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1-12-20 15:35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單項選擇題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經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態(tài),這貫徹的是教學原則中的(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fā)性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原則的理解。啟發(fā)性教學原則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jù)學習過程的客觀規(guī)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原則。故B項正確。
選項A,直觀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形象的描述,引導學生形成對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與題意不符,排除。
選項C,鞏固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使其長久地保存在記憶中,能根據(jù)需要迅速再現(xiàn)出來,以利于對知識、技能的運用。與題意不符,排除。
選項D,為干擾項。與題意不符,排除。
綜上所述,A、C、D均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
2.《學記》中提出的“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體現(xiàn)的教學原則是( )。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原則的理解。循序漸進原則指的是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fā)展的順序進行教學。“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描述的是雜亂無章進行施教,打亂條理則會變得一發(fā)不可收拾。這條規(guī)律告訴教師在教學中要按照學生的認知發(fā)展順序進行施教,體現(xiàn)的是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故C項正確。
選項A,直觀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學中要通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教師語言形象的描述,引導學生形成對所學事物、過程的清晰表象,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書本知識和發(fā)展認識能力。與題干不符,排除。
選項B,鞏固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使其長久地保存在記憶中,能根據(jù)需要迅速再現(xiàn)出來,以利于對知識、技能的運用。與題意不符,排除。
選項D,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tǒng)一要求出發(f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fā)展。與題意不符,排除。
綜上所述,A、B、D項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
3.學生自學和獨立作業(yè),教師只為學生提供自學參考書,由學生獨自和獨立完成作業(yè)后,向老師匯報學習情況和接受考察。這屬于( )。
A.分組教學 B.道爾頓制 C.文納特卡制 D.班級授課制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組織形式。道爾頓制是指教師不再向學生系統(tǒng)地講授教材,而只為學生指定自學參考書目、布置作業(yè),由學生自學和獨立完成作業(yè),有疑難才請教師輔導的教學組織形式。故B項正確。
選項A,分組教學是指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把他們分為水平不同的組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與題干不符,排除。
選項C,文納特卡制的代表人物是華虛朋。他把課程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按學科進行,由學生個人自學讀、寫、算以及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過音樂、藝術、運動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前者通過個別教學進行,后者通過團體活動進行。與題意不符,排除。
選項D,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人數(shù)的班級,根據(jù)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教師有計劃地安排全班學生集體上課,分別學習所設置的各門課程。與題意不符,排除。
綜上所述,A、C、D項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B。
4.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tǒng)的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學方法是( )。
A.談話法 B.討論法 C.講授法 D.演示法
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講授法概念的識記。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tǒng)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它既可用于傳授新知識,也可用于鞏固舊知識,是整個教學方法體系中運用最多、最廣的一種方法。故C項正確。
選項A,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可分為復習談話法和啟發(fā)談話法兩種。與題干不符,排除。
選項B,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與題意不符,排除。
選項D,演示法是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和進行示范性的實驗,或采取現(xiàn)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與題意不符,排除。
綜上所述,A、B、D項不符合題意,故正確答案為C。
5.下列選擇中,屬于中小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是( )。
A.發(fā)展學生的智能 B.培養(yǎng)審美情趣
C.培養(yǎng)良好個性心理特征 D.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任務的識記。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學任務主要有:(1)傳授系統(tǒng)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教學的首要任務。(2)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3)發(fā)展學生的體力,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4)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因此中小學教學的首要任務為“雙基”,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故D項正確。
綜上所述,A、B、C項均為我國中小學的教學任務之一,但不是首要任務。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特崗教師招聘模擬試題及解析23
下一篇: 特崗美術教師考試易錯考點外國美術史6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