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國考中小學教綜筆試模擬題28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21 15:09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參考答案】

1.C

【解析】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這是教育過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決定德育過程本質的特殊矛盾。故本題選C。

2.A

【解析】班級授課制是把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jù)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是目前我國中小學最普遍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

3.A

【解析】所謂深度加工,是指通過對要學習的新材料增加相關的信息并重新編碼、分類組織、歸納和整合到過去的知識結構中,以達到對新材料的理解和記憶的方法。經(jīng)過這樣的加工,使各種信息層次更為清楚,不容易忘記。題干描述與深度加工相符。故本題選A。

4.A

【解析】教學相長、啟發(fā)誘導、循序漸進、長善救失、藏息相輔、嚴師而道尊,均出自于《學記》。故本題選A。

5.A

【解析】直觀導入是指教師借助于實物、標本、掛圖等直觀教具,自然進入新課學習的導入方法。這種導入有助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BD選項正確。導入也需要和教材有聯(lián)系,C選項正確。直觀導入不但適合于自然科學類內容的教學,也適合人文社會科學類內容的教學。所以A選項錯誤。故本題選A。

6.A

【解析】新課程倡導三維課程目標,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故本題選A。

7.C

【解析】恐怖癥是對特定的無實在危害的事物與場景的非理性懼怕。故本題選C。

8.B

【解析】課堂問題行為是指在課堂中發(fā)生的,違反課堂規(guī)則,妨礙及干擾課堂活動的正常進行或影響教學效率的行為。在處理課堂問題行為時,既要尊重學生,保持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也要合理化解決問題,解決矛盾。結合題干表述,小明在語文課堂上故意弄出響聲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根據(jù)斯金納的操作條件作用理論,這時候語文老師假裝看不見即是一種消退,可以減少小明在語文課堂上故意弄出響聲的行為發(fā)生的概率。故本題選B。

9.B

【解析】孔子在《論語》中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體現(xiàn)了啟發(fā)誘導的原則。因此,孔子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采用啟發(fā)式教學的人。故本題選B。

10.A

【解析】先前的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是順向遷移;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叫正遷移。題干中“先學法語,再學英語變得容易”屬于典型的順向正遷移。故本題選A。

關注公眾號

責任編輯:郭爽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資格證國考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初中生齊某與同學方某有矛盾,齊某多次放學后攔截并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 )是教師個體專業(yè)不斷發(fā)展的歷程,是教師通過努力以下教學用語不符合現(xiàn)階段教育理念的李老師為了貫徹素質教育的觀念,在班級中組織了古詩詞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