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0-08-10 16:23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和研究學生、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做好個別教育工作、協(xié)調(diào)校內(nèi)校外各種教育力量、操行評定、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和總結、建立學生檔案、組織課外、校外活動和指導課余生活,其中,了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核心內(nèi)容。故本題選B。
2.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短時記憶。短時記憶也稱操作記憶、工作記憶,是指信息一次呈現(xiàn)后,保持時間大約在20s,最多不超過1min的記憶。實驗研究表明,短時記憶的容量(也稱短時記憶的廣度),為7士2個組塊,即5—9個組塊。所以擴大短時記憶容量的最佳辦法就是加大記憶單位。故本題選C。
3.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成敗歸因理論。將學習成功歸因于機遇,或?qū)W習失敗歸因于能力不足,都會降低自我效能判斷;而將學習的成功歸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將失敗歸因于努力不夠,則會提高自我效能判斷。故本題選B。
4.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直觀的形式。直觀手段一般包括:(1)實物直觀是指通過直接感知要學習的實際事物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2)模象直觀即通過對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進行的一種直觀方式。(3)言語直觀指的是在形象化的語言作用下,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物質(zhì)形式(語音、字形)的感知及對語義的理解而進行的一種直觀形式。故本題選A。
5.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過程的主要矛盾。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向?qū)W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也就是社會道德規(guī)范與受教育者現(xiàn)有道德品質(zhì)之間的矛盾。這是德育過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決定德育過程本質(zhì)的特殊矛盾。這個矛盾需要通過向?qū)W生傳授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規(guī)范,引導他們進行道德實踐,把他們從原有的品德水平提高到教師所要求的新的品德水平上來解決。故本題選A。
6.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動作技能的學習。“見者易,學者難”是指看別人做覺得很容易,自己學著做才知道非常難。強調(diào)在學習中不能只看不做、眼高手低,要通過實際練習才能更好的掌握技能。具體到動作技能學習中,強調(diào)的是練習的重要性。練習是形成各種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應用不同形式的練習,可以使個體掌握某種技能。故本題選D。
7.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勞動的特點。教育對象的多樣性特點決定了教師勞動過程的復雜性特點。教師勞動的復雜性表現(xiàn)在:(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育任務的多樣性;(3)勞動對象的差異性;(4)勞動方式,教師不僅要將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好,還要主動與家長溝通和合作,將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xié)調(diào)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對學生起作用。結合題意,故本題選A。
8.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學大綱的表現(xiàn)形式。中小學課程主要由課程計劃(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教材三部分組成。其中,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而教科書是教材的主體,因此,教科書也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也可以說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故本題選D。
9.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精細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與頭腦中的舊信息聯(lián)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它常被描述成一種理解記憶的策略。故本題選B。
10.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包括認知、體諒、澄清、社會模仿、價值澄清模式。其中認知模式是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廣泛、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故本題選A。
責任編輯:張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