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中學德育之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2-21 18:13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第一節(jié) 態(tài)度與品德的實質及其結構

一、態(tài)度的實質與結構☆☆

二、品德的實質與結構☆☆☆☆

(一)品德的實質

(二)品德的心理結構

道德認識是對現實道德關系和道德規(guī)范的認識,是人的認識過程在品德上的表現,是個體品德的基礎和核心。

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道德意志是個體自覺地調節(jié)道德行為,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道德目標的心理過程。它是個體通過自己理智的權衡作用去解決道德生活中內心矛盾與支配行為的力量。

道德行為是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它是道德觀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現,是品德形成的最終環(huán)節(jié),衡量品德的重要標志。

第二節(jié) 品德發(fā)展理論

一、皮亞杰的品德發(fā)展階段理論☆☆☆☆

(一)皮亞杰對偶故事法

(二)皮亞杰品德發(fā)展階段論

皮亞杰通過這種對偶故事法,判斷兒童的道德發(fā)展水平,并提高兒童的道德判斷力。皮亞杰將兒童的道德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

1.自我中心階段(2—5歲);2.權威階段(6—7歲);3.可逆性階段(8—10歲);4.公正階段(11—12歲)。

二、科爾伯格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

(一)科爾伯格道德故事兩難法

(二)科爾伯格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

科爾伯格利用這種兩難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

1.前習俗水平

第一階段:懲罰與服從取向階段。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2.習俗水平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取向階段(好孩子階段)。第四階段:遵守法規(guī)取向階段。

3.后習俗水平

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取向階段。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又稱良心公正階段、普遍的倫理原則定向)。

第三節(jié) 學生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影響品德發(fā)展的因素☆☆

二、態(tài)度與品德學習的一般過程☆☆☆

(一)依從

(二)認同

(三)內化

三、良好態(tài)度與品德的培養(yǎng)☆☆☆

(一)有效的說服

(二)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利用群體約定

(四)價值辨析

(五)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資格考試公告

教師資格考試大綱

教師資格報考條件

教師資格準考證打印

責任編輯:劉紹文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4年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教育知識與能力》試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前必考點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問題解決與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行為主義學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學習動機理2024年下半年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人格理論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