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andong.hteacher.net 2023-03-07 13:46 山東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時代人類文化及科學技術發(fā)展水平;
3.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能力基礎及其可接受性;
4.不同的教育哲學理論基礎上的課程論及課程的歷史傳統(tǒng)。
(二)主要課程理論流派
1.學科中心/知識中心
(1)知識是課程的核心;(2)學校課程應以學科分類為基礎;(3)學校教學以分科教學為核心;(4)以學科基本結構(組織結構、實質結構、句法結構)的掌握為目標;(5)學科專 家在課程開發(fā)中起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巴格萊要素主義。赫欽斯永恒主義:學習名著課程。布魯納結構主義:以學科結構為課程中心;螺旋式編制課程;發(fā)現式學習法。
2.學生中心
(1)學生是課程的核心;(2)學校課程應以學生的興趣或生活為基礎;(3)學校教學以活動和問題反思為核心;(4)學生在課程開發(fā)中起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
盧梭自然主義
杜威經驗主義: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課程的組織應心理學化。奈勒存在主義。羅杰斯人本主義
3.社會改造主義
認為課程應該圍繞當代重大的社會問題來組織,幫助學生在社會方面得到發(fā)展
代表人物:布拉梅爾德、保羅·弗萊雷
4.后現代主義
代表人物及主要觀點:多爾:后現代課程標準概括為4R(豐富性、循環(huán)性、關聯性、嚴密性)
【日積月累·單選】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某中學每周開設兩節(jié)閱讀名著課程。這一做法與( )不謀而合。
A.以多爾為代表主張的后現代課程論
B.以奈勒為代表主張的存在主義課程論
C.以布拉梅爾德為代表主張的社會改造主義課程論
D.以赫欽斯為代表主張的學科中心主義課程論
【答案】D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云云
上一篇: 中小學教師招聘備考之德育方法
下一篇: 2024年山東考試資料匯總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