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21 10:04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5.張居正改革
明神宗萬歷年間政治家張居正為挽救明王朝而進行的一系列改革。
內政方面,首先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制。張居正創(chuàng)制了“考成法”,嚴格考察各級官吏貫徹朝廷詔旨情況,要求定期向內閣報告地方政事,提高內閣實權。罷免因循守舊、反對變革的頑固派官吏,擢選支持變法的新生力量,為推行新法做了組織準備。整頓了郵傳和銓政,其為政方針是:“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和“強公室,杜私門。”
經濟方面,整頓賦役制度、扭轉財政危機,是張居正改革的重點。他認為賦稅的不均和欠額是土地隱沒不實的結果,所以要解決財政困難的問題,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類土地,遂于萬歷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國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礎上,張居正推行了一條鞭法,改善了國家的財政狀況,推動了明朝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一條鞭法”是中國封建社會賦役史上的重大變革。
軍事上方面,任用戚繼光等,加強了邊防;與韃靼俺達汗之間進行茶馬市貿易,采取和平政策。從此,北方的邊防更加鞏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韃靼沒有發(fā)生過大的戰(zhàn)爭。
張居正改革對鞏固明朝的封建統(tǒng)治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1582年六月,張居正病死,反對派反攻倒算,改革的成果很快毀于一旦。
6.洋務運動(19世紀60-90年代)
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tǒng)治的自救運動。中央上以恭親王奕欣為代表,地方上代表有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團,還有崇厚、沈葆楨、張謇等。
主要內容:
(1)以“自強”為旗號,創(chuàng)辦近代軍事工業(yè)。【江南制造總局(李鴻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天津機器制造局 (崇厚)】
(2)以“求富”為旗號,創(chuàng)辦民用工業(yè)。【上海輪船招商局(李鴻章)、湖北織布局(張之洞)、天津開平煤礦 (李鴻章)、湖北漢陽鐵廠(張之洞)】
(3)籌劃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成立了海軍衙門。
(4)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等。
評價:洋務運動并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yǎng)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在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7.戊戌變法(1898年)
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維新運動,是晚清時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fā)展農、工、商業(yè)等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guī)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
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fā)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fā)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試題示例】
1、【單選】在中國歷史上,許多朝代都曾經實行過“變法”,以期通過變法增強國家實力。在下列變法人物中,主張“燔詩書而明法令”的是( )
A.管仲 B.商鞅C.王安石 D.張居正
1.【答案】B
【解析】“燔詩書而明法令”是商鞅變法的內容,故本題選B。
2、【單選】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增強爭霸實力,先后實行變法。下列選項中,諸侯國與變法活動對應不正確的是( )
A.魏國——李悝變法 B.楚國——吳起變法 C.秦國——商鞅變法 D.趙國——管仲變法
2.【答案】D
【解析】本題是反向選擇,不正確的是D項,管仲的變法是在齊國,通過變法,齊桓公首先稱霸。故本題選D。
3、【單選】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是清朝洋務運動中成立的現代軍事工業(yè)生產機構,同時也是現代中國最大的軍火工廠。下列歷史人物中,籌建此機構的是( )
A.張之洞 B.李鴻章 C.沈葆楨 D.左宗棠
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洋務運動。籌辦江南機器制造總局的是李鴻章。張之洞籌建了漢陽鐵廠。沈葆楨主持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籌建福州船政局。故本題選B。
責任編輯:郭爽
上一篇: 綜合素質作文素材——文言類(2)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