念或技能。
即空無課程是指被學校與社會變革過程中有意、無意排除于學校課堂體系之外的課程。而在這些設置和實施中,應該有但卻沒有的內容,逐漸被國內外學者發(fā)現(xiàn)。
艾斯納提出空無課程包括兩個維度:一個是學校應該重視卻忽視的智力過程,另一個是學校課程中應該有卻沒有的內容和科目。
空無課程產生的原因:
教科書是課程內容的重要來源,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要參考材料,教科書所指涉的內容對學生產生著重大影響。但是教科書在編排過程中容量有限,無法將所有知識容納編排進去,因此有些內容雖然重要,但是依然無法被納入教材之中,這些被排除在教科書之外的空無內容逐漸形成了教科書的"空無課程"現(xiàn)象。
艾斯納認為這些內容也很重要,主張"學校沒有教什么同學校教了什么同樣重要",強調應該審視學校計劃的思想領域及觀念以確??諢o的內容是遴選而不是無知的結果。
空無課程舉例:
在我國教育體系中長期以科舉制度作為主體,思想核心為"為國求賢"及"學而優(yōu)則仕";在近代學校課程體系中則帶有"救亡圖存"的社會實用主義的色彩;現(xiàn)代的學校課程則充當著為"階級斗爭"或"經濟 建設"服務的工具性角色。
長久以來,以人為本的思想從未真正在課程理念中獲得真正體現(xiàn),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人本主義教育的內容是在學校教學內容之外的,但是對人的潛能發(fā)展將產生重要影響,即人本主義教育在課程中的空無狀況是根深蒂固的。
新課改中重視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想,也就是強調在"實際課程"學校的教育內容之外,我們要重視人本主義這一空無內容,以學生為本,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也就是所謂的強調"空無課程"和"實際課程"并重。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上一篇: 教師招聘備考:各個教育起源學說介紹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