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瑪麗諾之歌》-教學設計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2-17 17:48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瑪麗諾之歌》,感受蘇聯音樂的風格特色,能夠樹立多元的音樂文化觀念。

2.采用聆聽、欣賞、探究、合作等方式,學生可以增強對于外國民族民間音樂的賞析能力。

3.了解臨時變音記號的作用,感受“啊八代里”這一襯詞對于音樂風格的加強,能夠分段賞析樂曲的情緒,感受蘇聯音樂的風格特色,并能夠演唱第三段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分段賞析樂曲的情緒,感受蘇聯樂的風格特色,并能夠演唱第三段歌曲。

【難點】

了解臨時變音記號的作用,感受“啊八代里”這一襯詞對于音樂風格的加強。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播放歌曲《喀秋莎》,并提問學生:這首歌曲來自哪個國家?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首歌曲名叫《喀秋莎》,是前蘇聯的一首戰(zhàn)爭時期的歌曲,帶有濃烈的蘇聯音樂風格,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也是一首蘇聯歌曲,順勢導入新課——《瑪麗諾之歌》。

(二)初步感知

1.教師播放歌曲,同步介紹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瑪麗諾之歌》是蘇聯電影《蜻蜓姑娘》的插曲,又名《蜻蜓姑娘之歌》?,旣愔Z是集體農莊女莊員,整天唱歌跳舞到處游蕩,后來成為優(yōu)秀的養(yǎng)雞姑娘。

2.教師再次播放歌曲,提問學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給你怎樣的情緒感受?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這是一首女聲獨唱作品,整體聽起來比較活潑。

(三)學唱歌曲

1.教師播放歌曲,提問學生:歌曲分為幾個部分?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段8個小節(jié),第二段5個小節(jié),第三段從色彩塊開始一直到結尾。

2.教師播放歌曲的第一段,提問學生:這一段歌曲旋律、節(jié)奏、情緒分別有什么特征?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第一樂段節(jié)奏舒緩,旋律柔和優(yōu)美,描繪了“蔚藍天空”“玫瑰花開”等許多美好的意向,表達了柔和抒情的情緒。

3.教師播放第二段歌曲,提問學生:第二段的節(jié)奏和情緒有什么特點?

小組代表回答。

教師總結:第二樂段節(jié)奏相對密集,個別音使用了臨時升記號,使歌曲帶了點俏皮、活潑的味道。

4.教師播放第三段歌曲,組織學生討論:第三樂段與之前的樂段相比有什么變化?

學生代表回答。

教師總結:第三樂段是副歌部分,節(jié)奏更緊密,連續(xù)十六分音符的襯詞“啊巴代里代里”的全段演唱就像小鳥嘰嘰喳喳的歡唱,更似姑娘歡樂的歌聲,淋漓盡致地表現瑪麗諾無憂無慮的性格。

5.教師帶領學生哼唱色彩塊部分的旋律,把握連續(xù)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教師帶領學生將“啊八代里”等歌詞帶入演唱色彩塊部分,提示學生要唱得輕巧、富有彈性,進一步體會襯詞與旋律結合的特色,唱出蘇聯歌曲的風味。

(四)鞏固提高

教師給學生8分鐘,以音樂小組為單位用“鈴鼓”“串鈴”等奧爾夫樂器為色彩塊部分編創(chuàng)節(jié)奏。

(五)小結作業(yè)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后,教師呼吁學生要樹立多元音樂文化觀,熱愛各民族的音樂文化。

課后作業(yè):搜集蘇聯的其他歌曲。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面試公告

教師招聘面試名單

教師招聘成績查詢

教師招聘成績查詢時間

責任編輯:文文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招聘通用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教師招聘考試答辯:激勵與批評都是一種教育手段,你傾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在集體中進行教育”是誰的教育思教師招聘考試答辯:說課和講課有什么區(qū)別,你是怎么看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做班主任吃虧嗎?教師招聘考試答辯:談你對兒童教育的見解?教師招聘考試答辯:如何處理遲到的學生?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咨詢

備考資料預約

  • 省份
  • 市區(qū)
  • 考試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