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10-19 11:29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學前兒童社會教育的方法是指教師和兒童在社會互動中為完成教育目標所采用的具體方式和手段。正確方法的選用是保證教育目標達成的重要手段。其中行為練習法和移情訓練法在考試過程中容易混淆,那它們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呢?下文從二者的概念、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辨析。
行為練習法即組織幼兒按照正確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去進行實踐的一種方法。行為練習法的形式多種多樣,既有教師人為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也有教師組織的多種實踐活動,如修補圖書、做值日生、勞動等,還有在各種生活情景中教師組織的幼兒行為練習,如來園和離園的禮貌行為練習、文明用餐的行為練習等。
運用行為練習法時要注意,教師要讓幼兒明確行為練習的內(nèi)容和要求;練習的內(nèi)容應是幼兒可以接受的;行為練習的要求應一致,長期堅持以便幼兒能持之以恒形成習慣;要注意激發(fā)幼兒練習的愿望,發(fā)揮其主動性;活動中應給每個幼兒提供機會,練習的時間不宜倉促,要讓幼兒真正在練習中體驗快樂,達到練習的目的和效果。
移情,指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位置和立場上考慮問題,理解他人的感情和需要。移情訓練法通過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使幼兒理解和分享別人的情緒體驗,使幼兒在日后生活中對他人類似的情緒體驗會主動地、“習慣性”地產(chǎn)生理解和分享。它在幼兒社會教育活動中是很重要的教育方法。
在移情訓練中,教師往往通過讓幼兒想象、表演,以及實際地作用于被理解對象的行為等方式,使幼兒介入對被理解對象特殊情緒反應的關(guān)心、安慰等過程。這樣,一方面強化對特定情緒的理解和分享,另一方面使移情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導出良好的社會行為。移情訓練的主要途徑有“講故事、續(xù)編故事、情景表演、生活情景體驗、開展游戲等”。
例如,教師問幼兒,如果你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冷風呼呼的冬天沒有食物吃、沒有厚厚的衣服保暖,會是什么感受呢。幼兒會感受到賣火柴小女孩又冷又餓,需要食物和衣服,從而愿意幫助小女孩,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好吃的食物和厚厚的衣服。
行為練習法和移情訓練法的相同點是,都是為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社會行為、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都屬于幼兒園常用且非常有效的社會教育方法。
二者的不同點在于,行為練習法更側(cè)重“行為”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在具體真實的情境中進行的。移情訓練法不僅能夠強化幼兒對特定情緒的理解和分享,還能夠使移情訓練在一定程度上導出良好的社會行為;移情訓練的途徑也更為豐富,例如講故事、續(xù)編故事、情景表演、生活情景體驗、開展游戲等。
通過以上分析,能夠了解行為練習法和移情訓練法的概念、二者的相同點、以及各自的側(cè)重點。這兩種方法都是幼兒園中重要的社會教育活動方法。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對二者的目的、練習途徑和常見場景進行展示,更直觀地理解二者的不同。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